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药融圈
全球前沿即时医药咨询,医药大数据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银行家杂志  ·  从初心到城心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药融圈

国内19家ADC CDMO公司盘点

药融圈  · 公众号  ·  · 2024-06-19 08:30

正文


8月15-16日 NDC2024 生物医药创新者峰会
扫码立即报名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和建议 ,以官方/公司公告为准;本文仅作医疗健康相关药物介绍,非治疗方案推荐(若涉及),不代表平台立场。任何文章转载需得到授权。


2023 年,全球 ADC 药物市场规模首次破100亿美元,已上市 15 款 ADC 产品中,有5款2023销售额超 10 亿美元,跻身”重磅炸弹“。



2023年全球 ADC药物 授权交易数量和金额也迎来大爆发。年初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ADC龙头Seagen;年末艾伯维以101亿美元收购ADC公司ImmunoGen;而百利天恒与BMS就BL-B01D1双抗ADC达成84亿美元合作,第一三共也和默沙东就3款 ADC达成220亿美元合作等。

在这一行业盛景下,国内已有125家公司布局ADC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ADC药物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1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11.14%。

而国内的ADC药物已成为跨国制药巨头的必争之物。默沙东斥资超百亿美元引进了 科伦博泰 9款ADC产品;BMS引进百利天恒EGFR×HER3双抗ADC药物BL-B01D1,交易金额高达84亿美元;翰森制药接连将B7-H4靶向ADC药物HS-20089、B7-H3靶向ADC药物HS-20093授予GSK,两起合作总交易额超32亿美元;罗氏10.5亿美元引进宜联生物 ADC产品YL211等

今年年初,罗氏以超10亿美元拿下宜联生物ADC新药YL211全球授权。

今年4月,中国ADC公司普方生物被Genmab以18亿美元(约130亿元)收购,后者拿下了靶向FRα、CD70和PTK7等多款ADC药物。普方生物也成中国第一家被收购的ADC公司。

国内ADC领域的交易盛况促进了ADC CDMO行业的发展。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和中国ADC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10亿美元、165亿元。 对于CDMO而言,能否打造出一站式外包服务平台优势,提供ADC全流程及商业化服务,就决定了其竞争壁垒强弱。 那么,目前国内布局ADC CDMO的公司有哪些呢?


来源:生物药大时代整理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有19家ADC CDMO公司,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不仅有ADC CDMO领头羊药明合联、东曜药业,还有华东医药、 信达生物 、复宏汉霖:信达生物推出独立 CDMO 品牌 夏尔巴生物 ;复宏汉霖旗下全资子公司安腾瑞霖对外承接生物药 CDMO 服务;三生制药将旗下晟国医药作为独立运营的 CDMO 平台。

来源:生物药大时代整理


01

药明合联

药明合联由药明生物与药明康德旗下合全药业合计出资2亿美元,于2018年成立,专注于提供ADC及其他生物偶联药物的一站式CRDMO服务,服务涵盖抗体和其他偶联生物药、连接子/化学有效载荷、偶联原液及制剂等研发、工艺和生产领域。

2023年11月17日,药明合联赴港交所上市,成为“ADC CRDMO 第一股”。背靠两大巨头,药明合联ADC CDMO市场份额占全球第二、中国第一。2023年营收21.24亿元,同比大增114%;经调整净利润4.12 亿元,同比大增112%。

2023年全球10大制药公司中就有6家与药明合联合作开发ADC或XDC,约占总收入的24%。

截至2023年底,药明合联有143个综合项目正在进行中,去年新签50个综合项目,并帮助全球客户提交15款ADC候选药物的IND申请。此外,药明合联在无锡基地运营linker-payload的开发和生产设施,这样药明合联就拥有了唯一同一园区商业化一站式生产ADC的生产能力。


02

东曜药业

东曜药业于2010年成立,2019年11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当时,东曜药业已有7款在研生物药及5款在研化学药,其中包括对标罗氏T-DM1、靶向Her2的ADC药物TAA013,这是国内最早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ADC药物之一。

2023年10月19日,东曜药业全球研发服务中心正式落地,由此放弃自研并全面转型CDMO的东曜药业开始专注于ADC领域,为客户提供从DNA到IND再到BLA以及商业化生产的全流程一站式CDMO服务。

2023年,东曜药业营收7.81亿元,同比增长77%,净亏损收窄25%。其中,产品销售额达6.3亿元(+107%);CMO/CDMO业务收入达1.41亿元(+94%),全年新增项目39个(其中ADC 30个,抗体6个),同比增长44%,累计至95个。

目前,在ADC CDMO领域,东曜药业已与 糖岭生物 、乐普生物、诗健生物、博锐生物、智核生物及皓元医药等达成全方位合作。在手项目65个中,ADC项目收入及项目数占比均提升至65%。

产能方面,东曜药业的生物药CDMO总体规模位居国内前列,目前拥有4条完整的国际一线品牌商业化产线。其中:抗体年产能原液30万升,制剂2000万支;ADC原液年产能960公斤,制剂530多万瓶。


03

迈百瑞

迈百瑞于2013年成立,最初由同济生物、同益生物、荣昌生物和烟台业达共同出资成立,其中荣昌生物出资7350万,占股49%。公司主要提供连接子-毒素设计合成、偶联工艺开发、分析方法开发以及商业化生产等ADC药物全链条服务。

迈百瑞是国内少数具备提供ADC全链条CDMO 服务的公司之一。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ADC药物——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早期临床样品,就是由迈百瑞提供的。

截至2022年末,迈百瑞上游细胞培养已配备9 条生产线,包括12台一次性2,000L生物反应器。下游纯化已配备5条生产线,其中包括4条与2,000L细胞培养规模配套的下游生产线。具备针对ADC药物偶联车间,占地约900平。

截至2022年底,迈百瑞累计承接了超310个处于不同阶段的CDMO 项目。2022年迈百瑞营收突破5亿元,其中CDMO业务收入4.76亿元。


04

臻皓生物

臻皓生物由皓元医药与生物药CDMO领先企业臻格生物于2020年合资设立,负责运营GMP级ADC产业化生产基地,叠加公司原有产品销售和定制合成服务,搭建一站式ADC CDMO服务平台。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完成17个IND项目和2个BLA项目。项目经验达200+,其中单克隆抗体项目50+,双特异性抗体项目30+,ADC项目20+,其他项目90+。

产能方面,臻皓生物已建成并投产了包括一台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和一台5000L的不锈钢反应器的商业化cGMP的原液生产线。同时在上海临港蓝湾有2*200L和1*500L的GMP标准中试生产线, 2*200L的non-GMP中试生产线。


05

博腾股份

博腾股份于2005年成立,是国内领先的医药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企业(CDMO),201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363)。

2023年9月,博腾股份抗体和ADC药物CDMO研发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包括抗体原液工艺开发中心、ADC偶联工艺开发中心、抗体和ADC制剂工艺中心、质量研究和检测中心等。2024年3月9日,博腾股份旗下博腾智汇生物宣布位于上海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抗体和ADC GMP中试生产线建成投用。

目前重庆ADC商业化基地新建2条抗体原液生产线,1条抗体制剂灌装线和1条全自动包装线,以及2条50~500L规模的ADC偶联生产线、1条ADC偶联制剂灌装线和1条全自动包装线,实现年产ADC偶联制剂成品220万瓶。预计在2026年投产。


06

夏尔巴生物

2022年5月,信达生物推出夏尔巴生物,除了对信达生物现阶段生物药管线的生产供应外,夏尔巴生物也将承接抗体、融合蛋白、ADC(抗体偶联药物)、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一站式CDMO服务。

2023年7月10日,夏尔巴生物首个ADC中试车间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主要服务于ADC药物的IND申报和临床样品生产。

2023年10月,夏尔巴生物与天辰生物合作,加速天辰生物2款生物药在中国、海外的上市进程,交易总金额超5亿元。

07

安腾瑞霖

安腾瑞霖是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于2022年成立,注册资本6.93亿元,业务涵盖从细胞株构建至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CDMO服务,其中包括单克隆抗体、融合蛋白、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药物的开发和生产。

依托于复宏汉霖的CMC平台经验、全球质量体系和GMP生产能力,安腾瑞霖目前已有两个覆盖单抗、双抗、融合蛋白、ADC等领域的综合研发和生产基地,未来商业化总产能可达2.4万升。

截至2023年底,安腾瑞霖已建立了国际化标准的服务平台体系,具备独立承接多种分子订单的能力,成功助力客户项目获得首个FDA IND批件,亦成功达成首个国际订单、首个ADC项目订单、首个临床后期订单、首个核素项目订单等。


08

皓元医药

皓元医药成立于2006年,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位于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

在ADC业务领域,皓元医药构建了ADC Payload-Linker CDMO一体化服务平台,提供与ADC药物小分子化学部分相关的CMC及CDMO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 荣昌生物的国内首款ADC上市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就是由皓元医药助力完成研发、申报和生产。

截至2023年上半年,皓元医药已累计承接ADC项目数超60个,合作客户超过570家,合作产品包括MMAE、Vc-MMAE、MMAF等。

2023年9月,皓元计划投入10亿元,入驻重庆国际生物城建设ADC生产基地,包含建设抗体200L、500L、2000L生产线,液体制剂灌装线1条,冻干制剂2条,以及偶联200L产线1条等。

09

晟国医药

2021年底,三生制药宣告上海晟国医药将作为其旗下CDMO渠道独立运营。依托于三生制药的生物药开发和生产技术优势,晟国医药将独立运营,专注于生物药、基因和细胞治疗(CGT)的研究、开发、临床和商业化服务。


作为我国老牌制药公司之一,三生制药具有丰富的生物药经验。据介绍,依托此背景,晟国医药的IND申报失败率为0%,各个项目从DNA到IND申报平均用时15月。


晟国医药上海张江基地承接并提供一体化CDMO服务。凭借抗体药物研发平台和200L-5000L的产业化能力,加速了合作伙伴津曼特的JMT103申请上市。


10

珲达生物

珲达生物于2020年成立,是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华东医药不仅布局了丰富的A DC药物研发管线, 还通过子公司珲达生物开拓ADC毒素原料与服务、高级中间体等业务,并先后投资了抗体研发生产公司荃信生物、ADC连接子与偶联技术公司诺灵生物,构建全球ADC生态圈。



参考资料:

公开资料、官网








08/15 专题一

XDC领域的差异化创新和国际化策略


◎ 09:00-09:20

XDC偶联药物研发进展及挑战


◎ 09:20-09:40

ADC药物创新要点及与挑战


◎ 09:40-10:00

Nectin-4 ADC最新临床研究策略


◎ 10:00-10:20

双抗ADC早期设计和靶点选择


◎ 10:20-10:40

新型偶联技术bi-XDC的设计及优势


◎ 10:40-11:00

XDC药物国际注册策略的思考及实例分享


◎ 11:00-11:20

偶联药物BD合作与投融资策略


◎ 11:20-11:40

ADC药物出海之--海外临床开发策略和经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