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2P
不断爆雷,股市阴跌不止。
在一片阴郁的气氛中,从
7
月
18
日到
7
月
19
日,一天多的时间里冒出了
多个
利好。其中央行的动作最大,将产生的影响也将最大。
利好一:央行支持商业银行增配“较低信用评级的债券”。
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今天报道:
对于信用债投资,央行窗口指导显示,对
AA+
及以上评级按
1:1
比例给予
MLF
,
AA+
以下评级按
1:2
给予
MLF
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所谓“信用债”,就是政府之外主体发行的债券,主要是企业发行的债券。
所谓“
MLF
”,中文名称是“中期借贷便利”,是央行向商业银行释放流动性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讲,商业银行把一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主要是各种债券)抵押给央行,获得利率较低的融资。
根据21世纪的报道,假如一家银行购买了1亿元的
AA+级信用债,就同样可以获得1亿元的央行低利率融资(MLF)。如果购买了1亿元的AA级信用债,则可以获得5000万元的MLF融资。
早在今年
6
月
1
日,央行就宣布:适当扩大中期借贷便利(
MLF
)担保品范围。新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范围的有三类:不低于
AA
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
,
AA+
、
AA
级公司信用类债券
,优质的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
这次央行的新举措,是在
6
月
1
日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银行购买较低评级的企业债券。
这相当于央行间接印钞给企业,而且是给债券信用评级不高的企业!
去年以来,由于金融去杠杆的影响,较低评级的企业债很难发行,即便发行了也成交量极少,流动性极差。这样以来,等于断了相当一批企业的直接融资通道(发股票就更难)。
刚刚公布的
6
月金融数据显示,虽然正规渠道的人民币贷款增长不错,但表外融资大幅下降,所以上半年社会融资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比上年同期少
2.03
万亿元)。
而这,正是
6
月广义货币
M2
增速创下历史新低的原因。为什么央行在降准,在强调流动性的“合理宽裕”,而
M2
同比增速不断走低?
主要原因是金融去杠杆,把整个社会的预期改变了。这个时候,需要“拯救信用”,让大家敢于借出去钱。
央行鼓励商业银行购买较低等级的企业债券,给开小灶(给予
MLF
资金),就是向缓解企业的融资困境,拉动经济增长。央行认为,这种定向的、间接的印钞给企业(让企业债券可以发出去),可以避免增量资金流入楼市,让调控更精准。
如果说上一轮印钞,相当一部分是通过
PSL+
货币棚改,给了三四线城市楼市;现在试图间接印钞给企业。
利好二:定向降息
7
月
17
日上午,中国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带队到中国银行总行,召开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座谈会”。这次会议有以下两点提法值得高度关注:
1
、积极推动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前期制定的有关计划和工作方案。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逐步降低对抵押担保和外部评估的依赖,从源头上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费用负担。
2
、积极帮扶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要分类施策,
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谋求双赢,坚决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第一条明确提出了“定向降息”,此前央行也提出过;第二条则是要求银行避免“雨天收伞”。
“雨天收伞”是西方国家银行的惯常做法,这会加剧金融周期、经济周期的波动,是金融危机、“明
SJ
时刻”产生的根源。
在中国,由于各大银行多是国有控股,所以有能力避免“雨天收伞”。
利好三:人民日报的重要暗示
上图是
7
月
19
日人民日报的头版,红框里是一篇年中经济的述评。文章最后说:
在确保重点支出的同时,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也在有序推进。全国开展了
PPP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
4
月底,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近
1700
个,涉及投资额
1.8
万亿元;需要整改项目
2000
多个,涉及投资额
3.1
万亿元,
PPP
泛化滥用现象被及时纠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
PPP
泛化滥用现象被及时纠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这是财政政策即将开始发力的信号吗?
此外,今天财政部国库司总会计师王建勋公开表示,正在着力研究商业银行资金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这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中国债券市场被分割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后者规模偏小,没有对银行开放。
银行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有利于提高流动性、市场承载能力。跟上面说的“利好一”,其实是一个系列的。
总之,“央妈”在全力呵护经济。定向印钞给企业,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都是试图避免全面放水,定点向实体经济释放利好。
至于“财爸”,相信在下半年会有更大力度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
欢迎加入刘晓博的知识星球,参与互动!
如果你在买房中遇到难题,可以加入刘晓博在第三方APP“知识星球”上开设的栏目“刘晓博说楼市”,通过
支付年费
(每年1599元)
的方式,获得更详细的咨询服务。
“知识星球”原名“小密圈”,是一个知识交易的APP平台,是内容创作者连接铁杆粉丝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