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证监会主席”是中国最引人瞩目的正部级岗位。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把一帮正部级干部请到主席台上,让记者随便提问,看看谁被问到的问题最多。
其实这很好理解,中国有大约
1
亿股民,他们的钱袋子跟证监会密切相关。他们或许不知道自己的省长、市长是谁,但必须知道证监会主席最近说什么了。
所以,
今天刘士余又刷屏了,而他只说了两句话。
第一句话: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对于记者“
IPO
会保持目前节奏吗”的问题,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的回应是:
“你猜得差不多”。
第二句话:今天(
3
月
7
日)上午,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地方代表团听取意见,会议上他对一家
H
股公司的
A
股上市进程表示关注,并说:
“你那不能叫‘回来’,应该叫
A+H
两地上市
,
资本市场用词不当会引起波澜。”
这两句话都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
A
股的估值。
IPO
节奏,是近期股民最关系的问题。去年
A
股虽然不死不活、走了一年的鸟笼行情,但融资却创下历史新高。但“遗憾的”是,
90%
的钱给了再融资,只有
10%
给了
IPO
。说白了就是:股市
90%
的机会给了“占过一次便宜”的企业,只有
10%
给了“第一次占便宜”的企业。这显然不公平。
从今年开始,证监会决定减少再融资、增加
IPO
。这样,可以让更多企业分享“上市红利”,对于稳增长、促进创业都是有利的。
所谓的“上市红利”,其主要部分就是行政审批带来的机会稀缺的溢价。
但问题是,再融资给市场带来的流通股是
1:1
,
IPO
至少是
1
:
4
(大盘股是
1:10
)
。也就是说,
IPO
提速之后,短期给市场带来的是新鲜血液和炒作机会,但
3
年之后效果就将显现:大量的未流通股将上市。
所以,
IPO
提速的最终结果是,中国股市从估值水平上自然而然跟
IPO
注册制对接,
A
股的估值水平将全面降低,尤其是创业板和中小板。
从现在开始,
A
股开启了“温水煮青蛙”的时代。除非是央行继续高速发钞,否则大部分股民最终肯定是亏钱,为“印股票时代”的到来买单,成为铺路石。
短期而言,股民只关心
IPO
的速度,只要不继续提速,大家就可以继续炒作。尤其是主板市场,仍然存在类似“大基建
+PPP
”、混改、国企跨行业整合、债转股、第二波去产能等政策红利。对此,刘士余等于给了一个确认。
“你那不能叫‘回来’,应该叫
A+H
两地上市
,
资本市场用词不当会引起波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仍然说的是估值问题。
我不知道这家公司是谁,但从报道来看,他们已经在香港上市,目前准备发行
A
股,成为一家“
A+H
”公司。这类公司,两边股价可以差一倍以上,甚至更多。
如果是“回来”,就意味着回购
H
股,从香港退市,回到
A
股重新发行上市。若如此,则
H
股今天必将大幅上涨,因为两边估值差距太大。
或者说,
A
股有泡沫。
这家企业在“两会”的小范围讨论中透露“回来”这种非常重要的信息,肯定是违反了信息披露规定,让与会人员成为“内幕知情人”(好在他们说错了)。
所以,证监会主席当场纠正,这是必须的。
此外,证监会今天还有“第三句话”比较引人注目: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今天在全国政协经济组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研究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
这是啥意思?防止大股东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