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手创始人蒋昀
文 | 铅笔道 记者 郝陶锐
►
导语
蒋昀的妻子是一个服装店主,进货十分辛苦。
作为一个疼老婆的男人,蒋于心不忍。
他通过调研发现,线上批发平台很少有优质档口入驻,店主仍经传统批发市场进货。限于地理位置等现实因素,供应链往往拖得很长,服装店主成本高、利润薄、库存风险大。
基于此,蒋昀创办一手,一个快时尚女装批发平台。
他希望通过买手选款、限时专场的形式,整合订单集中采购后发货。店主进货数量可从一件起批发,只需线上拼单并支付后,便可坐等快递上门。如此既能提升供应链效率,也能降低店主的成本和库存风险。
目前,一手团队共有买手40余人,
下单客户2万多名,复购率超50%,交易月流水过1000万元。
注:
蒋昀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蒋昀的妻子开着10多家服装店。
每逢进货,她凌晨四五点钟就得起床,简单地收拾打扮后,要在两个小时内赶到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选款、下单,她手提肩抗,大包小包地在几百个档口间奔波,往往夜深才到家。
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他陪妻子去过一趟批发市场。
档口之间,过道拥挤狭窄,进货的店主摩肩接踵、汗流浃背。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蒋昀在批发市场用手机拍下的画面。
彼时,蒋昀做着一个返利产品项目,已做到数百万会员的规模,交易额度曾在数千家淘宝返利网站排到前10。作为一个创业者,他深知,互联网技术早已介入供应链环节,除阿里巴巴外,还有衣联网等垂直项目。
令他不解的是,为什么店主还在用这种传统而原始的做法?
2015年,蒋在广州做了小规模调研后发现,
线上平台看似规模大,但入驻的优秀档口不多。
一方面,这些档口的线下优势明显,无需投入人力和精力做线上运营;另一方面,入驻线上平台还会带来“抄版”(服装款式盗版)风险。
店主在线上无法获得优质资源,又不放心把关键的采购业务交给外人,只好一边承担大批量进货的库存风险,一边自己辛苦受累。
◆ 一手团队曾多次调研拜访实体店主,店铺内的陈设、款式变化很快。
此外,距货源地较远的店主,出于成本考虑,往往选择在当地二三级批发市场进货。
据蒋昀去年3月在湖南株洲的调研结果显示,批发市场每增加一级,店主的进货成本就要上升30%~50%,时长要增加一周左右。
在电商的冲击下,这无异于勒在各线下店主脖子上的一根绞索,对于求新求快的女装店主更是如此。
因此,蒋希望通过一手项目,帮助步行街、商场、街边店的快时尚女装店主进货。
2015
年年底,他和团队讨论出业务模式:
如此,店主的批发数量可降至一件,减少了库存风险,且只需在手机端选择心仪的款式拼单,付款后等待3~6天(按不同地区时长不等)后,快递即可送货上门。
去年3月,蒋昀面对参与调研的株洲女装店主们,亲自拍着胸脯承诺:
“一个月后,我让你们用App下单进货!”
紧接着,他一边利用种子用户微信群验证模式,一边带着研发团队吃住在公司,没日没夜地赶进度。“公司的一位猫奴工程师,把主子都送人了。”
一个月后,一手App 1.0版如期上线。
“初版功能简单,可以满足店主下单支付的需求。”
◆ 一手App5月7日页面,左图为限时专场页面,点击进入后,即为右图所示。
此前,团队在微信群的验证结果是:每天4~5个订单,交易额1000元左右。
因此,蒋昀的期待值并不高,
“2个限时专场,100个款式的服装,一天能成交一单就很好”。
但结果出乎他的意料,
App上线第一天便来了20个订单,成交额9774元。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团队开始以地推方式获客。
由于客户的店铺规模普遍较小,采购决策者和软件使用者往往为店主本人。因此团队只需针对做20~35岁女性的快时尚服装店,拜访店主,讲清功能点,推荐其下载使用即可。
◆ 晚上11点,一手仓储中心灯火通明,团队正忙着分拣打包。
随后,一手的订单量开始迅速增长。
相应地,买手在各批发市场间忙成了穿花蝴蝶,而仓储中心不但出现爆仓状况,分拣出错率也逐渐上升,“每天200~300个订单,全凭人工很难不出错”。
为此,蒋昀一边增加人手、扩充场地,一边研发买手版、仓储版App,准备以技术手段提高效率。
在买手筛选上,一手的基本要求有二:
必须有5年以上买手经验、经营过批发档口或零售店。此外,团队的买手总监还会要求面试者花3天时间选款、拍照,并从面料、特点、卖点等多方面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