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继刚  ·  Claude Prompt:类比之弓 ·  昨天  
李继刚  ·  Claude Prompt:类比之弓 ·  昨天  
蓝钻故事  ·  山西爆火后,为什么劝你别随便去? ·  2 天前  
坦克的书摊儿  ·  书友们,今晚以省为战! ·  4 天前  
坦克的书摊儿  ·  书友们,今晚以省为战!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我们这样谈论逝去的爱情......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8-28 09:21

正文

本期我们的评审书目是《故事的终结》。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翻译家莉迪亚·戴维斯(Lydia Davis)。


戴维斯用精确、冷静、克制的语言描述着一种混乱,将失恋者脑中闪过的8万4千个念头巨细靡遗地呈现出来。它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某一面曾经的自己。无论是女性、男性、普通读者或最挑剔的文学评论家都将在这个故事里得到不同的解读。

 

戴维斯另一个为文学爱好者熟知的身份,是著名小说家保罗·奥斯特的前妻。她和奥斯特是少年夫妻,曾经为了文学梦一起忍饥挨饿,最后却以离婚收场。两人文风一冷一热,颇堪玩味。以短篇小说著称的戴维斯,其唯一长篇的主题是探讨旧爱与回忆,令人很难不对这段逝去的爱情浮想联翩。《故事的终结》是失恋者的自愈手册。夜深人静,不妨试试用这个故事为潮涌往复的回忆画上完整的句点。


这本书的报名空前踊跃,数百名读者竞相报名想要一睹为快,本期评审员是如何看待这本书的呢?这本书是否符合他们的期待?一起来看看吧!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故事的终结》


作者:  [美] 莉迪亚·戴维斯 

译者: 小二 

版本: 中信出版集团 |楚尘文化  2017年8月


评审员

001

高烨(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收到戴维斯的《故事的终结》时,我和书中主人翁一样刚结束一段十分短暂的交往。阅读这样一个故事,对我来说是一种慰藉,那种隐约的阵痛被手里捧着的这个对象分担了。故事中的两人相遇于一场招待酒会,终止于另一场招待酒会。相识后,两人参加过至少七次朗诵会,沿海旅行了两次,通过至少四次信,共争吵了五次。


那时,他二十二岁,还是一名学生,几乎身无分文,开着一辆噪声很大的白色轿车,常常因拖欠房租而被房东扫地出门,不得不频繁地更换住址。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作家,不管处境如何,他都不忘创作,在“我”家度过的第一个晚上就和“我”讨论他创作的小说,第二天一早,他选择用一首诗作别。他的五官看上去比较舒服,阔脸、翘鼻,连嘴唇上也长着雀斑。他有时心不在焉,忘记和“我”的约会,忘记给“我”写信的具体日期。


而“我”比他大了十二岁,在经济上能够自足,教书、翻译和写作是“我”每天的工作。“我”的记性不好,需要借助于那些写在卡片和纸上的文字来提醒自己过去发生一些事情。“我”长得不算漂亮,戴着眼镜,面孔呆板、表情僵硬,“方脸上长了四颗像星系一样分布的黑痣”,然而,这样的“我”被他在睡梦中感叹——“你太美了!”和他相处的那段日子里,“我”甚至把他写进“我”的小说,但是在向朋友朗诵这篇小说时,“我”把小说中的他去掉了,为此,他同“我”发生了争吵,这也是最后一次争吵。之后,“我”第二次独自去东部旅行,回来后,他告诉“我”一切都变了。


两个人的恋情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故事并没有终结。尽管他已经改变了与“我”相处的方式,而“我”还保持了以前的相处方式。在他离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对他的感情并没有削弱,反而更强烈了,“我”甚至比当初和他交往时更爱他了。“我”尝试挽回这段感情,甚至失去理智地去找他。故事的终结于“我”停止对他的搜寻,那已经是分手后两年的事情,“我”坐在一家书店里,面前放着一杯苦茶,“我”借助于这样一个具有仪式感的行为,宣告自己已彻底放弃这段感情。尽管“我”还会时不时地想到他,但他已经与“我”无关了。


我不完全把《故事的终结》当作一部小说来读,我还把它当作生活案例,因此,读完后我会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导致他们分手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在他离开后反而更爱他?“我”遇到很多男人,也爱过很多男人,为什么偏偏是这个男人值得“我”去书写?


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不愿结识他的朋友,不愿去他的住处,也不愿坐他的车,我常常在朋友面前冷落他、忽略他,“我”自私地认为自己不用为这段感情付出什么,应该由对方来理解“我”、包容“我”、取悦“我”,而他紧张、拘谨,常常感觉受到了伤害,并为此生气,“我”和他在一起时常常被一种巨大的沉默包围,交流起来很困难,气氛也颇为尴尬,这些都预示了这段感情的终点。小说中,戴维斯引用了丹纳的一句话,“爱就是让另一个人的幸福成为你人生的目标”,但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如何在自私与爱中寻得一个平衡?这也许是戴维斯留给读者去思考的问题。


“他离开我之后我对他怀有更多的温柔蜜意,尽管我清楚假如他回来了我的这种感情会衰弱下去。”这里似乎存在一个悖论: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的爱激发了另一个人的爱,而恰恰是爱的缺失激发了爱。他在场时,其重要性被遮蔽,而他的缺席把他的重要性交付出来。“在这样的时刻,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当我不在他身边而又想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才不会感到困惑,也不会对他有任何保留。”这与莫言的一句诗有其曲同工之妙——“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


他身上有一些特质区别于“我”所遇到的其他男人,在一段感情中,他专注、投入,而其他男人冷酷无情,挤压“我”的空间,他甚至在睡梦中都流露出温存,而其他男人只关心自己的睡眠。“如果他爱这个女人,她的每个有别于他人的部位对他来说都会变得特别珍贵,他会比这个女人自己还要珍惜它们。”在“我”不知道如何爱一个男人的时候,他知道如何爱一个女人。仅仅因为这一点,他就值得“我”去书写。


这部小说有两条相互缠绕的叙事线,这两条线的叙述者都用的是第一人称“我”:一条线是“我”对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的描述,这里戴维斯运用了元小说技巧,另一条线是所创作的小说中“我”和他的故事,在这条叙事线里戴维斯用了意识流手法。在第一条线中,“我”经常会引入另一条线中的要素,比如“海”、“火车”、“印度鼓”等,而在讲述“我”和他的故事时,又插入“我”的创作谈。这使得这两条线很自然地穿插、衔接,我们很难把这两条线剥离开来,小说和生活融合得恰到好处。


正如第一条线中的“我”所说,不作太多虚构,而采用真实故事的元素,只不过把这些元素重新排列、组合。我们也很难不把两条线上发生的故事延伸到真正的写作者戴维斯身上,尽管这么做很武断。和小说中的“我”一样,戴维斯是大学教授、法国文学翻译和小说家,也戴着眼镜,长着一张方方正正的脸。我们不难相信,她在小说中讲述的那些创作经历是她的真实经历,而她所讲述的“我”和他的故事也是她真实恋爱经历的一个翻版。也许,正因为小说中的那些元素是真实的,写作者对那些感受的刻画才会如此精准。


戴维斯所编织的故事结构也令我印象深刻。第二条线的故事结尾放在了小说的开头,后面基本上按时间顺序讲述“我”对这段恋情的回忆,在“我”和他的故事中又时不时地插入现在的“我”的一些感悟,最后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故事的终点,这样,整部小说的开头和结尾衔接起来,就像一头衔尾蛇。这其中体现出记忆的模糊性,“我”常常会记不住,或是记错,或是记忆随着情绪波动而有所变化。


小说中的时间也是模糊的,这是戴维斯一贯的风格,没有具体的日期,只有诸如“五年前”、“几天后”、“现在”、“刚才”、“六月”这样一些标记时间的词。故事中的“我”和他相识于某年十月,分手于次年二月,分手一年后,他给“我”寄来一首法文诗,作为回应,“我”把“我”和他的故事写成小说寄给他,又过了一年,“我”去他信上写的地址找他,但没有找到,后来我坐在一家书店里咽下一口苦涩的茶水,“我”和他的故事才算了结。“我”和他交往时间不过短短四个月,“我”却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放下这段感情。第二条线中“我”在三十五岁的时候用数周时间完成了小说,而第一条线中的“我”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和一位名叫文森特的人生活在一起,花了数年时间来创作的这个长篇小说。


和戴维斯的短篇小说风格一样,故事中的“我”和他没有名字,尽管第一条线中的“我”想要把“安娜”作为故事中的“我”的名字,用“汉克”作为他的名字,但是在第二条线中,“我”和他的名字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倒是其他一些次要人物,“我”的几个朋友、房东、室友和几个我认识的男人是有名字的。当然,有没有名字并不重要。戴维斯对人物的身份信息、事件发生的时间等做了简化处理,而对事件发生的场景和人物的感受则刻画得细致入微,淡化前者,聚焦后者,因为后者才具有可移植性,小说中的那些场景和感受可以移植到作为读者的我们身上,引起我们的共鸣,这种可移植性也使得小说本身超越了地域和时代的限制。


阅读评分:8.8(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沈子渝

(买新书来读的夜半,这份快乐长久不能忘记)


How Can I Ease The Pain


小间的阅览室里坐满了人。很奇怪的,在这样一个拥挤的地方,我竟然感到如此孤独。嘘——

一声轻而软弱的抽泣使我偏过了头。啊,是这个女孩子。她的一双眼睛像是比心脏还要孱弱,本身已是天真而多愁善感。好几位透明的客人从中生涩地走出,滑下面颊时因互逆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力。这力从各个角度仔细拎住客人们清澈的衣料,使它们不那么圆了。为了共同抗拒它,后离开的客人纷纷汇到这条由最初的两位拖行出的浅浅水道上,围抱住,以一种更大更奇特的模样粘住脸庞上柔软的绒毛。“Baroque!”——是的,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个词语,它像一簇小火光,照明天空的某个角落。我记得美学老师说出它时,伸出一根手指抚去了唇角的笑纹。


泪珠“啪”的滴落在她合拢的书上,《故事的终结》。那末,这也是戴维斯的泪珠么?人世间很难说没有失落的珍珠啊,我想。


我不知道现在该做什么,义务清洁工作在那几位透明客人向我跌跌撞撞走来时就已经被强制结束了。扫帚仍然握在手中,但我仅仅反复试着把地毯上花纹的花瓣扫开。这个动作看上去毫无用处,它变得越来越缓慢。在这个动作里,我找到我和戴维斯的一点相似处。节奏是慢的,一切都被拉长,然而一种自然流露的较真让人无法指摘。一旦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统统打开,谁也不敢催促它们。


如果再考虑一会儿,我会撤下“较真”这个词语,因为它一出现就带着不少中文意味。但我不希望一小块空白横亘在词与词之间,这样太过丑陋;同时,这种态度保证一篇精致的意识流故事滑脱出脆弱的诟病。多少省略和改变,多少精准和模糊,多少真实和隐喻,像是园圃里的葡萄藤逐渐茂密,逐渐覆盖过人的双脚。


非常明显的是,当她描写自己时,远比写与他在一起时更加坦诚,更加张弛有度。我知道她神情黯然时的想法,旧日的折磨迫使她的指尖都变得扭曲。奇特的时态与叙事,这些无疑都是碎片,用来砌起庭院。当他们互相对视时,两双眼睛如同两扇灯火通明的窗户,忽冷忽热,当中就隔着那庭院。我都替她难过,但这是真正的小说家的样子。


有好几次,我对翻译相当怀疑。它让这个故事更偏近于杜拉斯的气质,而非意识流,不过我承认它相当好读,这种流畅在伍尔芙的《达洛维夫人》可以体会一些。当页码不断增大时,翻动书页所要克服的压力也变大了。这种压力使人很容易淡忘故事的终结早在开篇就已明朗,当然,苦茶带来强烈的震动,这一点不能否认。它的的确确是一道终结,以致最后在哪里终止并不那么重要了。


我向来反感为爱情作什么总结。如果有人这样高谈阔论,我将马上离开。虽然大多数伟大的小说家也免不了插入一两句,但他们仍然重在描述——用各种人物和事件展示它可能的形态,这就是最好的,即使这种经验同时给小说家带去痛苦。


到这里,手中的动作彻底停下了,我僵硬得就像木偶戏中的某个猥小傀儡,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向外漏着木屑。我笃定她为二百二十一页而流泪——她们在这里取得一致的可能性最大——所以我不用认识这女孩子的感情就发现了她的品质。我有些遗憾,因为我至多是发愣,而很难再有进一步的情绪了。不能因此就说我铁石心肠,只是晚了一段时间,我接触到这篇故事。

一种倦怠无力感突然出现,夜灯的光色暗了下来。


阅读评分:8.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3

张宇(三天摸鱼,两天晒网)



 三流的爱情,一流的小说

 

莉迪亚-戴维斯唯一的长篇小说《故事的终结》可以分两部分来看,一部分是“我”与“他”的爱情本身。“我”是一位老师、翻译和作者,“他”是一个比“我”小十二岁的学生,有着“金色的直发”、“淡蓝色的眼睛、带雀斑的粉色皮肤和凸出的颧骨。”二人在一次酒会上相识,随后坠入爱河,但没过多久,亲密无间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争吵、道歉、分手、复合、再争吵……直至最终,“他”与别的女人结婚了,“我”也以一个带有仪式感的行为在自己心里终结了这段感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曾怀着八卦之心期待能从书中找到莉迪亚-戴维斯与她著名的前夫保罗-奥斯特“爱过”的蛛丝马迹,读完发现,我失败了,小说中的这段爱情太套路了,几乎可以套到所有“未成正果”的爱情上。但这个三流的爱情故事并没有影响这部小说,因为另一部分——对这段爱情的回忆以及在书写这些回忆时不断挖掘自己才是重头戏。

 

当人们向别人讲述自己过往爱情时,讲述的都是关于或近或远所发生的事情的记忆。在讲述的过程中,说话的人会有意无意地就将自己的立场和情绪放入其中,或许是把一些并不客观的个人判断当作真正发生的事实去讲述,又或许是为了赢得听者的支持而故意把自己放在一个更正确、更占上风的位置。生活中,人们谈论爱情多半是为了发泄一种情绪,自然也没人会要求说话的人像记者报道新闻事件一样客观、中立地去讲述关于爱情的记忆,所以结果就是这些被讲述的记忆可能与爱情本身相距甚远。

 

不同于被爱情撞昏头的男男女女,莉迪亚-戴维斯跳出爱情,把这些都写进了书中:

 

“我愿意记住自己行为得体的时刻,还有那些处于其他原因的让人兴奋或者有趣的事件。我不想记住自己行为乖劣的时刻,或者因为乏味而显露出的丑陋,尽管我并不在乎戏剧性的丑陋。”

 

“小说里有一些矛盾,我说他对我坦诚,又说他对我隐讳,我说他在我面前沉默不语,又说他话多,说他谦虚,又说他傲慢。说我对他很了解,又说我不懂他。我说我需要见见朋友,又说我经常独自一人。说我要快速走动,又说我经常躺在床上不想动。要么就是一切都是正确的只是发生在不同的时间,要么就是我的记忆在随着我现在的情绪而改变。”

 

“我所记忆的可能是错的。我一直在尽可能准确地讲述这个故事,但是我可能会弄错其中的某些部分,我知道自己省略了一些事情又添加了一些事情,有意或无意。”

 

爱情像一面镜子,有的人在它逝去后选择打碎它,而“我”选择通过回忆一次次回到镜子面前,看看能照出一个怎样的自己。当“我”意识到记忆可能会哄骗我的时候,我就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欺欺人的可能,如此“我”更了解自己了:

 

“如果爱一个人意味着把他放在比我重要的位置,我怎样才能做到?似乎有三种选择:放弃爱别人;不再自私;学习怎样在自私的同时爱一个人。我觉得自己掌握不了前两种,不过我可以学习如何变得不那么自私,这样至少能在一段时间内去爱人。”

 

爱情只是作者剖析“我”的一个工具或载体。作者一直在冷静地看待着“我”经历的一切,正如书中所写“我的大脑像一个戴着眼镜的小教授一样悬浮在半空中,对下方发生的事情品头论足。”这种疏离感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8.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4

王志平(喜欢读书,唯有它能拯救灵魂)



碎片的记忆,失真的印象,模糊的梦境,丝丝缕缕的惆怅。一段刻骨铭心的爱,一种痛苦又甜蜜的体验,一条走进去容易走出来很难的胡同。一团影影绰绰的迷雾,一张被风化了的老照片,一朵魅惑却已枯萎的花。以上是我看完这部小说后的一些片段的感受。

        

很奇怪的一部小说。男女主人公都没有名字,整个故事里几乎没有什么对话,就是一个女人在絮絮叨叨、琐琐碎碎地在回忆,有时前后矛盾,有时来回说一件事。总之,女主是想用大量的碎片还原她的一段爱情。但她用她的回忆来还原,结果只是一幅若隐若现的水墨。

        

在我看来,男主和女主的爱只能是一段露水的情缘,这和年龄的差异、性格的不融无关。他们的爱,是建立在废墟上的,注定是要失败的。小说中他们总是在不停地搬家,这是否也预示了男主女主那颗无处安放的心。即使同枕共眠,也找不到栖息的枝头。真是一段畸恋,也是一段孽缘。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早先读过的《追忆似水年华》和近期读过的《朗读者》,前者是意识流的写法,后者讲述也是一段畸恋。但我想说,《故事的终结》还是挺好看的,因为它出自一位女作家的手,而翻译它的却是一位男子。


评分:8.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5

蓝曼卿

(症常猫病老少女,爱疯爱浪爱自由。)


故事已经终结,回忆才刚刚开始


窃以为这是一部为女性量身定做的私语小说,与其说是意识流私语小说,更像是一部私语日记。女主人公用整整一本书的时间和纬度来回忆一份短暂已经远逝的恋情。而故事中的男主人公甚至没有一个名字,仅仅是一个[他]字代替,也正是因为深爱过,不忍用虚假的称谓来表示那个独一无二的的曾付与深情的男人,而冠之于他——唯一的曾属于她的他——所有深情独钟一人的女性都曾经历过的赤裸裸的心绪。


如果你是一名男性读者,可能觉得这是一本顶没趣的作女恋爱史,内心戏十足,矫情十足,甚至有可能翻开没看几页就弃之一旁了。毕竟没有耐心去听一个唠叨的女人喋喋不休地诉说些自以为是的爱恋。或许就像书中开端写的一样,在女主人公抵达那座属于他的城市的一家书店里,嘴里充溢着一位陌生人给自己的廉价苦涩的茶水的时候,故事就已经终结了。


然而你是一名女性读者,则故事才刚刚开始。感情在泛滥,回忆在慢慢渲染,由模糊到清晰,又由清晰到模糊,甚至有时自己都会怀疑记忆会不会在说谎,那充溢在舌尖的寡淡味道也变得丰富起来——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脾气秉性,有关他的一切一切,甚至和他无关的一切一切,都历历在目。自己的小心思、小情绪,在一丝一缕地漫延,铺陈开来,这是独属于女性的情感。所有深陷情事里的女儿家们的情态都是那般的淋漓尽致和酣畅淋漓。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女性情感剖析,这曾是每一位女性的经历。


如果你是一名写作者,定会将此书奉为圭臬。作者笔触下的生动鲜活的描写,让人叹为观止,深深地被折服、打动。这就是文字的秘密

不多赘言,快去看看吧。 


阅读评分:8.7(满分10分)



终审

意见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故事的终结》的得分为——8.6分(满分10分)。在读此书前,每一位读者都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对它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而读罢此书,他们的评价又由于期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不约而同的,《故事的终结》都让读者们看到了爱情里那些最琐碎、最细微、最心碎也最动人的瞬间。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评审团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