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北京城
老北京城为你介绍最怀旧的老北京人文风俗,提供北京古典建筑的文化解读,为你介绍最正宗的北京小吃和各种美食,提供最详尽的北京旅游经典景点路线规划。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本地宝  ·  速存!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2月日历来了! ·  昨天  
气象北京  ·  2025年2月3日北京天气早知道,来看AI数 ... ·  3 天前  
北京本地宝  ·  北京2月限行尾号日历来了! ·  4 天前  
北京吃货小分队  ·  2025北京过年游玩全攻略来了 | 北京LOOK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北京城

灶王爷竟是北京人!明日“小年”这些规矩您必须知道!

老北京城  · 公众号  · 北京  · 2017-01-19 12:29

正文

“二十三,糖瓜粘”,按照在咱北京的老礼儿,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称呼,恐怕是因为再过几天,作为“大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因此,也可以说“小年”是“大年”的前秦或序曲!

小编今天就跟您聊聊昔日北京过“小年”的规矩,传说以及过小年之后要做的事情!


规矩
老北京过小年的规矩

1、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就是纪念灶王爷。人们认为灶王爷是玉帝派到人间的善恶之神,年年腊月二十四都要去朝见玉帝。在北京,这一天晚餐之前,每家家长都要先用糖瓜在灶门前烤化,然后抹在灶王爷咀唇上。即使灶王爷不馋,人们也硬要把烤化了的糖饴放在他老人家的嘴边。至更尽时分,家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燃放鞭炮,举家男子罗拜,祝以抑恶扬善之词,送灶王爷上天,去向玉帝启奏人间一年之善恶,而妇女不能参拜,只于内室扫除炉灶,燃灯默拜。所以在祭灶时总贴有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2、开始打扫家里内外卫生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老北京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这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另外从这天起要准备做过年的吃食了。

3、孩子们的节日,吃杂拌儿

小孩子是最喜欢祭灶的,祭完灶,剩下的关东糖、麻糖、爆米花糖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食品。而且不仅因为有糖吃,还因为即将到来的新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吃杂拌儿:是老北京过大小年时,家家户户守岁时必吃的小食品。一提“杂拌儿”年轻人不明白是什么样的食品,街市上没见过有卖的呀?旧京时的“杂拌儿”,其实是由多种干鲜果品掺在一起拌和而成。清代时,将一些干果用蜜汁加工,成为色味俱佳的蜜饯食品,传说慈禧太后吃时很高兴,随口给起了个“杂拌儿”的名字,从宫内传到民间,成了北京一种独特风味的食品,也曾流向国内外,颇受人们的喜爱。



关东糖


 

麻糖




爆米花糖


老北京从今天开始,那就算是踏上了过年的步伐,什么“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八,把面发”想必这些您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小编今天跟您说先新鲜的!


传说
老北京过小年的传说

有传说才有意思,但不能瞎说乱说?

1、 灶王爷是顺义人!

其实家家户户供奉的每年腊月二十三祭奠的灶王爷就是北京顺义张镇(又名张各庄)人氏。“灶王爷本姓张,家住顺义张各庄。”这是流传在顺义当地的一个顺口溜,经有关方面考察得知,顺义区有关方面已经将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成功注册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顺义还把灶王爷的形象改编成评剧搬上了舞台。


灶王爷的故事很简单:农民赵老汉的儿子赵避牛好逸恶劳。灶王爷一改上天只言好事的习俗,通过让赵避牛娶妻、抛妻、发迹、破落、乞讨,最后立志改恶向善重新做人的故事,表达了家庭团聚、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2、 灶君像必须年年换

腊月廿三谢灶王过小年,灶王爷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神。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也就是厨房之神。灶神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上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

供奉灶王爷,是一种民俗,是数千年来黎民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乞求神灵赐福的一种信仰,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今天,我们要像祖辈信奉神灵那样,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劳动致富, 去营造幸福, 这样比为非作歹的心安理得和扎实许多!

讲究
老北京过小年的讲究


1、供品不能用肉类、干鲜果品之类:

给灶王爷的供品中,不须用鸡鸭鱼肉、干鲜果品之类,更不须用牛羊三牲,只须一些“糖瓜“(用麦芽糖制做的像鸡蛋大小的瓜状糖块)就可以了。

稍考究一点的人家,再供上一碗用糯米蒸熟的莲子八宝饭,他老人家就会更心满意足。灶王爷骑的神马,还要供以香糟炒豆和清水。


2、剪窗花:


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给家里增添了许多过年的喜气。窗花图案有各种动、植物、人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 ,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寿,犀牛望月,莲(连)年有鱼(馀),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3、备花灯:

明清两代北京的花灯的制作已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4、贴门神、贴年画、贴春条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年画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及北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


春条



春条是指旧俗春节书写吉祥词句贴于门楹上的条形对联。上面写一些吉利话之类的顺口溜,内容都是祝愿。要是拿现在的说法,就叫做“愿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