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之前留意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身边的很多朋友人到中年,职位升上去了,但是工作的状态却降下来,进入了职业倦怠期。
这种职业倦怠有4个方面的表现:
-体重超标,体脂超标,体能下降
-急躁而又消极,缺少情感支持。
-工作上陷入了创新的瓶颈,很难有热情。
-注意力下降,发现很难集中精力。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精力管理》,是朋友恶魔奶爸推荐的。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会理解为什么我的运营 牧羊人同学很多时候会一个早上,特别的忙,但是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缺少工作的产出。
本质上是因为缺少精力管理。
书中的核心的观点就是:
我们需要管理的是我们的精力而非时间。
我们要用更全情投入的状态完成工作,享受生活。
02
状态不佳的核心问题是无法快速恢复精力。
根据日本劳工部相关的数据,从1987年开始日本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死亡案例与过劳相关。
常见的5个诱因:
-无法正常休息的超长工作时间
-影响正常休息的夜班工作。
-没有假期没有休息的工作
-高压无休的工作
-高压力高体能消耗的工作
正常工作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的精力会开始出现下降,身体会开始希望得到休息,我们会打哈欠,会开始感到饥饿,感觉到精力难以集中。
我们的身体会释放压力荷尔蒙,来应对这种休息的欲望,但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压力荷尔蒙会导致我们烦躁,对他人漠不关心,还会头疼。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之下,似乎我们无法放弃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和竞争。
有没有在高强度工作之下,
可以提升我们精力恢复能力的技巧呢?
心理学家吉姆洛在研究这些世界级的网球选手的过程当中,发现那些最优秀的竞技选手和普通的网球选手的差别主要是一点:
能不能,有效的利用得分的间隙进行休息。
顶级的网球选手,在得分之后的16~20秒之内,他们的心跳能够下降到每分钟20次,通过这些间歇性的休息机制,能够让自己的体能更快的得到恢复。
而普通的网球选手在整个比赛的过程当中,心率都会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最后身体根本扛不住。
03
如何快速提升我们的精力水平,这里有10条建议:
-调整饮食,早餐吃好。
多摄入升糖指数低的早餐,比如说全麦食物,鸡蛋,低糖类的水果,苹果这一类。
-在两餐之间可以适当摄入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比如说像坚果,水果,葵花籽来补充我们的能量。
-每天至少喝1.8升水。
-早睡早起,减少长时间的夜晚工作。
我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就是,如果每天早上起来,7:00去跑步,9:00之前能够写完一篇文章,你会感觉剩下的16个小时,你会有一种胜过他人的心理优势。
-跑步或者做一些力量性的训练,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能够承担更多的压力,而且更容易恢复。
-每工作90分钟就好好休息一次,工作的时候你会更集中注意力。
-给自己留出安静的独处时光。
可以是每周日or周四下午,我会倾向于周四下午。
-定期和家人朋友聚会。
通过社交去提升我们的正面情绪。
-上班的路上对一天的工作提前进行思考,每天进行总结反思。
就像上课时的预习和温习一样,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层面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