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建自我课堂
精致阅读、优雅生活——在这里,生活可以很有趣,格调可以很丰富,理想可以很肆意,阅读可以很小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向婆婆的食物囤积癖开战,我拯救了冰箱和生活 ·  10 小时前  
新周刊  ·  有大佬在金价暴涨前卖掉金矿 ·  11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过去一年,到底谁靠副业搞到钱了?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穆蒂大师是黄金时代的硕果仅存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建自我课堂

会“听”话的人,工作效率高3倍

重建自我课堂  · 公众号  · 杂志  · 2018-07-09 19:50

正文


工作生活中都要求我们要会说话,办事儿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比会说更重要的是要听懂别人的话。 因为弄清需求,才能找到方案。

前段时间,公司来了个新人。

这孩子一看就憨厚、实在,还有一个特别有态度的习惯,当听到别人给他的指令时,他比较习惯于说“我知道了”,“我懂了”等积极回应的话,表面上让人觉得很靠谱,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很多次从结果呈现上,你就会发现,他并没有真懂。但他仍然保持着那种特别有行动意愿的态度,也许这是很多新人的通病:

因为太希望能够把握住每一次机会,给领导留下好印象,而忽略了半懂不懂时该有的确认。


有一次,他做活动PPT放映的角色,提前让我给他传了PPT,活动开始前问我:到底放我的还是放另外一个老师的?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确认的问题,直接给他回应:自然是到哪个老师讲就放哪个老师的啊。

我刚说完,马上就收到了他的回复“我知道了”。


我很纳闷他为什么会问一个如此低级的问题?出于在职场上的敏感性,我认为他不一定真的“知道了”,因为我都不知道他问我的意思是不是我理解的那样,于是我再次追问他为什么要问这样一个没有必要问的问题?是不是有另外的意思?


最后才了解到,他问的真实意思是:PPT中用我提的logo,还是改用主办方老师常用的logo。

天哪,他的问话中少了多少信息?我真不敢相信若我没跟他确认,他又会有什么自以为是的举动。因为在我给他一句毫不对路的回答时,他竟敢说他“知道了”,我真不敢想象他“知道了”什么。

怎样才算听懂对方


就是你要听懂对方语言背后的东西。中国人经常说:锣鼓听声,说话听音。 想要听懂别人说话的真实意思,有三招:问结论,问事实,问逻辑。

一个人说话,从完整的角度来说,一般由事实和结论两部分组成。

事实好理解,结论往往会包括看法、感受、理念、真实意思等结论方式,而事实与结论之间,往往是有逻辑的。 人在表达的时候,总会有一些省略。

问结论: 若对方只说了事实,你不明白对方真正想表达什么意思,就要询问请教结论:“您的意思是?”以了解对方的真实意思。不理解时,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地理解对方的意思。

问事实: 若对方只说了结论,你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比如你见同事发牢骚:“我真的干不下去了!” 也不要自以为是地认为对方是不是压力太大,而应该关心地问上一句:“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也许听对方一说,才知道原来家里人逼婚让他情绪很烦而已。

问逻辑: 若对方事实和结论都有表达,但站在你的逻辑上,仍觉得不好理解对方为什么会因为这种事有这种看法,你就要继续请教:“即使事实就是如此,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通过这种问法,你要么会了解到更多的事实,要么会更深刻地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立场。

听懂对方话中的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用来描绘具体事实的那些字眼,透过这些字词表达出来的信息,能显示出对方的兴趣和情绪。关键词不仅透露了对方的喜好,还能看出对方对你的信任程度。

也就是说,把握好聊天中的关键词,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谈话的重点。只要在你的回应中,表述你对关键词的态度和看法,对方就会觉得你是在认真地听他说话,那么对方也就会重视你说话的内容,于是良好的交流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另外,不同的关键词又代表着不同的话题和基本态度,这些话题和基本态度又可以反映出你和对方交谈的亲密程度。

注意对方说话时的语气、表情


是不是抓住关键词,你就能完全把握住谈话的内容了呢?当然不是!

语言表达的意思一部分是由词语本身表示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还有语气、语调.同样的一句话,如果语气不同,表达出来的往往是截然相反的意思,还要根据语气理解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题外话,找个能听懂你说话的人做朋友

许知远《十三邀》采访罗振宇时,罗振宇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就觉得许知远,是强压一股怒气,就是我说的很多东西他都不同意。

节目组问罗振宇:他(许知远)是一个好的对手吗?

罗振宇回答道: 非常好,在许知远的对面,你会觉得自己有说话的欲望,因为你知道他同意还是不同意,他听的懂。


人是有倾诉欲望的物种。

但倾诉时,我们都会在彼此闲聊中试探对方。看看我说的话是否需要给你解释,再往下看是否可以对你敞开那个封闭已久心。

好多销售员之所以做的艰难,原因就在于 没有听懂客户说的“话”,他们根本不知道客户想要的是什么。 大家都以为销售高手的标志是能言善道,但其实,听懂客户的话才是他们的必杀技。


怎样?你能听懂你最亲爱的客户说的话吗?


“我觉得你们这个产品挺不错的,我们考虑考虑。”

“不是不需要你们的产品,但最近确实很忙,过一段时间再联系确认吧。”

“不好意思啊,今年预算已经花完了,只好明年再说啦!”

……


身为销售的你对于这类场景是不是感同身受?你听懂客户的“话外音”了吗?听懂了的销冠们,之后要如何破解呢?


Mr.H倾尽20年销售经验,为大家准备了特别特别特别干货的销售方法论: 《销售中8大常见陷阱及破解之道》带你一步步绕过客户服务中的“陷阱”↓


真实学员反馈

今日互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