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餐界又出现网红选手——酸奶碗!
长沙、贵阳、武汉、洛阳、天津……各地都在卷“xx首家酸奶碗”,并且都打出了“全程手工制作”的卖点,一些茶饮、酸奶连锁品牌也纷纷入局。
酸奶碗是个好生意吗?
继去年的“白人饭”之后,健康餐界又迎来一位新的网红选手——酸奶碗!
日前,小红书上,
#酸奶碗#话题浏览量已经达到4.8亿次。
某短视频平台上,制作一碗花样百出的酸奶碗,视频播放量轻松过万。
#酸奶碗到底啥味#、#酸奶碗摆摊#等话题也登上了热榜,有近千万人在看。
更重要的是,酸奶碗不仅成了热议话题
。
创业的风,
也吹了过来。
长沙、贵阳、武汉、洛阳、天津……
各地都在卷“xx首家酸奶碗”,并都打出了“全程手工制作”的卖点。
这些店有的是新创业,主打酸奶碗;有的原本是做轻食、茶饮、水果店的,将酸奶碗作为新品推出。
一些茶饮、酸奶连锁品牌也纷纷入局酸奶碗
,如王子森林·现酿酸奶推出“蓝莓香蕉酸奶碗”,一月不到成了门店销量第一的
爆
款
。门店还表示,接下来将上线“无糖酸奶基底”。
一时间,
酸奶碗俨然成了“竹筒奶茶”、“罐罐烤奶”、“米其林烤红薯”后,又一大网红小吃顶流。
酸奶碗跟普通酸奶相比,有很大不同,
算是一个细分领域,
其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过滤。
先将优质天然酸奶或希腊酸奶用纱布裹住,在冰箱静置一段时间,滤掉酸奶中的大部分乳清,过滤后的酸奶口感会变得厚重,且酸度更低。然后再往里面加入水果、坚果和蜂蜜等,根据营养、口感和美观度进行搭配。
如今,社交媒体上已经衍生了不少酸奶碗的创新玩法,尤其在外观上,更是卷得天花乱坠。
酸奶碗的概念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在国外社交平台,它是许多网红达人维持身材的健康餐。来到国内,低卡健康的酸奶碗,正好拿捏住了主打健康和精致生活的中产群体。
实际上,对于
酸奶碗的“品类尝试”,
早几年前就已出现,但彼时常被部分消费者诟病,口感不好,“吃一口能噎得脖子伸出二里地”“像吃水泥”。
此次在国内翻红,不仅与去年出圈的“白人饭”有关系,更是“健康风潮”的外在加持
。
生冷、寡淡,但看着干净吃着简单,尤其迎合了靠低糖减脂控卡的饮食风潮。
酸奶碗作为白人饭的“姐妹产品”,更多了一个足够好看的优点,以其色彩丰富、精致摆盘的外观,吸引消费者拍照打卡。
总归来说,吃的是一份仪式感,是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酸奶碗热度的上升,以及越来越多餐饮品牌、餐饮创业者盯上了这个苗头,有的酸奶碗已经卖到将近60元,连制作酸奶碗的原料“希腊酸奶”也跟着水涨船高。
而争议也随之出现:60元天价贝果、300元天价吐司,现在又来60元酸奶碗,这是新的“智商税”吗?
小红书上,一位在武汉做酸奶碗创业的博主,询问网友定价40元是否合理。这条帖子吸引了将近4000条评论,大多数网友都表示,贵得离谱了。
“日常当正餐吃40元算贵的,而且打工人光吃这个不可能有脑力去工作。”
尽管不少餐饮人把目光盯向了酸奶碗,但细看行业发展及现状,事实上“白人饭”的热度,已经开始回落。
一个主要原因是并不适合中国胃,正如网友所说的,“仅仅是维持生命体征”。实际上,不少人在跟风尝试过“白人饭”之后,最后还是弃之投入麻辣烫、火锅、拌饭等的怀抱去了。
在餐饮品类极其丰富的国内餐饮环境中,酸奶碗的走红,能维持多久?而跟风创业的餐饮人,是否又会如跟风“摆摊网红小吃”般,没多久就宣布创业失败?
一位“酸奶碗”创业小白表示,自己看到酸奶碗的风潮后,立马买了12斤纯奶,经过48小时发酵冷萃后,做出了10份酸奶碗,在元宵节当天找了客流最大的位置售卖。
“前后折腾好几天,一下午只卖出1份,自己还冻感冒了。创业失败!”
而如果专门为酸奶碗开出一家门店,则需要更复杂的原料备货,在储存和运输上也不一定容易。
另外,除了好看,有着口感硬伤的酸奶碗,如何能够提高产品的复购,也是一个问题。
所以,对于不少新茶饮店、轻食店来说,目前酸奶碗只是个丰富sku的引流产品,
主要流行于都市白领、健身一族等群体中,其热度主要是靠其精致丰富的外观,符合互联网的传播规律,收获了一波波流量。
但实际上,消费者对其的需求到底有多大,还需要一些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