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谷趋势
决策者的首席情报顾问。2016胡润中国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50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哪吒2》冲进前三!贾玲发文,网友:感动哭了 ·  10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超3600只个股上涨! ·  20 小时前  
财新网  ·  雪松控股涉诈终局 ... ·  4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在客家和潮州人的传统中,正月初七的饭桌上少不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谷趋势

国运之战!新一轮“三线建设”拉开大幕,四川重庆被委以重任

智谷趋势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0-16 19:53

正文

(10月有不少重要会议,一揽子利好出台,未来刺激方向在哪里?对楼市、股市有什么影响,中产家庭如何抓住机会?点击上方预约按钮⬆️,锁定本周四中午S博士直播


编者按:


爆了!真的爆了!今天,“四川概念”引爆市场。只要名字带个“川”字,比如四川长虹、四川金顶、四川路桥、四川九洲,全都强势涨停。网上流传的四川拆迁地图更是比股市还红,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个“拆迁致富”的新富豪。

四川发生了什么?其“异像”不仅跟东部形势有关,更与国家布局相连。今天重发智谷旧文以飨读者,读懂这篇文章,就读懂了四川“异象”。

作者 | 无疆
编辑 | 暴雨
智谷趋势出品 | ID:zgtrend


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上世纪的“二战”和“冷战”期间,美利坚大陆上悄悄地展开了一系列精心布局:


波音公司的B-17、B-29 轰炸机生产线,从西雅图本部陆续分散到了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二厂、加州洛杉矶的英格尔伍德工厂以及堪萨斯州的威奇托等地;


通用汽车在底特律、密歇根等工业地带之外,生产线挺进了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


NASA(美国航天管理局)把喷气推进实验室放在了加州,宇航员训练和任务控制中心放在得州,肯尼迪航天中心放在佛州,航空航天部件研发与制造中心则放在了华盛顿州、俄亥俄州……


这些种种动作,被称为“关键产业备份”。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经济和人口格局的演变,西部和南部地区彻底崛起,成为著名的“阳光地带”(the Sunbelt),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政经版图。


如今,历史再次上演了惊人相似的一幕。


翻开今年7月发布的的三中全会《决定》,映入眼帘,最未雨绸缪的一句话就是——“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


简短却至关重要,关乎大国命运。


事实上,这几年在我们的“大后方”,早已动作频频,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相继被委以重任: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飞速崛起,成都成为京沪之后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川渝地区高举“产业备份”的大旗,培育的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数量突飞猛进;

贵州“六大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实现“大跃进”;

就连关中、中原、长株潭等地区也瞄准国家战略基地的目标,不甘落后……


回望百年历史,这是中国的第三次“产业备份潮”。每一次“备份”都是历史的大转折时刻,带来城市格局的大洗牌。


这一次大国的“关键产业备份”潮,又将带来怎样的连锁反应?



国家急了,一步紧似一步,应对大变局的决心非常明显。


就在节前,高层文件明确指出,要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从中心城市向腹地有序转移。


这又是一声明确的集结号,节后消息传开,四川、重庆股票迎来一波涨势。



尤其是今天,“四川概念”引爆市场,只要名字带个“川”字,如四川长虹、四川金顶、四川路桥、四川九洲,全都强势涨停。为什么?正是这一战略布局的冲击波。


事实上,如果把视野放宽,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看,就会发现这已经是中国第三波产业备份潮了。


第一波产业备份潮,是在抗战时期。大批民族工业和国内顶尖高校搬迁至西南地区,保留了工业和教育的火种,其中大部分的厂矿也迁到了四川。


那时候的四川,就是中国最后的民族工业基地,至关重要,最高峰时供应了六成以上的民族军火工业。


第二波产业备份潮发生在20世纪60~80年代,它的名字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三线建设”。


在中西部13个省区,开展了一场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旨在加强国防备战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来源:《中国共产党100年地图集》


那可是一场浩浩荡荡的大迁移:


50万技工家庭,400万建设大军,或拖家带口、或别家舍业,从北京、上海、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出发,将大批当时属于顶尖的军工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带到中西部。


中国也由此“复刻”了第二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十几年的时间,以攀枝花市为代表的四川再次脱颖而出,建成了300多个大中型企业,覆盖了全国16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的95%。


如今,四川是全国为数不多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31个制造业大类的省份。


也正得益于三线建设,四川绵阳,一个三线城市,却能吊打一众科技强省:核医疗、西部硅谷、中国科技城、核武心脏......竟是它的“硬核招牌”。


可见,“产业备份”带来的泼天富贵,不可小觑。



如今,为何“产业备份”刻不容缓,再次被提升到大国重要的议事日程之上?


最主要的原因,显然也是形势变化的现实需要。


在疫情刚刚过去的时候,就举行了一次高层级别的会议,中央财经委的第7次会议,出现了“产业备份”这个词。目的,正是为了保障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


“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力争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都至少有一个替代来源,形成必要的产业备份系统。”


此后,这句话又在高层重要讲话中,反复出现。


来源:求是网


疫情的直接冲击,是对中国产业链的一次考验,也带来了全新的问题:

当一座城市“静止”时,如何才能不对其他地区的生产造成冲击?


不管在武汉,还是在上海,停工停产都对产业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汽车工业。上海“静止”时,超过8万亿的中国汽车产业陷入停滞,一条条汽车流水线被迫停下来。车企大佬们奔走呐喊——上海再不复工,中国所有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疫情可能造成产业链停摆,那么地震、洪涝呢?


“应对危机,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成为一个逐渐清晰的目标。


2022年1月,“产业备份”再次出现,在《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文件上。


这份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布局建设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产业备份基地。”


来源:中国政府网


而最近的三中全会《决定》再提“产业备份”,不仅是规格更高,而且加上了“关键”二字,可见重视。


眼下,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冷战与热战......此起彼伏,全球各种“黑天鹅”乱飞、“灰犀牛”横冲直撞。


而多数涉及核心技术的企业及产业链,均扎根在沿海地区。有一点风吹草动,对整个中国的产业链来说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不能再等了!


不过,产业备份并非简单地把所有产业“复制粘贴”,从沿海搬向内陆,其主要指的是“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设备”。


具体而言,这些零部件、材料和设备可能包含:


高端芯片、先进材料、工业母机、工业软件、高端光刻机、高性能光刻胶......


举个例子:在飞行领域,中国教练机的生产有洪都和贵飞两家公司;超大型水轮机组的制造,有哈尔滨电气集团和东方电气集团两家公司;航母甲板用特钢的生产,有鞍钢和宝武钢两家公司。


但是,生产超一流压缩机的沈鼓集团,却是国内罕见的没有“备份”的企业。2009年,沈鼓集团为天津石化项目开发出的第一台国产百万吨级裂解气压缩机,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能够自主研发顶级压缩机的国家。


像这样的企业,就应该考虑“备份”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三波产业备份潮,堪称是新一轮“三线建设”。哪些省份将被委以重任?


答案,绕不开川渝。四川和重庆,简直是大国天然的战略腹地:


天然气等多种能源丰富;

粮食、油料等农产品供应充足;

交通物流发展水平高;

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一个是西部经济总量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省份,一个是内陆地区唯一直辖市,组成的成渝“双城组合”,承担着大国战略腹地的重任,其战略重要性与日俱增:


2020年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到,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成为国家重要产业链备份基地,唱好“双城记”


《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是支撑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地区。”


2023年的《重庆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渝西跨越计划”(2023—2027年)》聚焦于建设国家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和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等;


事实上,川渝地区早已紧锣密鼓,抓紧这一波“产业备份”的红利:


2023年10月,川渝地区已培育出35个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光是2024上半年,四川德阳新签约的项目中,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项目签约金额分别占比49%、11%。



这也印证了高层强调的那句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