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运动
1
有地位、有钱的人结婚,一定是经过很多权衡之后的结果,感情会有影响,但绝不是全部,而不是像小说里那样,一见钟情、再见私奔。
那些小说从来就不是写给这种人看的。
普通人的一见钟情,大多都是见色起意,别上头。
2
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不是加上个“请”,加上个“您”,就叫真诚请教了。
问题可以讨论的前提,是足够清晰,是双方对问题有一些共识,学生找老师请教怎么造原子弹,一定是学生在这个领域有了足够的积累,才去找老师问一些卡点问题,老师谈解决方法学生才能跟得上。
大多数人的问题就像是一个外行去找老师问怎么造原子弹,想问明白,得让老师从物理的基础概念讲起。
怎么赚钱,怎么改命,怎么选专业……这种泛泛的问题,和怎么造原子弹没什么区别。
遇见问题,多问AI,和AI多轮交流,把问题有关的基础概念补足,先让自己的问题变得清晰起来,自己有什么,自己愿意付出什么,自己想要什么,这些条件都带入进去,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
3
一个有野心的人,很难轻易满足,也正因为所图甚大,所以眼前的利益得失对他们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正面想,这是一种延迟满足,能让自己聚焦真正的问题,做出更大的事业。
反面想,这是一种想要更多的贪婪,会让自己疲于奔命,无法停下来感受世界。
区别在于,那个目标,究竟是别人给自己的,还是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
如果是自己理性头绪后的目标,那这个追求目标的过程就是在感受世界,如果是别人给自己的,那自己就是别人概念的奴隶,从来没有过“自我”这个东西。
4
要警惕那些经常拿自己讲道德说事的人,总是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就容易慷他人之慨,用别人道德的瑕疵否定别人的努力,然后PUA对方。
道德标准高没问题,但不能只说不做,不能自己三言两语把人设捧起来了,让别人去累死累活。
如果他真的在身体力行自己的道德要求,知道做成一件事的难度,就不会对别人那么苛刻。
5
和你接触过一段时间的人,很容易觉得对你熟悉,觉得了解你,然后基于这个了解对你产生一些误解。
比如,街坊邻居看着你长大,不管你什么时候回去,他们对你的了解都是基于小时候的经历,会误认为你的性格、你的爱好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就会产生很多误解。
很多人其实还没有做到去了解自己,更不要说了解别人了,看自己,看别人,大多时候都带着“偏见”。
不要轻易被别人的看法左右,那都是别人的观点,不是自己身上的事实。
6
如果一个人真正对自己的现状不满,他是不会每天在做着重复的事没有任何改变的。
人不能一边想要这种重复生活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又一边想要去经历别人多样的人生。
7
年度计划的价值,很多时候就是做年度计划那几天,用来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的。
过完那几天,计划就成了纸上的一堆符号,慢慢就被丢一边了,改年换个日期还能再提供一遍情绪价值,打几天鸡血。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人永远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去做事。
比起计划,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好脑子,一个好习惯,这是能持续去做事的本钱,基础不牢,计划太多反倒可能增加内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