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不二大叔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马斯克查出了美国“吸血鬼”,这帮“老不死的” ... ·  10 小时前  
科技美学  ·  小鹏M03如何开启哨兵模式 ·  10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欠薪停办?深圳一DSE学校开学前网传爆雷,办 ...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事关100万留学家庭,中央发布《教育强国建设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不二大叔

当你老了,躺在病床上就会明白:这辈子最亲的,只有这两个人

不二大叔  · 公众号  ·  · 2024-09-03 21:2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关注不二大叔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主播沐风音频

作者 | 周美好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结尾曲:愿得一人心 - 李行亮


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变老的?


网上有个问题:


你是在哪一刻,突然意识到自己变老了?


底下有条高赞回答:


“我是去年突然感觉到自己变老的,是真的熬不动夜了。”


她自述那段时间,自己不仅要上班,还要复习备考。


一下班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学习到深夜。


连续好几周,都得到12点以后才能入睡。


有段时间工作突然特别多,她不得不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实在撑不住又没搞完的话,就先睡,早上五点半起来再接着干。


也就是那几天,她开始头痛,一连好几天都没能缓解,身体也像被掏空了似得难受。


“每天都在做噩梦,从噩梦中惊醒,又沉沉睡去。”


除此之外,还有身体上的各类疾病。


“抵抗力特别差,经常感冒,脑袋也昏昏沉沉的。”



她不敢相信,自己也才30岁出头啊。


以前也曾有过熬大夜唱歌、连轴转加班,但睡一觉很快就恢复了。


“这次却不一样,这次熬夜生病后,我意识到自己过完十二点半再熬夜,就会心跳加快,手心冒汗。


连续几天下来,感觉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了。


突然就觉得自己老了。”


这样的感受,不止她一个人有过。


这些年年岁渐长,听到身边不少人,说过自己身体上的变化。


我一个大学同学,读书时是校体队的,身体素质没得说,还经常代表学校出去参赛。


工作后有次去爬山,可能是防护措施没做好,在山顶过夜时着了风寒。


从那以后,她一被风吹就头疼。


有时候再赶上姨妈期,整个人就跟要炸了一样。


“去医院看过了,核磁也做了,查不出问题。


医生说‘好好保养吧,女人上了30岁,身体素质多少都会差一些’。”


还有我们主编张敬,以前总喜欢去能免费续面的地方吃饭。


男生嘛,胃口大,一顿能吃好几碗。


但不知道从哪天起,他发现自己再也吃不下那么多了。


“以前续上二三碗,呼噜呼噜就往胃里倒,现在最多续半碗,多一筷子也吃不下了。”


“以前吃自助餐,就没想过吃不回来,现在不去花那个冤枉钱了,肯定吃不回来。”


不由感慨:


曾经以梦为马,执杖天涯的梦想,如今早已被岁月侵蚀。


以前说要出去玩,连夜出发,卧铺上睡整宿,一早到了景点精神焕发。


现在要出门,看完门票看酒店,做一堆攻略,结果临了临了,“算了,没啥意思,不去了”。


更别说学点新东西了。25岁想学吉他,第二天就买了;现在想学个口琴,纠结来纠结去, “算了,都这个年纪了,还折腾个啥”。


岁月真的是把“杀猪刀”。


你看,其实老去的不单是体力,还有少年时的那份心气。


一个人变老,完全不似我们想象中那样“慢慢来”。


只是某一瞬,再做和年少时同样的事时,却发现自己体力、脑力不足,似乎要卯足很大的力气,才能拥有年少时随手一挥的精力,似乎要鼓起很大的勇气,才能有年少时的随性。


我们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老去了。


老去时才知道,互相扶持有多重要


宋丹丹曾在一场节目中,谈到“老去”这一话题。


63岁的她,用过来人的口吻说道:


“三四十岁的人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年龄,还觉得自己像小姑娘一样。


但我告诉你女孩子到了这个年龄,青春转瞬即逝,一晃就45岁了。”



听到这句话,心下一惊。


我们总以为,“七老八十”才算老去,殊不知,不到四十,就不得不为老去做些打算了。


在她的这段视频下,不少人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真的是这样,35岁之后突然变老了,头发一茬一茬白。”


“88年的,生完孩子后突然发现自己老了,皮肤一下子松弛了。”


“35以后5年一个档,40岁以后就一年一个样子了。”



身体的衰老肉眼可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


而“老”的更快的,还有我们的想法和念头。


宋丹丹接着回忆了自己的感情史。


她说自己和现在的老公,相识28天就结婚了,并且确定以后无论经历什么都不会离婚。


为什么?


因为这时候的她,和年轻时的心态完全不一样了。


她开始意识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一定会有很大的跌宕起伏。


倘若在经历灾难时无人诉说,无人一起支撑,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人应该有一起牵手的人。”


和这个人一起,抵御周遭的风雨,克服人生坎坷。


说到这里,想起先前朋友的抱怨:


“一个人哪里都好,就是生病的时候没人照料。”


她去年爬山摔伤了膝盖,做了场大手术。


一个人在北京,没敢跟远在老家的父母说。


但她也害怕,万一通知全麻手术,万一手术中途出了意外,身边连个能签字的人都没有。


好在手术顺利。


做完手术那几天没人照顾,她只好请了护工。


“北京这种地方,护工死贵死贵,一天380还不包吃。”


她咬着牙请了三天,等稍微能下地了就急忙辞了护工,什么都自己来。


办出院那天,别人都有家属陪同,病人坐在病床上等单子就行。


只有她,右手拄着拐,左手拿着一大摞单子,去楼下排队给自己办出院。


“别提多心酸了,现在说起来都想哭。”


经历这件事后,她的心态也有一些转变。


以前坚决不婚不育的她,现在也开始走相亲路线,想找一人相伴终生,想有一个家排解孤独。


“我不是劝大家都去结婚,只是对我来说,没事时万事大吉,真遇着事时,没有兄弟姐妹的我,真的需要有个人互相支撑啊。”


面对老去,我们能做些哪些准备?


写到这里,我想起那个被争议许久的话题:


为什么长辈总奉劝女人一定生个孩子?


底下有人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读完很受启发。


“因为他们怕你知道生孩子的重要性时,为时已晚,尤其是女孩。”


孩子有什么用?


年轻时,是没什么用,甚至都是副作用。


那时候我们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很多事情都能亲力亲为,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孩子带来的麻烦。


孩子要花钱,要费精力,还要占用我们大部分自由时间。


有那时间,吃点好的、玩点好的、看点好的,不好吗?


基于生物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自然会选择推迟婚育时间。


可年老后呢?


随便去医院走一圈,挂号处经常有老人拉着你,问“线上取号”的流程怎么走?


“没办法,老眼昏花了,看不见屏幕上的字。”


不问你,就得在人工窗口排至少半小时的队。


取药处,有老人不会扫单子,周围一个能帮上忙的人都没有。


能怎么办呢?


只能抓住一个年轻人问一遍,满脸的卑微和讨好。



这还是能够自理的。


假如生活不能自理,身边没有孩子陪伴,人到老年,真的体面全无。


吃饭怎么办?


洗澡怎么办?


翻身上厕所怎么办?


谁给你倒屎倒尿、擦背擦脸?


“去养老院啊!”


我知道很多年轻人把养老院挂在嘴上。


可是现在养老院的情景,那些无儿无女又身患重病的孤寡老人,谁会按时喂水喂饭?


反正也没人给你撑腰,不是吗?


“可爱的小孩尚且有被幼儿园老师虐待的时候,又老又病浑身异味半身不遂的老人在养老院里,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看过一个新闻。


山东有一对夫妇,年轻时做了要丁克的决定。


为了摆脱世俗的限制,他们跟家里的亲戚断绝了关系,自己也从山东搬到了郑州居住。


年轻时,他们也的确过了几十年的自由日子,有了更多的时间一心扑在事业上,攒了不少家底。


可随着年岁渐长,他们发现“身边的亲戚开始有意无意联系我们”。


时间久了,他们也搞懂了:


“他们刻意亲近,并不是关心我们的身体,而是盯着我们攒下的财产。


甚至盘算着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孩子去继承。”


看到了亲戚的丑恶嘴脸,见识了太多人情冷暖后,这对夫妇在50岁的时候,决定做个试管婴儿,来繁衍后代。


我们暂且不去论述,他们这样的决定对孩子是否是负责的。


但可以想象的是,这是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他们,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想出的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不单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更是为了保护老去的尊严。




当然,写下这些故事,并不是劝你结婚、劝你生孩子,借此来消解你变老时的焦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