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强开诊所以前,他创立了医生集团,积累了很多患者,口碑很好,所以他根本不担心获客。即使全程医疗位于商圈内,真正逛街完,走进外科诊所动手术的用户,也很少,同时也没有接入医保。
他认为,吸引病人(获客)关键的地方是,能不能把你的第一个病人服务好
。从他二十多年的行医经历来看,如果把第一个病人服务好,甚至好到超出患者预期的话,那么患者肯定会给你带来三五个病人,这个就像滚雪球一样。
加上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传播速度就更快了,并且来治病的人有些身份特殊,效果口碑好,很多人都会成为张强医生集团的义务宣传员,效果就更加明显了,这才是诊所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
因此,“我的诊所里没有市场部。”患者来源跟公立医院没有冲突,绝对禁示让公立医院、医生送病人到来。而绝大部分是那些对医疗品质要求高,不认可公立医院做法或者服务的病人。
当然公立医院服务于大部分医保的患者,也所以两方是不冲突的,是互补关系。
医生集团早期遇到的挑战是让患者如何信任一个没有医院的医生团队;第二是没有接入医保;第三是很多体制内的同行,隔着体制可能会对医生集团产生误解,从而产生反对甚至诋毁的声音。
“现在开办了线下实体诊所,挑战难度小多了。”张强说道。第一,他有线下实体机构,诊所内不做大手术,去合作医院(杭州美华和绿城医院);第二,仍旧没有医保,但是他不想接入医保,因为医保对医生定价不合理,如果拿到医保的话,有可能还是走以药养医的老路,所以这不是他希望的,也不是他离开体制的追求。
他希望打造一个新的价值体系,而且在这个体系中,医生的劳动价格也得到保障。
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不自觉的往高端技术上靠,其实他做的不是高端医疗,而是优质医疗;其三,随着多点执业的放开,越来愈多医生不甘于体制内,也越来越接受医生集团、多点执业、创业等新事物。
针对是否接入医保,张强暂时没有考虑,主要跟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在他看来,医保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患者,又要符合医保价格体系。因为它的劳动价格太低,而诊所的服务和技术和公立医院有明显差异,所以没有对接医保的计划。虽然现在做的商业保险是与医院合作,但是诊所自身本身跟商业保险的合作谈判还没有开始,问题不大。“我们已经服务了很多购买商业保险的用户,凡是用户买了合作的保险机构,均可以在我们这里直接结算。”
通过这些年医生集团的创业经历,张强发现,普通老百姓对优质医疗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如果盲目降低成本提供廉价医疗的话,那么可能会使优质医疗变成粗制医疗或者过度医疗。而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优质医疗其实是他们的普通医疗,所谓的高档医疗并不高。
随着流程的标准化,诊所的成本肯定会降下来,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应该就会享受到优质医疗了。或许,这就是十年之后的普通医疗。如果大家体验到这个过程的话,你就会觉得,看病就应该这样看,它其实是最基本的要求。看病一定能约到专家而且每个流程应该都有人告知你,而且非常顺畅,回家以后还有客服服务,二十四小时都可以联系到医生团队,那么病人就会觉得很放心,其实这只不过是基本医疗应该具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