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HR笔记本
有态度有温度的HR专业学习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Bar  ·  AI 对人力资源的深远影响 ·  4 天前  
人力资源管理  ·  一个顶级的强者思维:空杯心态 ·  5 天前  
HR新逻辑  ·  提人效!提人效!提人效!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HR笔记本

管理者的 18 种惰怠行为!

HR笔记本  · 公众号  · 职场  · 2024-11-05 08:07

正文

来源丨华友生活


01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应该只适用于我们的少数的管理者,虽然不多,但肯定存在。

对于管理者而言,你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领域,敢不敢于去挑战新的难题,敢不敢于有所追求?如果是不敢的话,都是安于现状的表现,也是不思进取的表现。

02
明哲保身,怕得罪人

我们有的管理者,什么事情心里都清楚,什么事情都讲得头头是道,但就是不敢站出来说话、反馈问题,或者不敢去推动,怕得罪周边,怕得罪领导,还怕得罪下属。

这样,在我们这么大的组织里,在流程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这种管理者怎么能推动解决问题,怎么能够当责,怎么能够持续改进?

03
以领导为核心,不以客户为中心

现在公司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做PPT。有些主管在给上级做汇报前,为了做一个汇报PPT,不知道要召集自己的下属开多少次会。

对做PPT我们不要僵化地理解。如果说,我们做的过程,是进一步去思考、去讨论、去达成共识、去找到方向、找到思路,那做PPT的过程是增值的。

但是这个过程主管不要找太多人,如果我们做一套PPT要一二十人集体来做,那效率就太低了,就太以领导为中心了。为了美化、格式好看,而浪费下属和你自己大量的时间,这是不增值的。

04
推卸责任

面对问题,部分高级主管已经形成了习惯:首先是搞清楚是别人的问题,那就跟自己没关系了。如果发生任何事情,主管都习惯性地先看自己有什么问题,都先把自己的原因找出来,那么真正的原因就出来了。

但我们最习惯的却是先找别人的问题,不找自己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担心别人做不好,不担心自己做不好。现在很多人,很习惯去讲一大堆别人的问题,从来不讲自己的问题。

05
发现问题不找根因

出了问题后整个过程中就是投诉,就是指责,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当多的管理者,养成了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出了什么事情,打个电话“你搞定”;上级领导问他“你抓了没”,他说“抓了”。

我们只是打了一个电话,或者批示一下,这样怎么能够把事情搞透彻,怎么能够找到解决办法?怎么能真正解决问题?

06
只顾部门局部利益没有整体利益

有些主管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明明知道影响公司利益,明明知道公司的想法和要求,却在下面想方设法,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搞他的小九九。

尤其涉及到我们有业务拆分和整合、团队和人员要划分的时候都表现得非常明显。你这样做,公司怎么敢交给你更大的责任。如果你的责任更大,你更以局部利益为主的话,那以后公司的整体利益谁来保证?

07
不敢淘汰惰怠员工,不敢拉开差距,
搞“平均主义”

其实主管对他的下属有没有惰怠的很清楚,就是拉不下面子去处理,尤其是对老员工,有些还是自己的老领导或老同事,更拉不下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淘汰,你不拉开差距,你就是对那些高绩效者、对那些优秀者不尊重。

在我们身边,惰怠的员工比比皆是,那我们敢不敢给他降级、降等、降薪?

08
经常抱怨流程有问题,
从来不推动流程改进

有主管经常抱怨流程多、流程复杂,并且时时挂在口头上。如果真发现流程有问题,一定要指出哪里流程多、哪个流程有问题。

很多人就只抱怨,而且最后都成了口头禅,动不动流程很多、流程很长、流程阻碍了发展,但从来不去推动流程的改进,从来不指出哪里流程多了,哪个流程长了,哪个流程有问题。那怎么改进呢?

09
不敢接受新挑战,不愿意离开舒适区

在研发还好一点,因为没有哪个地方很差。但也有主管不想去新领域,不敢接受挑战。今年一个很重要的导向就是希望干部、骨干能到新领域去,有人就怕这个怕那个,患得患失。

10
不敢为被冤枉的员工说话


有的主管怕为被冤枉的员工说句公道话,因为说了,可能就会被公司“戴帽子”。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个员工被冤枉了,为什么不敢说呢?要么你根本就不对这个员工负责任,要么就是怕说了以后被主管批评,怕得罪人。但如果你都不敢说话,那又如何保护他们?

11
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

有很多主管只做二传手,不做过滤器。任何地方来了事,他立即就传下去了,不管这个事情该不该做、要不要做,反正不是自己亲自做,这样一来就让下属苦不堪言,不能聚焦工作。

12
热衷于讨论存在的问题,
从不去解决问题

很多主管讨论存在问题的时候,都是洋洋洒洒,能道出具体问题来,但从不去解决问题。无论是潜规则还是流程问题,或者是现在政策执行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主管,如果能够把你们授权范围内能解决掉的问题全部解决掉,那么很多问题就没有了,特别是潜规则。对于你解决不了的,不在你授权范围内的,若你不去推动解决,那怎么能够解决?

13
只顾指标不顾目标

在我们当中,存在一些主管只关注 KPI 的完成,但不知道 KPI 完成得很好是为了什么。比如某个平台,每年的考核指标都很好,因为考核指标都是质量、进度、网上问题,但慢慢把自己做没了。

各级干部都要思考,我们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几个考核指标。仅仅为了考核指标工作,就是不当责。当责的干部是有清晰的目标的。

14
把成绩透支在本任期,
把问题留给下一任

在研发比较多的是,只关注当期不关注长期,只关注现在不关注未来,该投入的不敢投入,不敢在新领域、新产品上投入,不愿在架构、平台等长期才能看到绩效的工作上投入,甚至只关注仗打得漂亮,而忽视组织能力、流程优化、人员能力提升等长远的事。

15
只报喜不报忧,不敢暴露问题

捂盖子现象不能说少,无论是写总结还是做述职,讲起成绩、经验来头头是道,问题和不足则一笔带过。如果我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马马虎虎应付了事,那产品的质量就没办法保证,我们就会失信于客户。

16
不开放进取,不主动学习,
业务能力下降

有一部分干部凭着经验做事,走的是“经验主义”的老路。企业要从“土八路”走向正规军,过去的成功经验并不是未来前进的方向标,必须开放自己,自我批判,时刻学习。

17
不敢决策,不当责,把责任推给公司

这一点跟前面讲的抱怨流程的问题类似。绩效是评责任结果,还是评亮点和表扬信?说起来我们都清楚评的是责任结果,但真的评的时候却去评亮点。这些现象谁能纠正?就是我们各位主管。

18
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与只关注指标不顾目标相类似,有些主管只关注“我做了呀”,但不管”做的结果如何”。只对过程负责,不对结果负责,就会形式主义,很容易把事情复杂化,把动作做得很优美,效果却不好。

这就是我今天重点讲的管理者的惰怠行为,希望大家能把管理者的惰怠行为作为自我批判的依据。每个人都在自己身上去找几条出来,然后写几个案例,这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不敢写自己的案例,事实上也是自我批判不够透彻。

我们也希望,每个主管能把这些惰怠行为贴在你办公桌上、放在你笔记本里,经常看一看是不是又在产生惰怠行为了。这样,我们管理者才能真正地从自我批判开始,与惰怠行为作斗争,管理者才能真正地当起责来。

延伸阅读
做HR有前途吗?年薪50万算吗?!
查看
商振笔记
#最近在为某企业做咨询辅导时,我与该企业老板也谈到了“企业文化”的问题,当时我提到了一个观点:企业文化不是你倡导什么,而是你旗帜鲜明的反对什么!
#太多企业在做企业文化的时候,翻翻所谓《企业文化手册》有多少“我要……”之类的描述,但这只是一种“一厢情愿”。在企业中真正能落实的价值观,往往是“我不要……”。
#企业管理的红线思维、底线规则是很重要,这才是企业真正的“刹车”。
#【人力专业】:HRD薪酬绩效能力图谱(点击查看)
商振是谁(点)?
关注本公众号并回复“手册”,免费下载38页WORD版《薪酬福利管理手册》
扫码关注HR笔记本
人资数据分析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