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做为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中国聚合物网www.polymer.cn”的新锐媒体,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技  ·  湖北工大冯清华/武大陈朝吉 Prog. ... ·  17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中国青年学者一作,最新ACS Macro ... ·  22 小时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华中科技大学王锋教授《ACS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上理工王佳韵/上海交大王如竹AM: ... ·  昨天  
高分子科学前沿  ·  IF:5.0,JCR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分子科技

四川大学李旭东/易增 Chem. Eng. J.:可食用超小多酚纳米酶口服治疗酒精导致的急性胃炎

高分子科技  · 公众号  · 化学  · 2024-10-27 07:11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1 -多酚纳米酶的制备及作用示意图。


过量饮酒和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导致的胃炎,影响着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然而针对此类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还非常欠缺。目前已有一系列纳米酶被用于炎症性肠病(IBD)的口服治疗,但针对胃炎治疗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快速胃排空、苛刻的胃酸环境以及非食用成分的构成等挑战阻碍了纳米酶在这方面的实际应用。为此,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李旭东教授/易增课题组利用完全可食用成分合成了10nm以下的超小型铁-多酚纳米酶(UIPNs)。UIPNs 可迅速穿透胃黏膜,在胃内停留 12 小时以上,并在苛刻的酸性环境中保持稳定。它们表现出卓越的类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灌胃酒精1h给药1次,与奥美拉唑相比,三种铁-多酚纳米酶(姜黄素、槲皮素和漆黄素)对小鼠胃黏膜损伤的治疗作用更好,其中漆黄素 UIPNs的效果最佳。这些完全来源于食物的成分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超小型纳米酶,可确保长期安全性,并有望在各种胃肠道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图1)。


2. UIPNsTEM图像。


作者利用可食用的天然活性多酚(姜黄素、槲皮素和漆黄素)、铁离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非共价组装,成功制备出三种尺寸小于10纳米的超小纳米酶。这些纳米酶的超小尺寸不仅使难以溶解的多酚完全水,从而增强了难溶多酚的生物利用度,并且提高了它们的胃保留能力和粘液穿透性。该制备方法简单、低成本且高度可调,展示了超小型纳米酶在健康干预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图2)。


3 -多酚纳米酶的体外抗氧化、抗炎能力。


纳米酶在低浓度下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具体来说,几种铁-多酚类纳米酶通过高效清除胞内的活性氧(ROS),降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从而减轻氧化损伤。此外,在炎症环境中,铁-多酚纳米酶还能有效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特别是抑制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过程,减少促炎因子的表达,例如TNF-αIL-6等。同时,这类纳米酶有助于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抗炎状态转变,上调抗炎因子的表达,如IL-10,从而实现对炎症反应的双向调控。这一机制展现了纳米酶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开发新型抗氧化、抗炎药物提供了重要依据。(图3)。


4 漆黄素UIPNs 对小鼠酒精性胃黏膜损伤的预防保护效果。


进一步,作者通过构建小鼠的酒精性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验证了三种铁-多酚类纳米酶在预防和保护胃黏膜方面的显著功效。结果显示,与临床药物奥美拉唑相比,这些纳米酶在降低胃黏膜损伤程度上具有更优越的保护作用,特别是Fis UIPNs在预防和修复酒精诱导的胃黏膜损伤方面表现出最佳效果(图4)。这些纳米酶由天然食物成分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构建而成,确保了长期使用安全性。因此,这些基于食物来源的纳米酶在治疗和预防胃肠道疾病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研究为开发安全、有效的胃肠保护剂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以“Edible Ultrasmall Polyphenolic Nanozymes for Oral Treatment of Alcohol-Induced Acute Gastritis”为题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文章的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硕士生郑鑫,通讯作者为李旭东教授,易增副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2214)、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4NSFSC16572024NSFSC1521)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2023HXBH013)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4085814


相关进展

四川大学李旭东教授团队 ACS AMI:微环境响应型茶多酚-姜黄素颗粒稳定的多功能Pickering乳液用于感染伤口的愈合

四川大学李旭东团队:多糖对O/W Pickering emulsions稳定及凝胶化的影响系列进展

四川大学李旭东/蒋献团队 《Green Chem.》:基于茶多酚的可调色、抗氧化和紫外全波段防御的绿色防晒霜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email protected],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