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Sir不怎么爱看综艺节目。
尤其那些打着真人幌子的作秀。
最近,又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在国内走红,后台毒饭纷纷留言,要Sir评评。
Sir好奇看了一期,果然,还是我讨厌的样子。
嗯,说的就是你——
《中国式相亲》
啥叫
“中国式”
?
去年六月“甘道夫”伊恩·麦克莱恩来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曾专门跑去上海人民广场,体验了一把“中国式相亲”。
5英尺11英寸
年方七十七
剑桥毕业
伦敦有房
精力还行
像那些愁坏了的中国父母一样,把子女的“基本卖点”写成简历,在公园里海投、互选,先谈条件,再谈感情。
而这档《中国式
相亲
》,说白了,就是把那些你听说过的、想象中的
婚恋市场
,摆上台面。
规则特别“中国”,结婚不止是两个人的结合,是两个家庭的磨合,这话你一定听过。
所以这档节目一上来,就是未来公婆挑媳妇。
女嘉宾先自我展示,男方父母可以选择是否灭灯。男嘉宾则全程被关在密室,只有和父母通话、爆灯的权利。如果最后亮灯超过两盏,就进入女生权利反转。
一期下来,Sir只感到严重的审丑疲劳。
吃相实在太难看了
。
比如有个妈,节目还没正式开始,就提前和主持人金星打好招呼:帮我摸摸每个女嘉宾的手——因为“手脚冰凉的女孩子都是宫寒”。
见到女嘉宾登场,
直接亮明
价码。
我希望进我们家门的儿媳妇
要给我生
两到三个
的
人生目标狠明确——抱孙子,而且是复数的。
男嘉宾也是耿直到没朋友。
长相普通的,齐齐表示:那不行。
女嘉宾长得不行,可有家长看中她的实在——其他的男嘉宾像躲过一劫。
恭喜你啊,恭喜你
女嘉宾同样不是省油的灯。
被问给父母送的最珍贵礼物,一个女生回答是手表,然后还很大方地数出了价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
其他的相亲节目好歹还设计一些浪漫桥段:选心动女生、真情表白、才艺展示……《中国式相亲》倒好,自诩“
我们不玩虚的
”,毫无遮拦地晒给你看。
看完给人感觉不像相亲,像经历了一场拍卖会。
问题是,稍微留意就能发现,“不玩虚的”的《中国式相亲》,满满都是设计感。
每个人的婚恋观都被总结成口号式的金句,张口就来。
二姨:好看的脸蛋不出大米。
男嘉宾:但是丑陋的脸蛋也不出大米啊。
比起相亲,嘉宾似乎更热衷于讲段子。
有父母介绍儿子“就像正版郭富城”,男嘉宾被问为女孩做过最疯狂的事——
为女孩儿做过最疯狂的事
就是让女孩为我疯狂
还有女嘉宾最想了解的男嘉宾资料,是“身体最有魅力的部位”。
还故作一脸娇羞状,真的是来找对象的吗?
Sir不否认,很多奇葩的言论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一众嘉宾,在全国观众面前争先抢后地暴露自己的双商下线,这,让人难以理解。
真话都难开口,但有时候,
过分急切地表达内心想法,反而更像是在表演“说真话”。
这正是Sir对这些“真人秀”反胃的地方,本质上,他们无关真实,它们不过把我们从生活里道听途说的奇葩聚集一堂,放大丑态的思想与行为。
如果你看过《镜花水月》,你就会对种种相亲节目的安排嗤之以鼻。
这是一部编剧倒戈相向,背后给真人秀捅刀的美剧。
捅刀的对象是真人秀《单身汉》,美国一档相亲真人秀,IMDb评分只有
2.9
,收视率却高得吓人。
16年最新季的结局,观看人次高达924万,比今年最新一季《权力的游戏》结局还高
(890万)
。
关于《单身汉》的节目造假新闻自开播以来就从没有停过,而《镜花水月》,就是把这档《单身汉》的虚伪给扒了个精光,让你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黑幕传闻,绝不是空穴来风。
制作者正是《单身汉》的制片骨干,萨拉
(Sarah Gertrude Shapiro)
,他曾参与制作过其中九季。
编排剧情、操纵选手、人为制造戏剧性冲突
,一应俱全。
总制片人奎因
(右)
嘴毒人贱、雷厉风行,为了节目效果无所不用其极,是整个剧组的轴心骨。
她的首席大将瑞秋
(左)
心理学出身,操纵人心游刃有余,几句话就能挑起一场撕逼。
让我们记住这个剧组最基本的工作准则:
哪里有撕逼,哪里就有奖金
翻译来自大家字幕组
为了撕得精彩,工作人员常常背后助力。
首先是恶意剪辑。
节目拍摄期间,嘉宾与外界处于长期隔绝状态,而女嘉宾安娜的父亲在录制期间去世,节目组不肯放行,骗她回现场。
结果可想而知。
你说的一切都是谎言
你根本没有要送我回家的意思
你所关心的只有这个恶心丑陋的 吞噬灵魂的节目
你就应该下地狱
然后节目组把这段咆哮剪辑成撕逼现场,放进预告片,但对其丧父真相只字不提。
亚当和他的真命天女产生了特殊的情愫
却发现原来她有着黑暗的一面
在情绪失控后 她又会攻击谁
再来,不顾后果地戳嘉宾软肋,刺激情绪。
单亲妈妈玛丽曾遭受前夫无情家暴,患上了狂躁症,婚后还得靠吃药来控制自己,药物作用让玛丽看起来就像个
性冷淡
。
擦不出任何的火花,制作组能忍吗?
当然不。
在没有征得玛丽的同意下,节目组私自找来了她的前夫。
当她和高富帅刚约会完,最幸福的时候,毫无征兆地,向玛丽扔出这个手雷。
看,玛丽整张脸都瞬间扭曲,节目效果炸裂。
那,这些真人秀中的“真人”们,都是受害者吗?
也不是。
他们也很懂得配合节目效果。
比如高富帅对女嘉宾安娜求婚的场景浪漫无比,看到两人历经风雨终成眷属,电视前的少男少女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可高富帅事实的心声是:
安娜是很好 但是...爱上她?
说好的真爱呢?
最后,不管你是想秀还是被秀,奎因和瑞秋远远地坐在沙发上。看着女嘉宾疯狂地扭打在一起,心满意足地说:
这才是好节目
说白了,这些所谓“真人秀”,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做局。
回看《中国式相亲》,难道你不觉得一些桥段戏剧得过分精彩吗?
首先,男嘉宾出场,早早用rap树立自己的妈宝形象。
(我)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
没事爱去迪士尼
看看米老鼠
从小缺钙
长大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