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工泮湖新青年
凝聚青年,服务大局,从严治团,当好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2 天前  
企业专利观察  ·  说明书修改超范围,专利局认定专利继续维持有效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夕阳,白鹤,和鹳雀楼 ·  2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字节跳动低调入局音乐授权,又一个千亿市场? ·  4 天前  
连云港市场监管  ·  连云港在全省率先出台《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指南》 ... ·  3 天前  
连云港市场监管  ·  连云港在全省率先出台《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指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工泮湖新青年

泮湖讲堂 | 国家级非遗“传统戏法”走进天工

天工泮湖新青年  · 公众号  ·  · 2019-11-02 12:44

正文


泮湖讲堂

“我的戏法人生”

肖桂森

《戏法》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杂技协会会员

中国魔术艺委会委员

天津市杂技协会顾问

天津市魔术艺术委员会主任

河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山东济南大学兼职教授

天津市杂技团戏法演员

魔术的“ 是什么意思,上边一个“麻”,下边一个“鬼”,上边给你“ 麻痹 ”了,底下给你“ 捣鬼 ”。

戏法 又是什么意思,要我说就是 游戏制法 ,我跟你聊天做游戏,就把戏法变了,也把观众给逗乐,所以嘛,要想学好戏法,相声杂技也要学好”,一位随行老先生说道。












演员采访


肖桂森先生


我从小喜欢文艺,有一次看我师傅表演,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就像现在年轻人看的那些演唱会一样,对我很有启发,是一种心灵上的刺激,真心觉得好,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立志学习戏法。在我从事戏法学习这么多年来,遇到的阻碍其实特别多,因为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有的时候表演活动会和工作冲突,但是我始终是把戏法的传承放到第一位的。知道戏法的人本身就不多,加上戏法属于国粹,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应当尽力去传承,去发扬下去。

我们国家对戏法的重视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和其它非遗文化比起来,戏法的发展前途我很担忧。去年一年我出演了两百多场活动,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道它的人还很少,了解它的人更是少,所以宣传一直在路上,我们不会停止,至少让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有这门艺术。




演员采访



工作室负责人

吕庆武老师









我们在各个地方的演出除了一些高校之外还会去一些社区进行演出,观众们对我们的戏法节目也是拍手叫好,有些人会来看两遍甚至三遍。相较于西方魔术,我们的戏法讲究一个实在。魔术只要给你道具并且交给你手法和原理,很多人经过简单的练习都可以变魔术,但是戏法不同,这是实实在在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来支撑的,是需要时间去积淀的,并不是任何一个人轻易就可以做到的。事实上,西方魔术最初是由我们中国戏法传出去后演变而来的。









演员采访



臧云龙老师

我和肖老先生在同一个非遗传承团队工作。在我看来,他是一个非常具有经验的而且非常具有艺术风范的一个老艺术家。但表演戏法不是他此行的目的,他此行的目的是将他所掌握的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和传承下来,传承给我这辈年轻演员的同时也普及给像大家这种年轻的学子,让大家认识我们国家现在有这样一门艺术,让大家意识到戏法是我们的国宝但它可能濒临失传,提高重视度。

肖老先生对青年的期望很简单。首先,戏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同时也是青年人的,他需要把这种精神给表现出来。你说他希望每个人都成为戏法演员或者魔术演员吗,并不是,他只是希望青年人知道我们国家有一种这样的艺术,同时要把这种艺术告诉周围的人。









演员采访


宋子阳老师

我学习戏法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遇到了肖老师,当时是在杨柳青的一次非遗的活动现场,外面下着雨,我一直淋雨看完了整场活动,是真的特别喜欢,特别吸引我,很巧的是,我家里面正好有人认识肖老师,就帮我引荐了一下,然后我就一直学到了现在。平时我也是和肖老师一起出席活动,特别是这种非遗的活动,我觉得意义很重大,所以我也会经常推掉商演,来参加非遗的活动,因为对于我来讲,没有什么是比推广戏法更有意义的了。


精彩表演


观众说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周英杰

中国戏曲与西方魔术相比是有很大区别的,不管是形式还是内涵等等方面,在平时我对中国戏法和魔术平时也比较感兴趣,这次通过抢票来到会场观看肖老先生的表演很激动,对现场的表演也很期待。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入的了解中国戏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