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剑客
军中三剑客:保卫基层、剑指时弊、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瞭望智库  ·  大脑“充电”,效率为啥这么高? ·  昨天  
中国政府网  ·  习近平同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会谈 ·  2 天前  
长安街知事  ·  李锋博士遭遇意外离世,年仅48岁 ·  3 天前  
侠客岛  ·  中国出手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剑客

如果那张疯传的图是真的,那我需要降衔么?

三剑客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30 23:15

正文

★更多精彩尽在微信公众号 :三剑客


来源/三剑客;文/剑客焱燚;图/蠢空格

虽然本人多少年不调一职,对于军衔已不太敏感和执着。但这两天看到一张疯传的所谓“军改套改对照表”( 参见下图 )时,我的内心还是有点压抑不住的冒火。军衔承载着多少人的荣光,代表荣誉和责任。如果说军装是军人的皮肤,那么军衔就是让皮肤变得厚重的年轮。


这张所谓的“军改套改对照表”(上图),看起来很真。实则漏洞百出。剑客君从法规角度、改革走向、职业化考量3个方面来教大家识别这张图的“伪装者”身份。


①从法规角度。

大家知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2016年12月25日表决通过《关于军官制度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相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并指出,在军官制度改革期间,暂时调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军官职务等级、军衔、职务任免、教育培训、待遇保障、退役安置有关规定。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以前的职务等级、军衔的表述可以随意到缺乏常识。这张表格作为对照表,特别是原授予军衔和原任职级别方面的表述,非常业余。有几处明显的错情:

一是 “原授予军衔”栏目中的“中将原任职级为正军职”。这里表述的是“原授予军衔”,也就是《军官法》《军官军衔条例》规定的授衔办法,按照规定,正军职的最高军衔只能为“少将”,不会出现“中将”的情况。中将只授予正军职以上,就是原副大区(现在称作副战区)以上级别军人。

二是同类型的错情还有 “少将的原任职级为正师职” 。正师职和正军职都属于“唯一对应职级制”,即正师职必须对应大校军衔,正军职必须对应少将军衔,当然,这里不包括原军官法、军衔条例规定的享受正师职、正军职待遇的技术军官。

说简单一点,目前在人民军队的序列里,你不可能找到戴着“正师职资历章,悬挂着少将军衔”和“戴着正军职资历章,悬挂着中将军衔”的干部,除非一种可能: 他是个假军人!


②改革走向。

说到改革走向,这里不得不看表格中的第3处错情:以“中校正团职、上校正团职、上校副师职、大校副师职”一律套改为“上校正团”职为例。那么真正得到益处的就是“中校正团”,相当于一调整这个职级全部提升一级;“上校正团”不吃亏,但是“上校副师职”、“大校副师职”全部出现降职降衔的情况。

这种不考虑任职年限,不考虑军龄、干龄,“一刀切”的办法是不符合改革走向的。

头戴闪耀着“八一”红五星徽章的大檐帽 ,身穿双排扣将帅礼服,胸前勋章与肩头星花交相辉映,这是缔造人民共和国的将帅英姿。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这是我军建军后第一次正式全面实行军衔制度。开国将帅们传奇人生的魅力和不朽功勋的英姿,从此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定格在军事史册上。

军衔是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1955年的那次军衔制于1965年被取消。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我军革命、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恢复军衔制度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时隔23年后,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我军实行新的军衔制。1988年7月1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

当时,1988年新公布的军衔制度不设元帅、大将和大尉,而以一级上将为最高军衔。注意,这里出现了表格中的 “一级上将”

但是,1994年7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对1988年制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作了修改。其中主要改动为:(1)取消一级上将军衔,军官军衔由原来的3等11级改为3等10级。(2)军事、政治、后勤军官从正大军区职至排职的军衔设置,由原来的一职两衔或三衔(其中一个为基准军衔),一律改为一职两衔(其中前一个为主要军衔,后一个为辅助军衔)。

下步改革,就是要按照《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军官职业化,逐步建立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

将建立军衔主导的军官等级制度。用军衔标识和反映军官的能力、身份和等级,基于军衔等级科学设置军官职业发展路径,发挥军衔在能力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实行岗位编制军衔,优化军官队伍结构,理顺领导指挥关系。


③职业化考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