羌塘雪兔子 李维东 摄
说到兔子,人们首先会想到蹦蹦跳跳的可爱动物,而在与青海、西藏交界的阿尔金山保护区除了有高原鼠兔这种活蹦乱跳的兔子以外,还有一种不会动的“兔子”。它是一种用兔子命名的植物——“雪兔子”。
随着对保护区植物认识的深入,我知道了植物界有许多植物用动物来命名。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植物学的老师刘全儒告诉我:有的植物用动物名称来命名,是为了突出植物的某些特征性,比如蝎子草,不是因为它长得像蝎子,而是因为被它扎到如同被蝎子扎到一样而得名。阿尔金山保护区高原上的植物雪兔子则是因为它趴在地上像毛茸茸的兔子而得名。
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观察,发现保护区内有7种雪兔子,即草甸雪兔子、肉叶雪兔子、羌塘雪兔子、昆仑雪兔子、冰河雪兔子、鼠麴雪兔子、黑毛雪兔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属羌塘雪兔子和肉叶雪兔子。
羌塘雪兔子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无茎。根呈圆锥形,褐色,肉质。根状茎被褐色残存的叶,叶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长2厘米〜5厘米,宽2毫米〜8毫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扩大,卵形,宽8毫米,上面中部以上无毛,中部以下被白色绒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边缘全缘。总苞圆柱状,直径6毫米;总苞片5层,外层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毫米,宽4毫米,顶端尖,紫红色,外面密被白色长柔毛,中层长圆形,长1.2厘米,宽2.5毫米,顶端圆形,内层长披针形,长9毫米,宽2毫米,顶端渐尖,外面无毛。花序无小花梗或有长近2毫米的小花梗,多数在莲座状叶丛中密集成半球形的直径为4厘米的总花序。头状花序多数,密集呈半球形。管状小花紫红色,长1厘米,细管部与檐部各长5毫米,花期7月~8月。果圆柱状,黑褐色,长3毫米。冠毛淡褐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2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9毫米。果期8月〜9月。
羌塘雪兔子生于高山草地、流石滩、山坡沙地或山坡草地,海拔4500米〜5500米。分布范围在国内有西藏、青海、新疆、四川,国外有印度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
海拔4500米以上的流石滩的地表完全由碎石构成,土壤很少,高原上每年的霜冻期长,气候、营养,能让植物利用的都不多,能生存下来的植物都很顽强。雪兔子有很长的发达的根系,它趴在地上的部分低矮,便于在石滩上固定自己,尽可能地吸收养分。雪兔子是经过多年积累才能开花结果,而且种子成熟之后整个植株就死去。它一生中的大多时候都是乱石堆里几片不起眼的叶子,一旦成熟,就会在短短几个月的无霜期里,发生变化。
拍到雪兔子的生长过程非常不易。雪兔子的花呈蓝紫色或紫红色,这样的色块在流石滩上非常显眼,可以吸引到昆虫。此外,花还能散发浓烈的香味,例如鼠麴雪兔子是带有甜香肉桂味,有的还像茴香味,这样能吸引昆虫授粉。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存活繁衍的方式。看着毛茸茸的雪兔子萌得可爱、欢喜,其实它们是为了适应低温、寒冷、干旱、大风的生长环境。我们觉得“萌”,殊不知植物自己却过得很艰难。雪兔子浑身披着白色的绒毛,看不见绿色,因灰白色没有绿色显眼,虽然白色毛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在高原上低温会致命,但灰白颜色易融入石滩的背景之中,能避免动物食用。为了生存繁衍,雪兔子的花是由若干朵小花组成总苞的头状花序,这些花序再组成一个半球形,覆盖在植株顶端。在每一个花序里,小花由外向内次第开放,整个植株的花期可以持续半月以上。开花部分只是花冠、雄蕊和柱头,子房被总苞、苞叶和毛紧紧地包裹起来,像是穿了加绒裤,其实这是它们为了免遭冻伤而形成的保护机制。为了生存而独有的外表让它们看起来像“穿了毛裤的花”。
雪兔子能避开野生动物的食用而生,但无法逃避人类的侵害。雪兔子濒危的起因是它有一个闻名遐迩的“仙草”亲戚——雪莲花。虽然二者都属于风毛菊,但外形不是很像,而且雪莲花大多分布于新疆的天山山脉。藏药中有用草甸雪兔子、羌塘雪兔子、鼠麴雪兔做药的。这些年在四川、云南、西藏有很多人采集雪兔子当作雪莲花出售,三五块钱就可以买一株像雪莲花的雪兔子。而天山雪莲就是出价不菲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在新疆天山,雪莲生存在高海拔环境下,不是轻易就能见到。有人上山偷采雪莲,看到雪兔子,也会当成雪莲采走。雪兔子无辜遭来了灾难,有苦难言。
阿尔金山的植物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治污染等作用,而雪兔子萌萌的外表还可用于观赏。目前羌塘雪兔子、黑毛雪兔子被列入珍稀濒危重点保护物种。
人们轻易折花采草会毁了植物的一生,严重的会灭绝一个物种。鲜花野草、珍奇异树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氧舱和精神家园,不是任何人获取私利的工具。普及植物知识,识别植物品种,这是环保工作者的责任,但也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人人像爱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自然山水,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才能实现。
本文首刊于2018年8月5日出版的《中国林业》杂志。
本文为《中国林业》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获取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图文作者姓名,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编辑,违者必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关林业新动态,敬请关注《中国林业》杂志。
订阅电话:010-84238678/8462/9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