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17“更好的明年”年终盛典
仅剩6天!
4000席现场门票售卖现已开放,
欢迎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扫码抢票!
12月20日,让我们一起
携手顶级财经大咖,
回首2017,盘点重大经济事件;
展望2018,把脉未来商业趋势。
文|貌貌狼 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ID:cjlydaily)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如今,区位优良的城市先富起来了,城市群的整体发展也应当有所突破。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造就了无数城市建设的奇迹,其中两个区域最为抢眼,一个是深圳,另一个是上海浦东,这是两个由政策推动发展起来的经济区域。
在深圳特区建立之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渔村,上海也流传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说法,现在想想真是不可思议。
但在人类历史上,更多的城市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比如纽约,它在荷兰人殖民时期被称作新阿姆斯特丹——就好像是他们的另一个首都。英国殖民时期才被称为“NewYork(新约克)”,这是一个从殖民时代就光彩照人的城市。旧金山城市群的发展是因为淘金热,东京曾经就是德川幕府的所在地。
世界上三大湾区的核心城市都有悠久的传统。
但为什么是这些城市发展成了大城市?这种选择是偶然的吗?周边小城市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特大城市吗?它们的机会又在哪呢?
在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城市能够凭借优异的区位因素,先发展起来,人口逐渐聚集在这里,形成了最早的核心城市。
区域城市发展有先有后,不同等级的城市承担着不同等级的功能,相互配合,这是发展的规律。
在生产上,周围的乡村为城市提供丰富的食物,以及轻工业生产所需要的众多原材料,当然还有丰富的劳动力。中等城市则主要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小城市又承接中等城市的产业转移。
理论上,城市等级越靠后,城市的产业越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但相应的,它的低成本,使它可以凭借集约化管理实现很高的经济效益。
那么中心城市是如何为其它城市和地区服务的呢?
比如一个生活在乡村的人如果生病,他应当去当地的门诊问诊,对病情做一个初步诊断。基层门诊承担了最基本的医疗功能,数量最多,享受这一等级服务的患者数量也最为庞大。如果基础医疗服务满足不了病人的要求,就要到一般城市的医院去就诊,如果这些医院还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则要转诊到核心城市的大医院去。
资源依照城市等级配置,人的需求也依照城市等级层层传导。
这种分层是如何实现的呢?很简单,只要依靠市场就可以。
大城市的大医院医疗费用比较高,我们就尽可能少去或者不去;门诊看病便宜,小灾小难就不必跑去大医院。
按照这个理论,看病者尽可能少花钱,而严重的疾病能及时得到治疗,这是城市资源配置的最理想方案。
中心城市的许多资源开始逐渐覆盖周边城市和地区。
德国
城市地理学家
克里斯塔勒
(
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Lösch)分别于1933年和1940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按照这一理论,
城市群会最终发展成为,像蜂巢一样的“六边形嵌套模式”,各个大城市居于正中心,它们的功能呈六边形覆盖周边地区。
当然这是一个颇具理想化的模型,很多时候,市场的调节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服务方面,还是举医疗的例子。健康问题比较专业,它的影响反馈的周期又很长,这是一种典型的信息不对等。
有的人一有头疼脑热就去大医院,因为他不知道这些症状的背后代表着什么。
劳动者作为生产环节的关键一环,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劳动者数量本来应该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自发的调节,
但由于某种制度的或是心态上的原因,城市的劳动力资源也存在错配。
理想状态下的这种主从互助结构,往往变成了核心城市“一家独大”:
它吸纳了周边地区绝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吸取了周边城乡绝大部分资源,自身产业无所不包,或者将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转移到周边城市。
由于区域生产力差异,这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更加明显。
市场机制变得粘稠有很多原因,最为主要的是经济发展的外部性和信息的不对等。
所谓外部性,就是进行经济活动时带来的额外的影响,有利影响成为外部效应,不利影响称为外部成本。
环境问题就是典型的外部成本,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急切需要改变经济处境的人往往对此视而不见,这是十分错误的,这种外部成本不仅有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任其滋长,还会波及经济发展本身。
其次是信息的不对称,就好像患者很难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这种信息缺失会形成恐慌,人口流动也是如此。
而且,外部成本的影响(我们往往将它们归纳为“没有远见”)很多情况下也是由于信息公开不到位造成的。
如果人们真的见到了像电影《后天》里面所发生的景象,也许更多人会重拾对环境保护的紧迫感。
不妨思考一下,在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当中,政府应当起到什么样的职责?也许不仅仅在于给予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多么优惠的政策,不仅仅在于如何运用好金融工具,不仅仅在于制定完善的法律条文,更在于如何形成一个信息对称的市场。
在未来的市场大潮下,政府应当做最高效准确的公益性信息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