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国产Biotech公司泽生科技,股价暴跌40.89%。
次日,泽生科技股价再次暴跌50%,股价跌至3元/股。
短短两个交易日,市值直接蒸发70%,股价创下历史最低记录,成为这家已经24岁“高龄”的Biotech公司,给资本市场留下的又一桩“惨案”。
2000年,泽生科技在上海张江成立,公司由此开始了抗心衰药物
重组人纽兰格林
的研发。
必须承认,这是一条极为难走的道路,因为心肌细胞治疗心衰的靶点极少,
目前治疗心衰的传统药物基本上都是作用于血管和肾脏,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和排钠利尿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症状。
泽生科技的重组人纽兰格林的作用机制则完全不同,该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衰疾病的根本——受损的心肌细胞,通过促进心肌细胞有序排列,改善心肌结构、提高泵血效率,从而从根本上治疗轻度至中度慢性心力衰竭。
曾经有国外媒体发表评论文章,称
纽兰格林
为“中国罕见的首创新药(FIC)”,并将泽生科技列为中国少数开发新靶点药物的生物医药企业,声称关注到纽兰格林正
在布局美国等国际市场。
但是这款创新药此后的研发之路,却并不顺利。
第一次申请上市失败
2012年,在成立12年之际,完成II期临床试验之后,泽生科技第一次向药品上市发起冲击。
但是2012年的医药监管政策,并无特殊审批的具体细则,也没有基于替代终点或临床早期数据申请附条件上市的法规支持,毫无悬念地,药监局驳回了重组人纽兰格林的上市申请,并建议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第二次申请上市失败
2018年,在补充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之后,泽生科技第二次向药监局提交了重组人纽兰格林的上市申请,此次的临床支持依据是“目标亚组的死亡率降低的结果附带既往心功能改善的结果”。
在泽生科技开展的三个以全因死亡率为终点指标的独立临床试验中,最终结果并不如人意。
在前两个临床试验中,纽兰格林组和安慰剂组相比,死亡风险分别降低了37.58%和17.40%,但是未达到统计学显著(P值分别为0.164和0.49)。
更要命的是,在第三个临床试验中,纽兰格林组的死亡风险,相比安慰剂组竟然上升了32.5%。
对于第三个临床试验显示的纽兰格林组的更高死亡率的问题,泽生科技宣称是安慰剂组的问题。
泽生科技认为,安慰剂组的NYHA IV 级心衰患者,其实际的死亡率只有4.8%,远低于流行病学数据,因此影响了试验组与安慰剂组之间的死亡率差异。
简单说就是,这一届安慰剂组不行,该死的时候不配合,竟然比试验组的死亡风险还底。
对于这样的临床数据,药监局给出的结果自然是“不予上市”。
2024年11月18日,泽生科技发布公告,宣布又一次临床试验未达到预设目标。
具体来说,泽生科技正在进行的安慰剂平行对照评价注射用重组人纽兰格林(临床批件号:2010L00444)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逆转心室重构的影响的III期临床试验(ZS-01-308B,简称“308B试验”),已完成揭盲数据的统计分析,并由第三方统计机构出具了主要分析结果。
研究显示,针对该试验的主要估计指标,即35天时LVESVI与LVEDVI同时缩小超过或等于20ml/m2的应答率(达到这一标准的受试者例数在各组中所占比例),用药组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未达统计显著(P>0.05),即试验未达到预设的统计目标。
根据此前泽生科技与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的会议纪要,如果ZS-01-308B试验成功完成,泽生科技可申请
重组人纽兰格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