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执识
关注史识和智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下五千年故事  ·  85年邓小平南巡途经南京,点名要见许世友:我 ... ·  3 天前  
国家人文历史  ·  这个突厥王族甘心四代做唐朝的“西域守护神” ·  4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3 天前  
龙视新闻在线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执识

他一辈子写了18首行路难,这个世道到底有多难?

执识  · 公众号  · 历史  · 2021-06-02 10:50

正文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一生写过十八首《拟行路难》。

他似乎对这个古乐府题情有独钟。叹息怀才不遇,感慨时光流逝,乃至描写征夫思妇,桃李冰霜,都拿来做了《拟行路难》的诗材。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这个诗题像是贯穿了他的整个创作历程,也为他的一生下了个简洁精确的定义。

因为鲍照的人生之路,确实过于艰难。

他自幼“家世贫贱”,偏偏又生在中国历史上最看重出身的时代。他生活在其中的刘宋王朝继承了东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风气,家庭背景几乎决定了一个读书人的前途。

而出身寒微的鲍照,偏偏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

大概没有什么能比理想与处境的巨大落差更折磨人了。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和比他略早的陶渊明不同,鲍照从不甘心在贫寒中度过一生。他知道自己有才华,有能力,值得一个更好的未来。他有梦想要去争取,有志向要去实现。他一生渴望着走到朝堂之上,在那些身居高位却不学无术的豪门贵族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

元嘉十六年,二十六岁的鲍照去见了临川王刘义庆。

刘义庆曾编《世说新语》,“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像鲍照这样的寒士如果渴望入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得到像他这样有名望的贵族的荐引。因此刘义庆门下人才济济,年轻的鲍照一时未能引起他的注意。

鲍照不愿枯等,他天性积极进取,有所期待就会主动去把握。

他准备献诗给刘义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志向。有好心人劝他:“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鲍照勃然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可闻者,岂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


他当然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但也不全是。他笔下有数千年来那些空负才能却只能碌碌终生的寒士的尊严,他不允许这尊严再受践踏。

他献上诗歌,刘义庆“奇之……甚见知赏”。

鲍照还算幸运,遇上了慧眼识珠的刘义庆,仕进的大门没有对他完全关闭。但他的出身摆在那里,在刘义庆门下几年,一直沉沦下僚,并未像他期待的那样一鸣惊人。

元嘉二十一年,刘义庆病逝,鲍照只得解职归田。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鲍照《梅花落》

他并不甘心。一次挫折没能磨灭他的雄心壮志,他还年轻,还有可以期许的未来。

传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局部
来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次年,他应衡阳王刘义季征辟,再次走进官场。

刘义季“无他经略,唯饮酒而已”,自然不会对手下的一个诗人有什么特别关照。鲍照在他幕中管理赋税,依然很不得志。元嘉二十四年,刘义季去世,鲍照又入始兴王刘浚之幕,直到元嘉二十九年。

十余年寄人篱下的经历,对鲍照来说不是什么愉快的回忆。总算在孝建元年,新登基的宋孝武帝刘骏注意到他的才能,任他为海虞令,不久被诏入京,为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

鲍照的机会似乎来了。他的官职虽然没有多大的提升,但毕竟从仰人鼻息的幕僚变成了得近天颜的京官。他显然很珍惜这个机会,对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

孝武帝之所以赏识鲍照,是因为他自己也爱好文学,并且自我感觉良好,每作文章,“自谓物莫能及”。鲍照不敢抢了皇帝的风头,“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照才尽”。

为了不把皇帝那些平平无奇的作品比下去,而故意在自己杰出的诗文里加上一些“鄙言累句”的时候,鲍照是什么样的心情?

传 杨子华 北齐校书图局部
来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他前半生热衷仕进,无非是为了让自己的才华不致埋没。而现在,为了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他不得不把他赖以晋身的才华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来,以获取皇帝的欢心。

这实在是鲍照人生中最大的讽刺。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
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鲍照《代白头吟》

大明六年,鲍照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前往荆州。两年后,孝武帝驾崩,宗室诸王为争皇位兵戎相见。泰始二年,晋安王刘子勋起兵谋反,刘子顼在荆州响应。数月后,刘子勋兵败,刘子顼也被赐死。荆州治中宋景、土人姚俭等乘势掠城,五十一岁的鲍照死于乱军之中。那是公元466年。

行路难,对鲍照来说,确实太难了。

后人评价他的诗风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也许人间的崎岖道路,本就不适合鲍照这只雄鹰。

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他能拥有一片自由翱翔的蓝天。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鲍照《拟行路难》其十七


世间 · 好物


作者:殊春(菊斋签约作者)

本文 为菊斋原创文章 欢迎个人扩散、转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往期 · 撷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