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霸座男”孙某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孙某第三次成为热搜的主角,无一例外的是,每次都是以小丑的形式登台。
善良的民众天真的以为,曝光了这些没有社会公德的人,他们能有所警醒、收敛。只不过悔过是暂时的,在全国网民的声讨之下,铁路部门设置其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乘车的压力下,不得以向全国人民道歉。
事后孙某发现,自己竟然因为“霸座”成了“网红”,不禁为自己的霸座行为自鸣得意。厚脸无耻的拍了一个朋友推着坐在活动办公椅上的视频,俨然坐在轮椅上,算是践行在高铁上说过要坐“轮椅”的话。同时,孙某还不忘关注时下的热点,调侃龙哥和滴滴。
这一波视频操作,让“高铁霸座男”第二次登上热搜,又引来了不少的关注。“霸座男”尝到了关注、流量的甜头,并迅速在头条和微博进行实名认证,在签名上恬不知耻的标明“高铁霸座男当事人”,可谓无耻到了极点。
可气的是,头条和微博居然给了孙某加“V”认证,民众舆论一片哗然。在舆论压力下,头条迅速下撤了孙某的加“V”标志,而微博解释前台加“V”只是实名认证,以防假冒,让网友大开眼界。截至目前,微博仍未撤销孙某的加“V”认证。毫无疑问,再次登上热搜了孙某,又赚了一波流量关注。
人民日报针对给“高铁霸座男”加“V”的行为发文声讨。
“高铁霸座男”的行为无疑是可耻的,但其不是第一个为流量博出位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些丧失了基本的羞耻心,为追求流量不择手段的行为,不禁让我们思考。唯流量经济下的弊端、该如何规避这些错误的追流量行为。
“高铁霸座男”事件,绝非孤例,8月份发生两起用户为拍摄搏击眼球的视频,破坏丹霞地貌,昆山街头事件中发布虚假消息吸粉的微博用户李某。还有此前的二更食堂及未成年人早恋怀孕的视频等。
5月份,滴滴顺丰车空姐事件中,二更食堂为追这一热点,极尽煽情描写,大有赶超小说的趋势,虽然没有触犯微信的预警机制,但在广大网友的曝光下,二更食堂的CEO、创始人不得不进行道歉,最终账号被封停,运营团队也随之解散。
近期的昆山街头事件中,骑车人身份曝光,网友得知其家人患病住院,广东恩平的一李某涛的网友在微博上以“李嘉臣”的名义,发布虚假消息,谎称捐款30万给骑车人于海明的家属,吸引来36万多粉丝的关注和称赞。
后经网友求证,于海明家属表示并未接受相关捐款。最后,微博封禁了李某涛的账号,同时,李某涛被广东恩平警方拘留10日。
此前未成年人早恋、怀孕等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占有一席之地,一时间未成年人争相模仿。如果不是广大网友强烈反对和呼吁,相关视频也很难及时下架。
未成年人心智很不成熟,对事情的好坏判断上不强,难免被不良文化带歪。
前段时间,抖音上流传着一个对着屏幕哭泣的下女孩,下方文字写着:“妈妈被车撞死了,去医院晚了”,且小女孩还求人点赞。孩子的做法让人瞠目结舌,心痛不已,背后的平台对内容审核的不到位,更让广大网友忧心忡忡。后抖音平台下线了相关视频,只是受视频影响的孩子们的价值观能够及时纠正。
流量经济下,有些人想赚流量的钱,想博流量的关注,可谓是疯狂到了极致,毫不顾忌法律规范和道德约束。
有用户直播做网约车的接客过程,在乘客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偷拍乘客,并且,视频上方观看者污秽不堪的言语霸满屏幕。
后在网友的曝光下,相关直播号才被封禁,几大直播平台发了不痛不痒的声明。
流量经济时代,流量的魔力,让人无法自拔、情不自禁。但流量是把双刃剑,既能为正向的事带来曝光,也有可能被人借用做坏事。避免不必要的尴尬,首先需要人们放下唯流量论的观念,并且需要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努力。
一味的指望企业和个人的自律,难免把一切问题都放到了人性上。国家层面上进行相应的制度及法律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国家应该针对当前互联网新形势下,出台更加细化的法律法规,规定有关企业和个人的相应行为,并进行一定的监管。对借助流量低俗炒作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一个有担当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走得更远。企业没有担当,就会很容易迷失在流量和欲望的漩涡中,无论此次的“高铁霸座男”加“V”事件,还是“高铁霸座男”、李嘉臣、对着镜头哭得小女孩、网约车司机等的视频,都与相关平台的纵容或内容审查不到位有关。
企业不能说有流量时,借助这些话题人物炒一波流量;出问题时,迅速划清界限,对相关个人进行惩罚,表示自己对事件的不知情。
从一开始,企业就应该把好内容的关,对于这些突破道德底线、丧失基本的道德观的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并封禁相关个人。其中尤其要注意对未成年人的指引。
作为个人,应该有基本的羞耻心、明辨是非心,不能为了流量当个跳梁小丑。负面的流量,对个人长期发展有百害无一利。
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不值得高兴和炫耀。
其实大部分人都有基本的廉耻、公德心,但也有不小心在流量的路上踩了坑。这一类人就要注意啦,对于某些负面流量,一定要谨慎追,千万别追了流量,失了初心,最后两手空空。
值得庆幸的是,就在两天前,爱奇艺宣布下架前台播放量呈现,让我们看到了和唯流量论不一样的声音,虽然,前路艰难,但爱奇艺的尝试,带给我们一个新的尝试。
不知道以后微信、抖音、快手、虎牙等平台是否也会在拒绝唯流量论的路上做出什么样的努力?
纵然目前有类似“高铁霸座男”为流量不惜扮丑的行为,但相信通过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的努力,这种唯流量论的操作成本越来越大,行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本文使用
i排版(iPaiban.com)
编辑器排版。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