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译
授权转自:心智与实在
哲学园鸣谢
作者:Zat Rana
译者:王培
原文发表于QUARTZ杂志
历史上有一些最重要的成就来自于通才。
亚里士多德在事实上确立了六类哲学研究领域。开启了科学革命的伽利略既是一个工程师,也是一个物理学家。假如达芬奇的笔记能被出版的话,他作为发明家的声誉可能比他作为艺术家的声誉更隆。
甚至在过去100年中,我们也有像约翰·冯·诺依曼和赫伯特·西蒙这样在多个领域做出了突破性贡献的人才,比如,电脑科学、经济学和心理学。
当然,这并没有否定那些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专才。事实上,直到今日,这些专才的历史地位和贡献远超那些通才。
毕竟,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深入掌握某个特殊领域的知识,如此你才能最终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就此而言,通才往往很稀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而,很显然的是,每当出现像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达芬奇这样的巨人时,如果他们不能用他们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智识去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他们在具体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就很不可能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个样子了。
通才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会在他人所忽略的领域建立起联系,而且他们的优势还在于,他们有着独到的见解。
一、现实的丰富性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能建立如此之多的哲学研究细分领域和科学的早期形式,其中一个原因在于,这些领域在那个时候还处于发展初期。
它们是同一颗树干的分枝,亚里士多德非常清楚树干里蕴藏着珍宝,然后他把树干分成了不同的分枝,在每一个分枝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然而,即便如此,他所提出的问题和提供的答案直到今天仍是争论不休的。在哲学领域,他仍然是影响力极大的人物。他不仅摘下了容易摘取的果实,并且也为哲学做出了深入的探索,为哲学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榜样,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哲学范畴。现实世界需要用我们心智中的语言来加以归类,这就是为什么会产生专业领域的原因。我们先是通过感官有了一般的观察,然后再将这些观察划分为特别的领域,比如,哲学、心理学、经济学、艺术。
树干代表着现实世界,而树枝则代表了不同的学科,进而每一根树枝又成为新的树干,生发出更多该领域的细分知识。
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通才们意识到,很多知识是同根同源的,如果这一点得到了很好的理解,那么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已有知识整合进不同的领域,而不是继续在细分领域的表层探寻知识。
比如,作为一个作家,如果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大卖,我就需要掌握营销知识。
幸运的是,经过自己努力的推销,我的书卖得还不错。然而,我从来没有读过市场营销方面的书,也没花太多时间正规地学习市场营销专业,但为什么结果还不错呢?
好吧,这是因为我总是喜欢研究心理学,对我而言,市场营销不过是穿着心理学外衣的一门学问。心理学是树干,而我对这一树干了解甚多。结果便是,我能看透人们对于营销技巧的心理反应。
现实世界是很丰富的,当你的知识面越广,你就会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你越是探索不同的领域,你就越能利用这些丰富的知识。
二、高效的学习方式
通才和专才在学习方法上的一个巨大差别在于,专才发现了一个地方,然后越走越深,而通才则选择了一条巷道,让路越走越宽。
这两种方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对我而言,理想的结合方式是,在你擅长的一两个专业领域的基础之上,深入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共同本质。
尽管如此,当我们单独审视专才和通才,即便不考虑跨学科学习所能产生的创造力,通才仍具有一种学习上的优势。
学习本身是一种能力,当你在不同领域训练这种能力时,你将成为学习能力方面的专才,而这是专才的学习方式所做不到的。
你将学会如何通过持续挑战自己掌握不同学科的概念。讽刺的是,如果你先让自己具备了博学的能力,反过来它又能让你更快地学习专业领域的知识。这真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习优势啊。
它解释了为什么历史上的通才往往能够在专业领域做出贡献,尽管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极为广泛。
当今世界,弱人工智能正在取代常规的、专业化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推断,一个人能否改变自身命运,将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备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事实上,我们今天对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划分很快就会消失,而新的学科界线又会重新出现。很多学科将是跨界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专注于某一领域。
传统而言,一辈子只从事一种工作并非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将来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人们很可能会在不同领域从事不同的工作。即便不是所有人都会如此,我们也将见证越来越多的人围绕不同的项目开展工作,而这些工作需要通用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世界,通才式的学习能力才是制胜之道。
三、受益通才式学习
在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一个人的头脑不可能拥有大多数知识。我们的知识是受到我们周围文化影响的。
我们今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它不仅让知识得到了更大的普及,还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想要的知识,这让那些好奇心极强的人能有机会迫不及待地拥抱通才学习法。于是,我们将见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不同学科之间“神游”。
尽管专业化学习仍有用武之地,但在现实世界中不同领域之间的界线将逐渐变得模糊起来,那些愿意主动拥抱这种模糊性的人将从中受益。
尽管这一现象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事实正在于,它准确反映了即将到来的场景。别无它法,我们只能适应于此。
正如莱昂纳多·达·芬奇曾经对自己的提醒:
“学习艺术的科学,学习科学的艺术。锻炼你的感知力——尤其要学会观察。要意识到每样事物都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
这个世界有趣的地方正在于不同事物之间的互动,而不在于事物本身。如果我们总是通过树立边界去限制事物之间的互动,我们就会偏离对事物的理解。
没有任何事物是独立于环境而存在的,哪怕我们还是固执地坚持狭隘的学科分类,这一事实仍然不会改变。
在一个进化的世界里,能认清这一趋势的人将拥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