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搞艺术一横
“同行免入,面斥不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数码产品国补“满月” 超2671万名消费者参与 ·  9 小时前  
知识产权界  ·  年薪60-100万!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诚 ... ·  2 天前  
上海知识产权  ·  【动态】奉贤区知识产权局召开2025年度知识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搞艺术一横

此刻,我拥有了命中注定的发型

搞艺术一横  · 公众号  ·  · 2018-08-24 19:03

正文

点击上方“搞艺术一横”可以订阅我


此刻我拥有了命中注定的短发,我会格外开心么?



答案是,当然。


我当然也有过披肩长发的日子,到现在每次拍照时也会抱怨自己发型太过单一,无法让造型更具整体完成感。但是抱怨也就是挂嘴边说说而已,到了刘海戳眼睛的日子时,往理发店钻得速度比谁都快。这就足见得我对自己认知准确,一早预定好自己头发的长度只能在肩膀以上。


肩膀往下,每长过一寸都是让自己看上去更加面目模糊,缺乏辨识度。



对于长相标志的美女来说,辨识度可能无关紧要,她们的关键词在于美,所以偶尔穿错也没关系,是否拥有个人风格也不是顶重要的事,一个人由老远聘聘袅袅地走过来,就已经足够赏心悦目了。


但是“型人”不可以如此,黄伟文说“有型”一直以来都是“靓”的代糖。不甜,但有可口的幻觉。这种明白话他来讲破最合适,我们余下这些同以“有型”为奋斗目标的庸众就算想反驳也自觉没有资格,更无从下嘴。



这就像我以前聊穿衣,说自己最爱四平八稳的平底鞋,Marni的凉鞋从第一次上脚就觉得很合适,从此对这样简单带袢的凉鞋一发不可收拾,直至喜欢上Marni这个品牌,直至开始下苦功琢磨时尚世界。但是真正是什么让我从上脚的那一刻起就觉得它很适合我?当然是因为对着镜子看,惊觉自己天生短粗的小腿在这双鞋的衬托下竟然显得纤细了一点。


先有不可逆的缺陷,再去找方法补足它。但如果是生来就拥有纤细挺拔的腿部线条呢?我会不会像标准美女那样喜欢Chanel芭蕾舞鞋?Roger Vivier钻扣高跟?


有可能的。



只是因为追求千篇一律的美的那条路太狭窄,走到门口发现小短腿再怎么奋力也迈不过那道门槛,这才挥挥手说那我还是另辟蹊径好了。


而说回到剪发这件事也是同样的道理。印象中最初是被Agness Dynn的一头金色短至耳根的飞扬乱发所迷,心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女生?她穿什么都不重要,单凭发型就可以从人群中被一眼认出来。后来当时被称为Kate Moss接班人的超模突然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等到再看她一头齐耳根的黑发穿婚纱,脸上的神情是更羞涩动人了,但我心里还是觉得遗憾,像不见了一位爱豆。


Agyness Deyn妙就妙在这种羞涩气质上,发展路线是朋克女郎,是小男孩式的洒脱,其实我常常觉得她两样都够不着,反倒是女性温柔常常遮掩不住露出来,而且和一般的模特不一样的是,她对自己的“酷”也没什么信心似的,及早摆脱酷女孩的身份对她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剪多短的头发才适宜?其实这是个博弈问题,是你的下颌线、头颅形状以及精致摩登style博弈的取舍题。如果你下颌线条足够清晰,没有双下巴,颅骨也够精巧圆润,那么当然是紧紧贴住头皮的哪一款最为洒脱。此时无论你穿的是怎样简单的白T恤牛仔裤,整个人都是清爽有型的。


剪Pixie Cut的女明星实在太多了,不胜枚举,但结果却是血雨腥风,几个人能产出精灵气质啊?Emma Watson的颅骨长得格外标志,下颌线条不能更清晰,她算是成功案例

万年反例就是Jennifer Lawrence,但也不想嘲笑。谁还没当过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傻大姐啊?


讲这种话,当然是因为我试错过。去年春天看到周冬雨剪短发跑路演的造型个个完美,就指挥发型师给我剪出一摸一样的,他当然很为难地告诉我不会一摸一样,但我也没想到结果会这么糟糕。后来的几个月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出门十次有九次要戴帽子。



上一款适合我的长发是烫出了复古卷翘,像爵士年代里眼角无辜下垂腮红打出较弱无力感的女郎。这款造型的诀窍在于低层次头发要有一定厚度,这样才能烫出完整的蓬松大卷,从背后看像是人工合成了个巨大后脑勺,从前面看能收紧下巴,隐藏住我方正的下颌角。



但这个发型也是好景不长,后来几次三番想要复制这一次的成果,结局都是悻悻然。最后一次烫完简直当场要哭出来,也终于肯直面这个事实:两年后我胖了些,也老了点,再也烫不出来小女生故意扮老的俏丽感。


这也可以侧面印证一件事:复古这种东西其实是年轻人的专属,年龄稍微再大点,再蹦不动半夜三点的迪了,还走vintage style就是真的未老先衰了。



试错了其实也不要紧,有三种思路任君选择。


用发带、丝巾以及帽子拼命遮掩,大夏天时满头汗珠也要牢牢撑住,因为摘下帽子的那一刻你基本就可以转身回家了,此时发型会塌到不能看。



用发油、发蜡或者发胶把刘海往后梳起来,后脑勺以及两侧不听话的卷也拼命抹定型产品,总之是要把全部头发都贴回到头皮上。好处是可能会像“有型”这个方向靠拢;缺点是常常把握不住尺度,你自觉有型,别人看你是“油腻”,且油腻的概率十之八九。



最后一种方法是去你们当地的Instyle理发店,花大价钱找潮人发型师为你接发,当然我没试过,我劝大家不要,应该是不可挽回的另一极端。


稳住,我们先把头发留长。


留长也是为了剪出更适合你的短发,所以此前要以养殖的态度来对待你的头发,复合肥料伺候,精心饲养,全待送上断头台的那一刻。


七月份第一次剪发之前的茂盛长势


我蓄势了大半年,才遇到合拍的发型师。他能耐可贵的地方在于懂我的需求,知道什么是“立刻就好看”。


那些跟你说“新头三天丑”的发型师不可信的,如果刚精心剪吹完都不好看,三天之后你收获的也只能是无可奈何——还能怎么办呢?难道去1818黄金眼投诉吗?


第一次剪发后的第一场活动,可以看出很用力地在耳根两侧的发丝旁做了修饰,这样可以衬托得五官更为紧致,头颅形状好看


我告诉他我的问题在于:


左半边和右半边的头颅不对成,右边的更塌一些,这导致了我整个右脸上镜都不太好看;

后脑勺太平;


左半张脸的照片真的少之又少,我原先以为是左半张脸太大的缘故,后来对比才发现,其实左半边脸是更标准的尖脸,问题就出在颅骨上,头发贴住头皮就更显得长相刻薄,没有亲合力。


他补充了另一个问题是头发太直,不烫染的情况下,如果层次太低就容易显得老实巴交,与时髦无缘。而如果在头发里面藏多些层次的话,那么它会更容易有蓬松感,而我担心的头颅形状也能得到改善。


第一次剪发时发型师还比较保守,没有敢在发尾的从此上下功夫,但试探性地帮我调整了两边不对称的问题


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大家问我是在哪儿剪头发时,我都死咬着不肯说的原因。因为剪头发这件事从来不是原样copy别人就可以的。最终效果有差距,那么也并非差在长相颜值上,差更多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度,以及发型师懂不懂你的整体style。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满足的话,你们完全可以脱离厚厚的日韩造型书,彼此商量出一款你的专属发型。


我现在的思路就是每隔一个半月到两个月,找发型师修理一次层次,留住发尾,但要它尽量打薄,这样看上去才有轻盈感。


第二次发尾完全向外扩展开来了,层次分明,不需要任何烫染也能达到我追求的自然凌乱的效果


如果担心短发造型太过单一的话,那就多动用发饰帽子,招数总归是源源不断的,酒店配送的一次性梳子都可以拿来帮助添点新变化。


用辫绳不好扎,头发稀薄,不过用酒店配送的一次性梳子就不一样了,能制造出发量很多的错觉


短发的天敌是出油,出油就意味着“没型”,惨过妆容都被太阳晒出狼狈邋遢的痕迹。


所以每天出门时都要专门抽出十五分钟来洗头发,然后也不敢擦干,生怕风筒一打开好不容易蓬松起来的发丝又会重新巴住头皮。


幸运的是这个夏天用回了最具亲切感的品牌——资生堂旗下的水之密语。



水之密语可以算是国民品牌了,印象中这在屈臣氏的一排货架中,因为包装以及资生堂品牌的双重加持,一跃成为我心目中的高档洗护的先驱,以至于从高中持续使用到大学,每到澡堂开放的日子都要把水之密语大瓶三件套(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装进澡堂小塑料篮里,在澡堂里洗个混天黑天,等到再掀开更衣间厚重的棉布,被冷风一吹,很有再世为人的清爽感。


后来我一再自我消费升级,在洗护方面也尝试了太多,但用来用去,都觉得没有什么差别,而且推荐起来也是众口难调,无论是什么品牌,都会有众口难调的现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