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真正的自由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即不在意别人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人认可。
也有人对此产生疑问:人是否能强大到即使被人讨厌也无所谓?过于强调自我会不会使人走向自私而变成“真讨厌”?
对“被讨厌的勇气”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下你的经历或表达你的看法。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由单一概念引发多元思考的材料作文。第一段“被讨厌的勇气”意在强调个体的自我认同以及强大而坚韧的内心。“不在意”“不害怕”“不追求”本质上是在激发人们反思我们对外界评价的依赖,鼓励人们去培养坚韧的自我认同,在成长中建立更强大的独立性与更稳定的内核。第二段是对“被讨厌的勇气”的多元思辨。当我们在追求被讨厌的勇气时,有必要思考个体是否具备承担追求之后可能会面临的真实的现实压力,不给自我成长留出充分的缓冲,就决然地追求“被讨厌的勇气”会不会反而使自已陷入更麻烦的现实困境。其次当我们强调“被讨厌的勇气”背后的独立性与自我肯定时,也要警惕过分关注自我感受的自由而使个体忽视社会整体规范与价值观,使行为趋向“零余”从而走向自私而变成“真讨厌”。
命题的出发点有二:一是呼应了今年的高考命题中的单概念命题思路;二是在情绪病与心理压力被重视的今天,希望学生通过作文能理性看待“被讨厌的勇气”。
【参考立意】
①肯定“被讨厌的勇气”,警惕“真讨厌”的自私
②关注自我,也不忘关怀周遭
③不强求被人认可,也不走向自大与固执
④不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也不忽视社会的整体秩序
⑤拥有“被讨厌的勇气”需要怎样的支持
【优秀作文】
被讨厌?自在行!
湖北省江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18)班 杨慧兰
心理学家阿勒德认为,真正的自由就是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即不在意别人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人认可。浊世洪流,纷繁复杂。人立于世。行于世,外界的评价如影随形。与其故作谦卑曲意逢迎,费尽心思地取悦世界,不如屏蔽噪声,抛却世俗的桎梏,坦坦荡荡地走好自己的路,心怀“被讨厌的勇气”,砥砺前行。
钩深索隐,吾侪青年该如何做到心怀“被讨厌的勇气”,昂首挺胸,砥砺前行呢?
以强大的内心与稳定的自我认同为铠甲,抵抗一切刀光剑影。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回溯既往,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的勇气砥砺自己,助上改革,哪怕时人白眼以待,也不曾动摇;鲁迅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态度砥砺自己,唤醒国魂,哪怕反动派狙击亦不弃心中的志向……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太关注外界的评价,过于害怕他人的讨厌,于是隐藏锋芒,磨平棱角,自愿成为他人的提线木偶。然而真正的成长,是我们以强大的内心和自我认同感振奋自己,挣脱评价束缚,砥砺前行为基石的。
以清醒的头脑与深沉的思考为清心丹,消除一切不理智想法,杜绝一切不明智行为。心怀“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意味着过于强调自我,一意孤行。勇气并不是愚昧想法和自私行为的遮羞布。当项羽鸿门宴上置反对声若罔闻放走刘邦时,可曾想过自己会自刎乌江?当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避“恶声”而掩盖真相时,可曾想过自己会被迫辞职?如果项羽没有刚愎自用,那么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如果尼克松不固执认为自己所作所为皆正确,那么总统之位也不会易主。当今社会,有多少人把“粗鄙”当作“个性”?把“调笑”当作“开玩笑”?因为自身的恶臭行为被人嫌弃,惹人厌烦后,又振臂高呼“被讨厌的勇气”?所以,我们在心怀“被讨厌的勇气”之时,也应时刻警惕,切勿滑向自私自利而让人“真讨厌”。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屈平之语金声玉振。吾辈青年,当在保持内心澄澈清明时心怀“被讨厌的勇气”,当以“那管世人诽谤”的超然之态立于世,却不“行为偏僻性乖张”。可以因自身的优秀被人羡慕嫉妒恨,却不可因自我的恶俗被人“真讨厌”。我们应把握好度,自在行。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李鸿章之言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不必在意外界的诽谤,不要桎梏于他人的圈点,不可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吾侪青年当心怀“被讨厌的勇气”,只管抬起头,挺起胸,大踏步向前走,走出一条神明自得的康庄大道。
【写作花絮】
昨天背诵《报任安书》,就试着让学生以司马迁的事迹来写一段“被讨厌的勇气”。大量学生不是段落逻辑性不强,就是司马迁如何被人讨厌的情形语焉不详或不能自圆其说,故捉刀示范了一段:
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观点句)只要确信我心光明,便可扁舟一叶自在行,哪管它穿林打叶风雨声。拥有了不怕被人讨厌的勇气,才会拥有世之奇伟瑰怪之观,站成人生之王。(阐释句)因替李陵辩解先是遭皇帝“讨厌”而遭腐刑的司马迁,后又是“幽于粪土之中”,为乡党所笑,为众人谤议,被人讨厌之至。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可司马迁却选择硬刚隐忍苟活了下来,不为别的,就为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史书。他坚信,待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时,一切千夫所指自然会化为高山仰止。(论据句)一个超凡的梦想,一份坚定的信念,让史迁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正是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才造就了一代倜傥非常史家绝唱人。(分析句)让我成为我,那个隆冬季节里不可战胜的夏天!(结论句)
学生片段选优:
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豪不讨人嫌地活着。但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想要立于世,就要付出代价。正如司马迁“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极言自己忍受难以言说的屈辱来完成《史记》却无法为人真正理解的处境。可是,缺乏被喜欢的能力,未必会过得很糟糕,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则往往能活得更充实。(学生 叶子健)
人活于世,难免会在意他人的眼光,想要活成理想的模样。窃以为,拨云见日自定义,且视他人目光为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甚好!君不见汉代司马迁,他祖辈皆为史官,因此他也想有所建树。然造化弄人竟因李陵之事而遭腐刑,可他依旧面无怒色,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不受世俗言语左右,超脱于世,终成一家之言,在历史卷帙上添上了浓墨一笔。正因为他那不怕被人讨厌的勇气,才使他名留青史。由此观之,我们当代青年亦要不惧流言恶语,大胆行路。(学生 谭高)
真正的丰盈内心,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自身是否具备“被讨厌的勇气”。正如司马迁以“就极刑而无愠色”的坦然面对行刑之后他人的嘲笑与谩骂,专注于内心的丰盈,从而在事业中获得了“被讨厌的勇气”。“虽被万戮,岂有悔哉”一话道出他内心的强大,最终载入青史。而他的话超越时空,让今日之我学会在被人讨厌中坚持自我,自成高格。(学生 李诗琪)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rK4RLqSg82ZM5icia9JgFXThyN9jwQzokeBacgib46Vm7xicicxgYbBCM4JRkIicqsyakw10QlP41poq68QDL5AAYLf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人民日报评论选粹及精评,尤适合高中生每天10分钟一篇读记
徐徐道来:
徐小平,人称徐徐老师,作家型教师。第五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金奖获得者,2023年部级精品课获得者,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执教于湖北省江陵县一中。持教书渡人、写字渡己的理念,大力构建生态语文与性灵写作。《语文报》点评人民日报评论专栏作者,《青年文摘》高考下水文特邀名师。著有散文集《清风徐来》(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年10月出版)、论著《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评测》(吉林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京东、当当有售)、写作指导书《跟评论高手学写作》(东方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京东、当当有售)。创办有个人微信公众号"徐徐语文坊",订阅量达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