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认为,从供需关系看,城镇化的背景并不会发生变化。即人口再继续向城市集中,特别是中小城市人口向百万或者三百万以上城市集中。与此同时,从消费的角度看,住房需求一定是一个不断改善和升级的过程。
但微观政策调控可能会对区域楼市带来影响。任志强表示,“微观政策会导致购买力发生变化、价格预期发生变化,开发商的投资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发生变化,也导致库存发生变化。”
去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经历了多轮加码,到如今被称为“五限时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由于摈弃了“一刀切”思路,不同城市之间的政策力度差别较大。因部分热点城市的成交量下滑明显,有从业者呼吁调控政策能够“松绑”。
任志强认为,政策松动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房地产市场快速下行,二是实体经济发生巨大变化。
他表示,今年1-6月份房地产相关税费增长很快,契税增长18.5%,土地增值税增加了23.9%,高于其他税费两倍多。所以,只有出现经济下滑,特别是由于资金面紧张导致的这种情况,才有可能对房地产政策做出调整。
任志强认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加强,其影响可能会波及到房企的债务问题。
他列举数据称,今年1-5月份,108家房企的银行贷款、债券、票据和其他融资额都在持续下降。6月份的数据虽然略有提高,但同比仍是下降趋势。
他表示,2015-2016年两年间,房企新增债务8500亿元,而2010-2014年的5年期间只有8000多亿。他估算,到2018年,房地产行业将迎来一个还债高峰,额度达到3300亿;2019年额度则达到4700亿,今年、明年、后年房地产企业还债规模将超一万亿。
在他看来,接下来的时间,某些房企的现金流会因为收紧的调控出现危机,而还贷高峰也会影响到一些企业未来的变化。
这一观点与部分机构的结论较为吻合。广发证券就指出,从房企债务端看,样本上市房企存量债务的期限大多在2-3年。因此,过去两年大规模的债务融资或将在未来几年集中兑付。据统计,明后两年样本房企债务兑付数量将达到高点,兑付规模将分别高达3375亿、4474亿。
钟伟同样不认同上述观点,他表示,虽然未来两三年房企面临万亿还贷高峰,但房企的现金流问题不太大,因为2016年是个好年景,房企的销售额大概为12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