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很多朋友,以前也跟我一样,因为拖延,因为妥协,没有好好去打理自己的家。
但是后来,他们都把家一步步变成了自己理想的状态。
比如有个深圳的朋友,之前因为在新加坡出差,所以她的房子,交给爸妈装修。
哦漏,她回国一看,简直惊悚!
她家的木地板,是那种酱红色的实木地板,颜色富贵得让她觉得自己每天都走在酱牛肉上!
还有那种有100多颗八心八箭南非真钻的意大利吊灯,暴发户气息迎面扑来!
她住在里面浑身难受。
去年她就把这套房卖了,重新买了一套小户型,弄成日本断舍离风格。
有大大的落地窗,家里的配色是白色加原木色。
几个房间都是榻榻米,特别干净,特别舒服。
朋友们去她家,就席地而坐,吃吃东西,看看片子,聊聊天,非常放松(这是另一个我想待上一万年的地方)。
其实家是最能看出来,你有没有好好生活的地方。
家是你有了喜欢的人,迫不及待想跟他分享的地方。
家是我们表达自我、呈现我们生活哲学的地方。
知乎网友樱花东街说,她梦想中的家,应该是这样一幅图景:
“关上门,回头就是大大的占了半个客厅的沙发,靠垫不用很高的那种,但是一定很软很软。厨房里的煲锅咕嘟咕嘟的响,锅里排骨汤的味道忽悠的飘出来带着钝钝的香气。
天就快暗下来了,星点的灯光把这个城市映在玻璃上,我放下书趿拉着拖鞋跑去拉上窗帘。
突然咔哒一声门开了,你带着一身冷气进来笑着说,我回来了。
我走过去抱住你,就像抱住了整个世界。”
如果说我今年有什么重要计划,那就是真的很想好好打理一下自己的房子,搞搞装修,换美美的家具。让我自己愿意回家,让我也愿意带朋友回家玩。
可以每周都请朋友来家里,打打火锅,吃吃我做的水煮鱼香辣蟹凉拌兔丁红烧鸡翅……
看到朋友吃我做的菜,吃得很开心,甚至为了抢一块排骨大打出手,我就觉得很幸福(这到底是什么意识形态)。
所以我最近超级迷恋一切跟家居有关的东西,看各种家具……
一遇到喜欢的沙发、柜子都反复观摩,停不下来……
哪怕写稿到半夜,都要看一会儿各种家的图片,想象之后家的样子,在美好的意淫中发出拖拉机般的微笑……
我最喜欢的,就是《老友记》里那种感觉的家,有色彩、有温度、有质感。
美克美家就是一个有品位、有质感的家居品牌。
它希望,家是梦想,每个人都可以住上自己理想中的家,而且可以把家当成一个招待朋友的有温度的地方;
它认为,家是细节,可以是围着桌子一起吃饭的热闹,也可以是一道落在书页上的阳光;可以是一处小小玄关的设计,也可以是一个从欧洲跳蚤市场淘回来的收藏品。
它觉得,家是仪式感,每一件家具,都可能代表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尊重——这就是“家节”,也就是家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