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政管是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官方公众号,政管经世,致知明德。本公众号致力于发布学院相关资讯,展现校园生活,关注时事热点,为师生带来便利。 |
鹤处望神州
调研总结 | 2024.07.07 - 2024.07.12
夏风轻拂,雨润无声,鹤舞翩跹。
一周前,鹤处望神州调研队踏上了探寻“乡村治理‘微’创新驱动治理有效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的旅程。这一路,调研队见证了乡村在细微之处的创新与蜕变,共同绘制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
云鹤镇&六合乡
穿梭于云鹤镇的庭院村落,调研队收获了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党建引领,村民齐心,共同为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花朵。小网格,大作为,每一个细微之处都透露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智慧与力量,构建了和谐有序的乡村生活新秩序。
沉醉于六合乡的彝族乡韵,调研队感受到民族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基层矛盾纠纷调解机制。通过挖掘和保护当地特色,六合不仅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巧妙地将本地特色融入乡村治理之中。同时,有效的矛盾纠纷调解也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草海镇
金墩乡
赞叹着草海镇的碧水蓝天,调研队体会到灵活应变、因地制宜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价值。无论是银器小镇,还是母屯、彭屯等村,既守护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又因地制宜地培育出本地产业,不仅让乡村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与活力,更为乡村振兴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引领着乡村向着更加繁荣富强的未来迈进。
漫步在金墩乡的希望田野,调研队见证了基层治理新面貌。从精心构建的银河村文化空间,生动展现着乡土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深厚底蕴,到巧妙运用社交媒体平台,为乡村振兴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这些创新举措无不彰显出乡村治理模式的多样性与前瞻性,为乡村带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走在辛屯镇的产业热土上,调研队见到了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在双龙,特色产业引领乡村发展,家风文明建设带来乡村新风尚;在逢密,蚕桑产业助力乡村经济,基层治理支撑乡村振兴……良好的基层治理保障了乡村的全面发展,产业的兴旺带动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短短五日,调研队深入多个乡村治理的现场,亲眼见证了乡村治理“微”创新的无限可能:利用新媒体向世界展现乡村面貌、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发展、学习各地经验、因地制宜进行治理……如今,乡村治理模式已然更多样、更具创新型、更有成效,这些变化不仅解决了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随着夏日的余晖渐渐温柔地洒满归途,鹤处望神州调研队的脚步虽已停歇,但心中那份对乡村治理与乡村振兴的炽热情感却愈发浓烈。展望未来,鹤处望神州调研队将继续关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相信,在广大乡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治理的“微”创新将更加可感可及,也必将会不断涌现并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HEQING
2024.7.12
再见,这片希望的田野
记得,这片土地上的微光
愿红光引领,无畏前路漫漫
祝来日璀璨,星光与你同在
晚安,再见。
队长 薛森元''
薛森元
2023级
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 在《基层政权》中,张静老师曾经引用过抽象阶梯这个概念:事件的独特性在研究者的处理中是抽象阶梯状态的一个函数。由上至下,分析事件的属性趋于复杂,具体和独特。
或许基层治理研究的魅力可能就在于此,从国家治理最微小的单元出发,甚至将触角延伸到参与其中的个体,所力图反应的,却是庞大的机器的内部结构。我想若是通过这个领域的特殊性,对个体行动以及宏大叙事之间做出调和,想来便已令人心潮澎湃。
此次调研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铭记此行中所遇到的每一个鲜活的人,个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应当是点燃真理的燃料。共勉。”
/
队员 李梓欣''
李梓欣
2022级
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 于鹤庆县的一周,我们了解基层治理、体验风土人情、感悟人生百态。农村基层的独特性与复杂性告诉我们,深入田野,才能感知乡村场域的全貌与细节;精细治理,才能因地制宜有所创新。注重获得与体验,农民才能真正享受政策成果;总结经验与优化,治理成效才能得以持续。中国之治胜于实事求是、胜于脚踏实地、胜于凝聚民心。扎实的调研经验使我深刻感受到,只有将研究扎根于祖国大地,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振兴,谱写出新时代的动人篇章。”
/
队员 邢凯丽 ''
邢凯丽
2022级
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 此次前往云南省鹤庆县各个乡镇调研基层治理情况,我深感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入乡村,与当地居民和乡镇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实地考察了基层治理的现状。六年的公共管理学科学习,让我对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真正踏入基层,才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差距。鹤庆县的乡镇干部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公共管理的精髓,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为民情怀让我动容。同时,我也看到了基层治理中存在的挑战与困境,比如资源匮乏、人才流失等问题。但通过调研,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如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强化社区参与等。这些成果让我更加坚信,公共管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明白了作为一名公共管理者的责任与使命。”
/
队员 桑田''
桑田
2023级
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 走进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银器小镇,我被这里独特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银器小镇以其精湛的银器工艺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完美融合,村民们通过传承和发展银器制作技艺,不仅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精髓,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小镇的街道两旁,银器铺子鳞次栉比,每一件作品都闪烁着工艺师们的智慧和汗水。通过与当地居民、商户的交流,我了解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更增强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让我深刻感受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
队员 周佳逸''
周佳逸
2023级
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 在云南省鹤庆县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我们的团队有幸深入到了基层治理的最前沿,踏足那些往往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细微之处,亲身体验并聆听了基层治理的创新与实践。在一场场座谈会以及一次次的村民访谈中,我们观察到:基层干部们创新治理方式,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工具、发展特色产业、加强文化教育等多维度举措,不仅实打实的造福了村民,而且还提高了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
队员 毕雪晴''
毕雪晴
2023级
行政管理专业
硕士研究生
“ 本次云南鹤庆的调研收获了很多实践的经验,首先是体会到了‘坐在办公室里看到的都是问题,走到实践中看到的全是办法’,在调研中,我们接触到很多基层可感可及的小微创新的实践,都是基于云南实际的具体办法,这些是之前不曾想到的。第二是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充分融合,白族、彝族,汉族不同民族之间充分交流,在生活上和公共参与上都能团结一致,在保留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习俗等特殊性的同时,还能共同形成凝聚力。第三也感受到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基层地区的落实深度,无论是用普通话交流,还是知识认知水平和遵守法律的意识,我们也都得到了深切的体会,在实践中体会到国家政策和资源的‘润物细无声’。”
/
队员 陈宁静''
陈宁静
2023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科生
“ 云鹤远望东西山,翠柏绕农庄。数日旅程,由菜园村起,至逢密村终,我们共赴鹤庆深处,尝试寻找理论与实践的交汇点,剖析基层政策动员的独特逻辑与运行机制,从中心户长制、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到着力改善乡土民情的移风易俗政策倡议,我们探索鹤庆县基层治理实践由‘单一’至‘多元’的转变,深感干部们的深重担当与热忱愿景,同时也看到过往所学专业理论于基层土壤的生动缩影。感谢在这个夏天与鹤庆相遇,与大家相遇,未来我将用所学所感深耕细作,也期待着下次来到鹤庆的惊喜与感动。”
/
队员 林昕怡''
林昕怡
2023级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本科生
“ 第一次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于我而言,是兴奋中夹杂着一点忐忑。飞机降落的那刻,一片澄澈如洗的天豁然展现在眼前,那份初见的震撼让兴奋之情瞬间沸腾至顶点;当走访村民听不明白乡音时,只能依赖干部们翻译或是看着村民的表情判断情绪,这份忐忑与不安又悄然占据了心田……
但这趟旅程,更多的,是意外与惊喜。原来,在那些远离尘嚣的村落里,村民与干部们不懈地奋斗着,为乡村振兴绘制蓝图、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原来,在鹤庆,不仅仅是天净水清得让人陶醉,这儿的人也同样温暖淳朴得令人动容。原来,调研并非只是辛苦的代名词,队里的大家可以一起抬头望夕阳,可以一起漫步碧草原野,可以为了做好一件事情一起努力,更可以在做出满意的成果后一起欢呼。原来,在我们的祖国大地上,有着如此之多的可感可及的“微”创新,不仅解决了乡村治理的实际问题,更因地制宜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这趟旅程,说不完,道不尽,千言万语只能汇成一句‘鹤庆,再见!’ ”
/
队员 张若晨''
张若晨
2023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科生
“ 从7月7日的夜航到7月14日的早行,短短数日内深入鹤庆五个乡镇、十个村庄,这片绿水青山见证了我的第一次政府座谈、第一次下村走访、第一次会议记录、第一次推送撰写……第一次暑期实践。同处鹤庆,十个村庄在政策法规和风土人情上既有无限相似,又有各自独特之处。我们在实践中探求普遍里的特殊,也尝试在理论里建构特殊间的普遍。正是这普遍与特殊的交融,让我们得以立于一方水乡、眺望万里神州。这次和师兄师姐们一起外出实践令我受益匪浅。未来,我不再立于鹤处,但仍将以最真诚、最热烈、最细致的目光凝望神州。”
/
队员 林玥''
林玥
2023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本科生
,,
“ 第一次真正入户访谈、第一次主导宣传、第一次参与这么多次座谈、第一次学习会议记录、第一次与政府人员面对面交流、第一次与研究生师兄师姐们一同开启一段旅程……与鹤庆一起度过的这五天,承载了我的太多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我知道了那些大方向与宏观指令如何真正在基层落地开花,知道了基层真正的困难来源于何处,也终于对基层所作的工作有了实感。
我想,正是这样无数个‘可感可及’的政策层层累加,正是无数位基层工作人员兢兢业业、不畏艰难的宣传,才养出了这片山美水美的土地,才养出了那么多村民脸上淳朴的笑容与毫不吝啬的赞美,也还要依靠所有这些,去消解他们现存的些许犹疑与困惑。我相信,一切都终会变好;我也相信,我仍会再次,回到这片美丽的、令人留恋的土地之上。”
/
图文来源:鹤处望神州调研队全员
微信编辑:林玥
审核:鹤处望神州调研队全员
关注我们,一起探寻乡间“微”事吧^^
|
哈佛商业评论 · 真正的善意与慷慨,绝对不意味着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 7 年前 |
|
熊猫镇 · 340万只能买个停车位大小的住房? 7 年前 |
|
做書 · 拥有3.5亿用户的喜马拉雅FM如何定义优质内容? 7 年前 |
|
瞭望消金 · 最高法院一锤定音!红罐究竟是谁的?金罐加多宝哭了! 7 年前 |
|
笔记侠 · 如何运用已有的能力创造更大的收益? 7 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