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格隆汇
格隆汇旗下公众号。分享和探讨港股、美国中概股以及少量估值确有吸引力之A股的投资线索、投资机会与投资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A股收评:沪指高开低走跌0.65%,Deep ...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赵初一007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格隆汇

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合并后,是转场还是坚守?

格隆汇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12 20:43

正文


幸福的来临总是如此地让人猝不及防,或者说,许多好东西是需要考验需要等待的。例如最近的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的合并(希望你买的是中材股份),既然事情已经米已成炊,是否还有必要写篇文章讨论?答案是有的。


宏观来看,现在可以确定的是,下半年,国企混改是明确要加速的,对于中国建材,是否还有投资机会,是转场还是坚守,这是个问题。而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有两个:


1、短期来看,中国建材以发新股换股的方式吸收合并中材股份,其间是否还有套利的机会?


2、中长期来看,新中国建材,资产发生大变动,这个股票的估值未来的投资逻辑大概率是会发生变化的,这里面有什么机会?


一、


中国建材(3323.HK)与中材股份(1893.HK)的重组,早有预期。中国建材集团是唯一一家集发展混合所有制试点、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和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于一身的央企,作为一个重点试点而存在,他们的重组市场是信心十足的。唯一不足的,是其推进的节奏难以把握。


2016年8月,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实施重组,组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材无偿划转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17年3月8日,完成工商登记,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由之前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由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持100%股权的法人独资公司。


过后的半年消息全无。直至9月8日晚间,中建材旗下两家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建材(03323.HK)、中材股份(1893.HK)发布联合公告,两公司当日签订合并协议,由中国建材吸收合并中材股份。交易完成后,中材股份H股将从港交所退市。



根据公告,每1股中材股份股票可换取0.85股中国建材股份,即中国建材将发行30.36亿股股份,分别为9.895亿股中国建材H股及20.46亿股中国建材非上市股。交易后,中国建材股份数将达到84.35亿股,其中38.69亿股为H股,占总股本的45.87%,45.66亿股为非上市股,占总股本的54.13%。


按照中国建材9月8日收盘价为5.02港元/股,中材股份最新收盘价为3.58港元/股,以此计算,对中材股份H股股东来说,上述方案还隐含了约19.19%的溢价。



到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顺便解决, 按照今日(9月12日)股票的价格,中国建材的收盘价格是5.03港元,而中材股份的收盘价位4.13港元,按照1股换0.85股的比率,两者之间的隐含溢价仍有3.52%,那是不是就可以套利?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这样做的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太高。


1、重组的完成快则一个月,慢则两三个月,期间只有3.52%的溢价,在港股牛市的现在,这样苦等时间和机会成本太高。


2、最重要的是,由于前期预期已经充分反映,再度大涨的可能性不大。合并完成那天也不排除会有获利盘抛售的压力,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小,相对的3.77%的空间实在太小,不值得冒险。


所以,两只股票的套利逻辑现在来看个人觉得性价比是不高的,但是,在正式换股之前,或许还有机会,值得继续关注。


二、


那么既然无法改变过去,那就面对将来,新中国建材究竟是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上市公司。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合并之前,中国建材和中材股份分别是全国第一和第二的建材生产商, 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业务虽然各有所侧重,但在各主要业务都有着重合。


而中国建材股份和中材股份旗下的上市资产有:



可以看到,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建材公司,这些建材大部分又处于产能出清的过程中,两家公司业务繁杂且存在大量重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