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真要去广州?”
“要去。跟你二叔说好了,他下礼拜带你去广州。先从搬砖干起,一个月2200包吃住。”
“哦”
父亲见他兴致不高,便补充道:“比种地强多了,你看村东头的张伟,干了几年,娶媳妇了。”
“他媳妇后来不是跑了么?”
“跑了又如何?你要是没钱娶媳妇,连媳妇跑了的资格都没有。”
“其实我的梦想是去大酒店当一个主厨。”
“呵呵,你就做梦吧。”
一周后,火车站告别时,父亲说:你就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
李建军:爸,别演了。你就算不买橘子,你也是我爸。
父亲:有道理,那我就不买了。
火车缓缓发动,父亲站在月台挥手大喊:等你过年回来!我让你妈给你做好吃的!
李建军把头伸出窗外流泪嘶吼:爸!你清醒一点!妈已经走了十年了!
李建军来自贫困山区,初中毕业就没读了,在家种了三年地,今年18,终于可以出门打工了。
总有人说,继续读书会更有出息。道理谁都懂,但有时道理敌不过现实。现实就一个字:穷。而且他还有两个弟弟要读书。眼下,去广州搬砖是最优选择。
为什么他的梦想是当厨师?因为他做饭还真有两把刷子(虽然做饭一般用铲子)。
他小时候家里穷,但长大后,反而更怀念小时候的时光,因为现在更穷了。
八岁那年,李建军和父亲饿着肚子,躺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看着天上的白云说:
“爸,你看天上那朵云,像不像一只大鸡腿?”
“不像。”
“为啥呀?”
“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九岁那年,李建军问:“爸,生日蛋糕是什么味道?”
父亲:
“等你生日那天就知道了”。
后来他等啊等,终于等到生日那天,父亲神秘兮兮地凑到他耳边说:
“我问过别人了,生日蛋糕是奶油味的。”
那时母亲还没死,这一切都被母亲看在眼里
母亲心想:这孩子也没做错什么啊,就是投胎到我们穷人家了,连奶油蛋糕都没吃过。后来,母亲就想方设法,把普通的食材做得特别美味。
吃不起鸡腿?母亲就研究如何把豆腐干做成鸡肉的味道。
买不起奶油蛋糕?母亲就把豆腐脑调制出了奶味。
每次母亲烹制美食,李建军就在旁边看着,时间长了,他也把手艺学到了家。
母亲死后,这个家就是李建军负责做饭。
有时父亲吃着吃着就默默流泪,说:你做的菜跟你妈一样一样的,真好吃,我有时候觉得她还在。
经过18个小时的车程,李建军到了广州,开始搬砖。
他是农村出身,一身腱子肉,搬起砖来健步如飞。
工友们都看呆了,没见过这样的老实人,大家劝他:工资都是固定的,你这么卖命干啥?
李建军:习惯了,要做就把事情做好。
工友:你积极了,不就显得我们懒惰了?
李建军嘿嘿一笑,啥也没说,但包工头都看在眼里。
有一天。包工头去工地上问:谁会做饭?
李建军看没人举手,就把手举了。
包工头:跟我来。
原来,工地上的主厨被烫伤,送医院去了。李建军到了厨房,咔咔一顿煎炸炖炒,香气弥漫在整个工地。
中午,工友们把所有饭菜一扫而光。
有个工友说:这豆腐干,真绝了!比鸡腿还好吃!
李建军听到这句话没绷住,哭了,他想起了妈妈。
后来,李建军不搬砖了,他变成了工地的主厨。一个月工资4200,还有五险一金。再后来,集团领导来工地视察,吃了李建军做的菜,把李建军调到集团去了。
集团旗下有12家五星酒店,李建军被派到其中一家当学徒。
三年后,他成了主厨。
梦想就这么实现了。以前的那帮工友提起李建军,总会说:这小子太幸运了!
李建军幸运吗?幸运。
如果出生在赤贫家庭算是幸运;如果母亲的早逝导致他每天在家做饭算是幸运;
如果因为没钱上学就出来打工算是幸运;如果被父亲嘲笑梦想算是幸运。
人生的幸与不幸,有时候边界并不清晰。
你曾经吃过的苦,在未来都是你对抗这个世界的武器。
所以啊,不管生活有多苦,也要给自己一个梦想并为之而努力。努力不一定会实现梦想,但是会让人更愿意帮你。
我今年曾帮助过一位中学辍学的粉丝,她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健身教练,完全能养活自己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有梦想的人,也需要更多人来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授渔计划」用公益推动职业教育,帮助欠发达地区“家庭贫困和学习薄弱”的双困学生,实现个人成才、家庭脱贫,推动贫困地区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紧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