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2025 ... ·  5 天前  
丁香园肿瘤时间  ·  免疫先锋 18 ... ·  5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PCRCCV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CHRS专访】王祖禄教授谈房颤射频消融患者的抗凝管理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7-01 22:22

正文

沈阳军区总医院 王祖禄教授


  编者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因其损伤部位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及术后易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术后短期内停止抗凝治疗将面临极大的卒中风险,而长期服药又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这类患者如何有效抗凝非常关键。6月30日,在CHRS 2017大会上,《国际循环》前方记者,特邀请沈阳军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针对此话题进行了深入访谈。


《国际循环》导管射频消融在其为患者带来获益的同时,也伴随血栓栓塞等事件的发生。那么,怎样有效降低栓塞事件的风险?

王祖禄教授

  众所周知,目前房颤患者发病率非常高,导管射频消融适应症也明显增加,未来我们将面临大量的消融患者。要进行导管射频消融的患者,其在围手术期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都伴随很高的血栓栓塞风险。房颤患者术前要进行危险分层,因为其CHADS2、CHA2DS2-VASc评分一般比较高,伴有很高的卒中风险。另外,术中进行的各种操作,消融、异物、导管等,对患者心脏来说都是异物,进行消融都有卒中的可能。术后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围手术期风险较非手术患者的风险高,既往资料显示,约有1%的卒中率。


  今年学者意识到无症状卒中、隐匿性卒中,即患者发生的一些小卒中,临床上没有症状,其能否对患者的长期预后产生影响目前尚不清楚。但是有资料显示,将来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会有影响,所以这点要尽量预防。另外房颤消融术后,有的患者有症状,房颤时有发生,而患者自身并没有感觉,这种情况也要进行危险分层,进行抗凝。总体讲,房颤导管消融风险高,通过抗凝治疗多数患者风险可控,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国际循环》

临床中针对射频消融患者,最有效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方案是什么?

王祖禄教授

  2013年前没有更多的药物,射频消融抗凝围手术期均使用华法林,但是华法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根据既往经验,手术期间停用华法林,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手术后华法林继续使用,再加低分子肝素桥接到华法林,达到有效的INR再停止用药。但是这一方法目前发现桥接是不安全的:①出血发生明显升高。因为几种抗凝药物间的相互转换掌握不准,导致出血增加。②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有研究开展了几个主要针对不停用华法林是否可行的研究,不停用华法林,只是将INR调到略低,约2.0~2.5最好的范围内继续消融。结果发现,比停用华法林,使用低分子肝素桥接更安全,因此,推荐了这种方案。


  近几年新型口服抗凝药逐渐面市,我们中心2003年开始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例患者的使用经验,与国外资料一致。国外近期多个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无论桥接与否,新型口服抗凝药总体上很安全。目前倾向不停用,即不桥接直接应用,当然具体如何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国际循环优化抗凝治疗是减少房颤消融栓塞和出血发生风险的关键,如何把握抗凝药物的停药时机?

王祖禄教授

  目前指南建议,导管消融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停止抗凝的理由。对抗凝后的患者,至少使用8周抗凝治疗,8周后进行权衡,如果CHA2DS2-VASc评分较低,在0~1分可以考虑。指南建议,如果CHA2DS2-VASc评分≥2分,属于高危血栓事件人群,应继续给予抗凝。但临床实践包括既往研究显示,这些患者抗凝期间出血风险超过获益。因为很多患者房颤消失,卒中风险大幅降低,部分无症状房颤患者,房颤本身只是复发,当然,这仅是一部分患者,不是所有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都高。所以,即使停用卒中风险也不高。既往研究显示,反而使用后卒中出血风险远超过抗凝获益,医生也非常矛盾,这就是指南与临床实践难以跨越的鸿沟。近年来,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出现,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增加明显大出血的风险,尤其是对亚裔华人可以显著降低脑出血的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国际循环不同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不尽相同,而安全性是治疗的首要前提,那么,抗凝治疗怎样权衡?

王祖禄教授

  对于CHA2DS2-VASc评分越高,血栓栓塞风险越大的患者,其抗凝的获益也越大。这些患者抗凝的出血风险评分,往往在CHA2DS2-VASc评分高的患者中出血风险也高,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目前来讲非常重要。对于这类患者,首先,需要继续抗凝,并不是出血风险高就不能抗凝,而是要注意监测,规避出血风险。找到导致出血风险的因素,该因素是否可以纠正,若能就积极纠正,在此基础上进行谨慎抗栓,过程中认真监测非常重要。幸运的是,近期新型口服抗凝药可明显降低危及生命的出血,在亚裔中尤其是脑出血可以降低30%,甚至60%~70%,这样的话相对安全。当然,这些药物的胃肠道出血也是面临的一个问题,但这通常是可控可治的,与真正导致危及生命的脑出血相比要少很多。


  因此,我们还是需要权衡,为每位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进行血栓栓塞的危险分层或是出血的危险分层。出血的危险分层以前使用HAS-BLED评分,近期新版指南,包括2016年ESC指南有所改变。HAS-BLED积分主要是华法林时代的风险评估。由于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变化,结合大量研究结果,除了HAS-BLED评分外,还有ABC等几种评分,评估共同危险因素,综合考虑患者状态,这样才能在出血和缺血间达到更好的平衡,获得更大的获益。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