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意读书
北大法意读书--在这里,有好书,有良友,有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十点读书  ·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内核有多稳 ·  昨天  
龙岩图书馆  ·  2月12日活动报名 | ... ·  2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我想家,全宇宙停下,不要上班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35岁后,就不要再去同学聚会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意读书

《雅各宾》| 新自由主义鼓吹竞争和个人主义,忽视了集体价值

法意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18-05-08 21:00

正文

追求“完美”的你会是自己的暴君

图片来源:http://www.chillpill.io/perfectionism-ruins-life/


法 意 导 言

《雅各宾》杂志是美国左派声音的主要代表,刊登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社会主义观点。 米根·戴(Meagan Day)是《雅各宾》杂志的特约作家。她也是一位专注于政治、历史和经济问题的自由撰稿人。她的非虚构作品《最大的阳光》(“Maximum Sunlight”)被录入《2017年美国最佳选读材料》中。本文介绍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年轻人正越发追求完美,力图获得社会认可的成功,新自由主义和精英主义正压迫着现代年轻人的神经。



新自由主义鼓吹竞争和个人主义,

忽视了集体价值


作者:Meagan Day

翻译:陈默涵


托马斯·科伦(Thomas Curran)和安德鲁·希尔(Andrew Hill)在《心理学公报》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完美主义逐渐兴盛。两位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如今的年轻人认为别人变得更严于律人的同时,也更加严于律己。”


论文:

《完美主义与日俱增: 1989年至2016年间出生年代差异元分析》

原文链接: https://www.apa.org/pubs/journals/releases/bul-bul0000138.pdf


这种与日俱增的追求卓越的心理根本原因何在?科伦和希尔没有拐弯抹角。他们认为这是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重视竞争,反对合作,鼓励野心,并认为只可以通过职场成就实现个人价值。受这些价值观支配的社会难免使人们惯于品头论足,并且担心受到他人指指点点。


心理学家一度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维的,只从自我指向自我。”完美主义“这个词的通常用法也如此。当我们说某人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时,我们通常就是这个意思。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发现应当扩大概念。柯伦和希尔采用了多维定义,涵盖三种完美主义:自我导向型,他者导向型,社会规制型。


自我导向型完美主义倾向于给自己设置一个虚高的标准,而他者导向型完美主义则意味着对他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但是科伦和希尔认为,“社会规制型完美主义是三个维度的完美主义中最弱的”。 它描述了持续不断、有一定根据的被迫害妄想和焦虑的感觉。 每个人都在等着你犯错的感觉,这样他们就可以永远记下你的失败。 这种对他人不可预期的超认知会导致社会疏离、神经质的自我检讨、羞耻感和对自我价值的否定,以及“由于病态的担忧而进行自我打击,担心负面的社会评价,表现为对缺陷偏执, 对批评和失败极度敏感”。


为了衡量完美主义现象是否有文化差异,科伦和希尔对心理数据进行了元分析,发现了代际趋势。他们发现1989年以后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出生的人在三种完美主义上的得分都比前几代人高,而且增长呈线性分布。变化最剧烈的维度是社会规制型完美主义,增加速度是另外两种的两倍。换句话说, 年轻人被同龄人和文化指手画脚的感觉正在逐年加强。


科伦和希尔认为这种变化是新自由主义和精英政治的结果。 新自由主义赞成基于市场的方式进行商品价值分配,而且认为一切都可以作为商品。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已经用逐步放松管制和私有化取代了公有制和集体协商,促进了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力量发展。同时,精英主义 认为个人依靠智力、美德和努力获得社会和工作地位,强调个体失败只说明内在的个人无价值。


两位学者认为, 新自由主义和精英主义创造了竞争激烈的大环境,每个人都翻滚其中,争相为自己代言,做自己的产品(即本人)和劳动产出的唯一发言人。 正如科伦和希尔所指出的那样,这种状况“制造了在现代生活中打出一片天的强烈需求”,程度远超前几代人。


他们引用的数据表明, 如今的年轻人参加团体活动,不再纯粹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显得现充、获取成就感。 世界要求你时时刻刻证明自己有价值,而且你时刻怀疑同龄人的认可是有条件的。和朋友一起玩耍还不如精心打理一下社交媒体主页。


科伦和希尔认为, 完美主义兴起会造成严重的精神疾病多发。完美主义与焦虑、饮食失调、抑郁以及自杀倾向高度相关。人们对完美抱有偏执,而完美又是不可能达成的,这加重了已经很脆弱的精神健康症状。高度的他者导向型完美主义导致了充满敌意、猜疑和蔑视的群体气氛,即使没有精神疾病的年轻人也经常会感到情绪低落。无处不在的评判压抑着每个人。社会规制型完美主义敏锐地认识到这种疏离感。总之,不断上升的完美主义造成了情感上的痛苦,乃至切切实实的死亡。


完美主义兴起还会导致团结变得困难,而我们在抵御新自由主义冲击时正需要团结一致。缺少健康的自我认知时,我们将不能建立健康、强大的相互联系, 而如果联系缺位,我们将不可能聚起足够的人数来影响整个政治经济秩序,更别说颠覆秩序了。


图为YouTube知名主播

图片来源:谷歌图片


油管博主Riley J. Dennis:“批评文化”(call-out culture)原本指的是在探讨社会公正问题时,对人们违反公认的行为标准进行公开批评。这种文化如今已经变味,不再指良性的批判,而变成人们占据道德高地进行相互指责的工具。


不难看出完美主义的三个维度和所谓的“批评文化”,即如今左派的霸权主义倾向之间的相似之处: 人们都等着看别人犯下致命的失误,大家在道德上极其自谦,被隐隐的恐惧洗脑——同样,恐惧并非空穴来风,担心被群体抛弃、遭受末日审判。


这种模式与新自由主义下精英主义、完美主义的其他表现形式一样,比如大学入学仪式,还有人们对Ins的迷恋。这种模式使我们分离而非团结起来,如今已不可能形成声称要打击权力核心的群体活动。


完美主义使我们相互蔑视,相互害怕,往好里说也足以使我们产生自我怀疑。它阻止社会联结的纽带和集体行动的形成 。缺乏这些因素,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难以得到展现。 唯一的解药为,远离完美主义、拒绝绝对的个人主义,并在社会重塑集体价值导向。任务艰巨,但是新自由主义已在压制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只有这唯一的出路。


文章来源:

Meagan Day, Under Neoliberalism, You Can Be Your Own Tyrannical Boss, Jacobin, 22 Jan. 2018.


网络链接:

https://jacobinmag.com/2018/01/under-neoliberalism-you-can-be-your-own-tyrannical-boss

陈默涵

武汉大学14级英语专业本科生。曾任职于武汉大学英语辩论队、校报记者团、莎士比亚戏剧社、某基层法律援助中心,现为法意读书编译组成员。热爱小我生活,希望能站稳走好,多读多思多感受,做个普通的好公民。

译 者 介 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