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23年进口的石油原油数量高达5.64亿吨,同比大涨11%,领跑全球。从数量角度来看,俄罗斯是中国石油进口的第一大渠道——交易量首次突破1亿吨,接近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9%。
中俄能源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与俄罗斯的2023年双边贸易额已达到2400亿美元,超额完成两国元首在之前提出的目标,即从2018年的1000亿美元,增加到2024年的2000亿美元——超标了400亿美元。
今年,中俄两国贸易有望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或超过2700亿美元不是难题。这里面,中国将继续扩大对俄罗斯的汽车、机械、半导体、智能手机、电脑、船舶、运输设备等产品的出口。
而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山、铜矿石、木材、水产品、小麦、玉米、大米、大豆、食糖、油菜籽等优质商品也是我国急需的。其中的能源贸易至关重要,具有特殊的意义。
2023年我国石油产量20891.5万吨,进口56399.4万吨,剔除对外出口的142.1万吨石油,实际消耗的石油总量约为72648.8万吨。
用石油进口数量除以石油总消费量,得到的对外依赖度升至77.63%
。
请注意,中国自身的石油产量在2023年仅小幅增长2%,而石油进口数量却大涨11%,推动石油消费对外依赖度扩大至接近78%的水平。未来数年时间内,这个依赖度可能会再次突破80%。
在地缘政治不稳定的背景下,在美欧对中国贸易指指点点的背景下,在西方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思潮愈加浓烈的背景下,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稳步提升,可有效降低中国石油消费对外依赖风险。
中国石油进口格局“集中,又分散”
我国石油进口数量高居世界榜首的特征决定了“要以持续优化进口渠道为主旋律”,一方面要从友好合作伙伴那里多多购买,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进口渠道数量,哪怕是象征性地购买,目的是为了保留合作关系。
以2023年为例,海关总署公布的与我国实际产生石油交易行为的国家数量高达48个(如上图)。其中,俄罗斯、沙特、伊拉克、马来西亚、阿联酋、安曼、巴西、安哥拉、科威特、美国、卡塔尔、哥伦比亚。
以及刚果(布)、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15国是我国进口石油的主渠道,单个国家的进口量均超过我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合计占比高达95.18%,后面33国占比不到5%,集中又分散。
特别是排在最高的尼日尔、阿尔巴尼亚、奥地利、古巴、巴林,这五国在2023年向我国出口的石油合计只有561千克,不到1吨啊。其中的巴林,仅向中国出口56千克石油。
56千克(如下图),112斤石油,这还是2023年全年的进口量,能装满两辆小汽车的油箱吗?如此之低的进口量,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吧。
马来西亚、俄罗斯、伊拉克石油售价较为便宜
中国2023年石油进口数量约为5.64亿吨,进口金额为3374.94亿美元,按7.3桶折合1吨换算,单价82美元左右。我国48个进口渠道中,有9个国家的石油售价低于这个水平。
分别是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加拿大、新加坡、墨西哥、厄瓜多尔、蒙古、俄罗斯、伊拉克。
其中,新加坡、蒙古国、墨西哥的交易量较低,厄瓜多尔、加拿大、哥伦比亚的交易量算中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