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纪念屈原,然而,我们纪念屈原,究竟是纪念什么?
你会说,屈原的精神,就是忠君爱国吧?不错,“受命不迁”,“深固难徙”(《桔颂》)“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哀郢》),这些诗句确实写尽了他对祖国和故土的深情。
然而,屈原绝不仅仅是这么简单,比之所有忠君爱国的古今人物,屈原身上还有一种罕见的品质,那就是秦汉以来几乎业已绝迹的贵族气质与士大夫精神。
“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的开头,说明了屈原古老正统的血统和高贵的身份。
这种贵族气质要求屈原,在任何处境下都必须保持着高贵。他也的确品质高洁,内修外美,让群小嫉妒;他对家国也有担当,为楚国兴亡殚精竭虑。屈原的作品中,他常常提到自己“好修”的心理:“余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我们在屈原的一生里所能看到的,是自重人格的伟大传统。
这种贵族气质,还要求屈原独立自觉。屈原被流放之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打鱼的老人问他何以至此,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他的“独醒”与“独忧”,实在是最了不起的精神禀赋。
屈原人格的核心层面,其实是我们常常追忆而不能言传的“第二种忠诚”,不妥协、不怯懦、不唯上,生命不息,忠谏不止,这种伟大的知识分子人格早已超出封建世俗的忠诚。
这种贵族气质,还要求屈原坚守气节,要有宁死也不失高贵的执着。屈原的绝命辞《怀沙》提及了他之所以“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的具体原因:“怀清抱质,独无正兮,伯乐既役,骥将焉程兮?曾伤爱哀,永叹皆合,世混末吾知,人怀清抱质,独无正兮,伯乐既役,骥将焉程兮?曾伤爱哀,永叹皆合,世混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老庄哲学要求“柔弱胜刚强”、“介于材与不材之间”,儒家哲学则强调“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它们都强调保全自身,适应环境,顺其自然。而屈原却冲破了这些智慧的罗网,直趋高贵的牺牲。他不会退隐,不会逍遥,更不会苟安。他明知个人无法与举世相抗衡,他仍然敢于以淋漓的生命,坚持灵魂的抗争。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如果实现不了美好的政治抱负,他是宁可从古人于地下,也不与小人同存于混浊的世间;宁愿投身汨罗,失去生命,也决不向世俗屈服。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本能,使他始终追随良知、九死未悔。
屈原,我们的诗人,我们的祖先,我们都没料到,他的芳香里有如此刚烈,他的诗意中有如此决绝。
屈原所代表的,是先秦时代的中国人身上那如昙花般绽放的贵族气质和士大夫精神,它壮丽地超脱于世俗之上,隔着黄沙漫漫的历史,迄今仍散发着冰凉彻骨、又难以言传的高傲。
屈原,今天我们纪念他的自沉,这算是对这个功利时代的反抗,还是对人格独立的渴望,是对物欲横流的自省,还是对灵魂自由的向往?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在这个欢声笑语地近乎不真实的“节日”里,我们这些埋头吃粽子、随口赞颂着爱国主义的读书人,本是没资格纪念屈原的。
编后语
今日端阳,你如何度过?
你在纪念屈原吗?又是如何纪念的呢?
欢迎在留言中摘录你所喜欢的句子,
也欢迎与我们分享你的理解和感悟。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往期精选
人物:汪曾祺与“中国最后的士大夫”|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秦玥飞的选择|乌里之死|祭林昭|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阶层固化|“极致”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体验|如何回答段子手1|如何回答段子手2 |如何回答段子手3|相貌危机|雍园记(全)|江苏发展什么|庆典无言|“作女”|你的“人设”错了吗
音频:一诚天下动|罗尔事件|青春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顾旧
责编|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