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花果子念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泗县人网上家园  ·  网络中国节·元宵 | ... ·  昨天  
泗县人网上家园  ·  网络中国节·元宵 |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花果子念报

百合的芬芳之处,以及老司姬入门推荐List

花果子念报  · 知乎专栏  ·  · 2016-05-16 22:00

正文

原答案链接: 你们是怎么喜欢百合的?说说你们的心路历程? - 知乎用户的回答

----------------------------------------------

纪念个人知乎总赞数突破10000,以及庆祝《カタハネ》将于年内高清重制。

----------------------------------------------


我对百合的理解比较偏执,我认为,百合指的是「 ACG 范畴内对于女性的同性恋爱的作品表达」。


接触的第一个百合作品,现在看来大概是《魔法少女小圆》——不过问题在于,在《新篇 叛逆的物语》未播出前的 TV 完结之际,对于晓美焰和鹿目圆香之间是否是「爱情」的争论仍然未休(当然,即使在叛逆播出后,这个问题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所以那个时候我只是非常纯粹地被两人之间性命攸关的、动机纯粹的亲密互动以及由于叙事和演出所带来的作品效果所感动。但我在那时,其实应该还没有体会到「百合」这种爱情形态的特殊气味。

女性在其他 ACG 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爱情关系中的定位,因为近年来各种人气作品偏向后宫化、物化、标签化女性的倾向,显得非常的支离破碎、扁平化。我们看到的很多情况,都几乎是由于男主的某一种特质,某一个行为——更多的是由于某一个 event 的发生,他的临时反馈,导致女主从此就产生好感度,然后观众就可以享受于这种「酸臭气息」(比企谷八幡语)的情节中,自然地继续通过接下来的事件,刷好感度,解决主线任务,最终抱得美人归,或者造就后宫。

人民群众都爱看装逼的男主与倒贴的美少女,这无可厚非。

其实这并无可厚非,因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打杀杀和一般的励志剧情,爱情要素是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如果在那个方面过于拖泥带水其实对于处理其他方面的演出是不利的。而且,其实也并不都是所有作品都不擅长描绘女性侧的心理,但是由于剧情篇幅安排而言,我们确实发现从男性视角出发的更多,我们会看到很多类似男主不断拷问自己,最后用行动去博得女性的原谅、好感、帮助之类的情节。有趣的是,无论女性的战斗力是处于优势还是劣势,男性总能在这种恋爱关系中占据一种「主动」——男性角色要么是富有朝气的、主动出击的类型,能够用行动去博得女性的青睐;要么就是典型的木头脑袋老好人的类型,女性却会不断地自己倒贴……我们很少会见到男主在那里纠结自己的心境,考虑是否要拒绝这份感情——即使是拒绝,也往往是为了成全另一个女性……

少女漫固然能更好地刻画爱情关系中双方心境变化的细节,但也往往会一不小心就走向另一种极端

我们会发现其中一种作品是不一样的,就是少女漫。这类作品难得的以女性视角去描绘恋爱关系,于是整个故事一下子画风就变了——我们发现男性似乎都变得冷冰冰、高傲,而女主虽然嘴上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却也早就是心中有了答案,只等霸道总裁/学生会长的一个壁咚——这种说法虽然比较夸张,但其实对于恋爱关系的解读也确实是偏执了些。

京都动画在《玉子的爱情故事》里成功地刻画了男性与女性不同视角的爱情,以及这份酸甜的羞涩。

难得的诸如《剧场版玉子市场:玉子的爱情故事》,《一周的朋友》,《秒速五厘米》这样的作品,能通过男女两侧不同视角去描绘感情,或是把男性纠结的一面,女性坚定主动的一面去表现出来,但这类故事一般叙事趋向文艺,格局也很难随意发挥,而受制于校园、职场等偏现实的题材里——也确实,如果是奇幻题材,介绍世界观,推进故事都来不及,哪有这么多篇幅给你玩感情线呢?

这个时候百合作品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描绘的是女性与女性的爱情。所以它可以摆脱之前所提到的这些创作题材的限制,而且自由地进行发挥的同时,仍能很好的保留住情感线的完整与丰富。

《青之花》里少女们的感情,一直都带着几分沉重。恋爱的酸涩,与苦楚中挤出的点滴甜美,引人回味。

百合作品,描绘着女性的视角,而追求的对象同样也是一个女性。一个女性在恋爱的感情中,会犹豫、会纠结、会酸楚,也会甜美地微笑、温柔地牵手、用力地拥抱——我们发现女性的「美」、「温柔」、「丰富而水润的内心」等等的优秀特质,在百合作品中,完全不会被主线剧情的格局、男性主角的视角的限制所磨平。我们在百合作品中看到的女性,几乎都是有血有肉,灵魂丰满,有着自己的那份偏执与主见——是立体的,全面的,却也有同样的、不输于其他作品的那一份温柔和魅力的存在。

《Candy Boy》的甜美氛围与日常闪光弹,用最平淡的方式让观众发自心底憧憬这份纯真的美好。

我们会觉得男性在恋爱故事中的甜言蜜语而感到有些微微头皮发麻,却不会因为女性之间的低语呢喃而感到尴尬——因为「甜美」和微微的「酸涩」本来就缭绕在百合关系的周围,两人无论做多么甜到发腻的事情也不会有任何违和之处,而那份羞涩感却可以在任何情况下继续保持——所以百合作品对于恋爱本身的描绘,也往往饱含着各自丰富的内心挣扎、两人内心的逐渐融合、以及看得再多也看不腻的甜美日常。

我之所以彻底迷上百合,也正是因为内心确实,被这种描绘恋爱关系的方式所触动了。在百合作品中,我看到了女性的温柔,女性的坚强,女性的斗争……而不是贴了标签的男主的附属品,剧情的调味剂。女性是真正的主角,你能彻底地代入她们的感情,去感受一段特别的爱情关系的酸涩、苦楚、甜美、梦幻。

在这个阶段,我观看了几部目前而言也属于百合作品范畴内非常优秀的TV动画作品:

《Candy Boy》、《青の花》、《ささめきこと(轻声密语)》、《神無月の巫女》、《Strawberry Panic!(惊爆草莓)》、《マリア様がみでる(圣母在上)》。

「不要在莉莉安学园里奔跑!」「山百合会」……《圣母在上》开创了许多在之后作品中经常沿用的校园与人物关系的设定。

其中,后三部作品顶着「百合三神作」的名号,我对它们各有不同看法:

神无月有着主线剧情,但是处理两人间的感情略有急躁之处,尤其对几个反派也没有讲清楚,使得故事整体逻辑存在很多硬伤——但不影响对于两位主角的刻画(PS:非要吐槽的话,最后被戳了一刀遗言能讲他2分钟实在是有点演出过度)

惊爆草莓由宫野樱子老师执笔,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校园百合宫斗剧……嘛,没这么夸张,但我后来想想,其中的很多角色,其实换成男性也毫无违和感就是了——大概这就是即使认识到现实和 ACG 的差异却也还是骗自己「我不听」?(实际上真正的 Les 关系中更多的会存在 T 和 P 的差异,而不像 ACG 作品里会常出现两个互攻的软萌妹子的形象……)

至于圣母在上……我在一口气看完四季动画后,深深的感觉到……拿这东西去传教,难度可能比较大……节奏太慢是一点,而且进展巨慢无比也是一点……当然还有角色一些很执拗的地方,对于中国观众或者男性观众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我自己也觉得很难理解)

但是我提到的前面三部就在这些问题上好很多,Candy Boy基本上是从头到底在放闪,青之花完全可以当少女漫来看,轻声密语则有半分苦涩半分搞笑的意味。都是比较轻松入口的东西。

还记得第一部花吻,七海心中还带着一份对这份感情不确定的未来的忧虑。

补完这些,我就开始考虑挑战更进一步的,也就是有R-18要素的百合作品了。于是就接触了《その花びらにくちづけを(花吻在上)》这部系列作品。

应该来说,如果百合里也分「拔作」,大概花吻就是典型了……但是就算是这样,花吻也有非常强硬的底线——没有道具 play,没有带 CV 的男性角色(没有玩过护理医院的几作,如有错漏请指正),而其中的第12部作品更是摆脱了以往的3分剧情,7分H的剧情结构,非常完整地表达了璃纱美夜这对儿慢慢凑成的过程(虽然这对儿的人设一直被诟病太像圆焰 CP),建议入坑可以先体验这部,再根据自己喜欢的那几个支线 CP 去玩对应的前作补足剧情。

以「百合红娘」的身份去撮合情侣们,是怎样一种体验?而自己的感情又是怎样的?

而后来,《屋上の百合霊さん》作为百合群像剧的曼妙剧情,让我又经历了一次洗礼——在此之前,我对于 「H」之于百合作品的意义还是模糊的,略微有一些羞耻的,但这部极尽清水之所能,成功成为首个将R18 H内容放上 steam 平台的 galgame……(虽然实在是太清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 R18 游戏……)

在这时,我发现自己对于爱情的观点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变化——诸如对于 H 的态度和意义,以及双方处在恋爱关系中的相互付出,等等。而且,我在喜欢上百合作品后,对于 BL 和腐向作品也不再排斥,能够包容地看待各种 LGBT 群体,为他们争取权益的行为鼓掌加油。

辛苦的活着,并努力下去,只为了彼此共同的未来。

应该说我喜欢看百合作品后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解」与「包容」。当我看到如《八度和音》的两位女主人公与过去的经历诀别,如《Girl Friends》的两位少女勇敢地道出自己的真心,如《星川银座四丁目》的一对不为社会所接受的恋人为了幸福不断努力、忍耐……我明白了爱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可能是平常之物,但对她们来说,这份馈赠却是自带着一份酸楚和不易的,与是我也就更尊重,更因她们的故事而感动了。

但百合题材的作品,综上所述的这些其实也存在问题,即主线和感情线的平衡点——感情线的细腻、优雅的表达是百合作品的卖点所在,这也就反过来导致百合作品大多偏向于描绘感情线本身而不太去碰有复杂主线的剧情。但是后来我也发现这是由于看的作品比较新而导致的偏见:实际上《小圆》就是个很不错的例子,它的叙事演出都非常棒,红蓝、圆焰两对 CP 都伴着生死之契,使得她们的感情显得更为珍贵,《神无月的巫女》之所以能广为人知,也在于女主间的爱是用战斗换来的片刻幸福。所以,我后来也开始尝试去寻求既有丰富的主线剧情,又不忽略感情线的作品,于是我在一些旧作里得到了答案。

首先是枪&少女的三部曲:《NOIR》、《魔女猎人》、《MADLAX》,以及《暗与帽子与书之旅人》(暗帽,即 Yamibo,这也就是百合会论坛域名的来源)这几部作品都或多或少有些意识流的味道,在推进着主线、沐浴在战斗和奔波中的同时,女主间的深刻羁绊也得以慢慢扎根,最后达到一个类似 Soul Mate 的境界——纯粹的恋爱故事是难以企及的。伴着血与泪的作品,会让人更为她们的感情动容,这是实话。

意识流的百合作品的登峰造极之作,大概正是几原邦彦的《少女革命》和后来的《百合熊岚》,则更从内心视角去拷问这个话题——更多的意识流的演出,如舞台剧般的对白,展现了百合中的少女们的内心世界的独白和对白。少女革命其实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百合作,更多的是在表达「女权」、「女性」的话题,而《百合熊岚》看似是百合片,却充满着对于种族隔阂、校园霸凌、LGBT 群体的抗争等等主题的隐喻,每个人都能从中解读出很多东西——但共通的点是,这些作品都表现着、称赞着性格独立的、有抗争意识的战斗着的女性的身姿,通过百合这种 ACG的演出形式,表现了最纯粹的女性之美——不以男性的意志所驱动的,美丽的,智慧的存在。

而另一种方向的,完全以女性视角去展开热血情节、战斗情节的篇章,也同样大受欢迎:《魔法少女奈叶》和《天才麻将少女》可谓经典,前者的 CP 多到让人脸红心跳得无法呼吸,后者虽是热血少年漫的套路,却因为百合元素的融入使得女主角的形象丰满细腻,竞争对手学校的配角们也都有一段段的酸甜故事供人品鉴,这是一般的少年漫难以达成的效果,也正是百合的魅力所在。像现在《Love live!》、《少女与战车》等作品的火爆,也可说是一个将王道少年漫的套路捆上百合元素的成功融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