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是产业、城市、乡镇一体化的创新型发展模式,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建设热潮。特色小镇兴起于浙江,壮大于长三角,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设、推进。作为衔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纽带,正借助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推手。
特色小镇的核心在于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的核心发展方向为: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发展运营。而产业集聚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通过自然聚集和合理引导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是特色小镇发展的灵魂。
促进小镇发展从优势资源到产业发展、再到经济提升,最后实现产镇一体化全面发展,为特色小镇提供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动力。但特色小镇产业发展不是全产业体系共同发展,而是应因地制宜,从小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围绕主导和支柱产业打造产业发展全链条。
特色小镇产业发展方向
选择原则:考虑区域定位,尊重本地发展,适应小镇发展,迎合市场需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坚持夯实城镇产业基础,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三最”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形态。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特色小镇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向做精、做强发展,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发展思维,促进以产立镇、以产带镇。
特色产业选择要求:
1、
顺应国家、区域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2、符合地区产业发展基础;
3、迎合市场需求;
4、关联性强、特色鲜明;
5、易形成规模。
特色小镇的发展首要任务是:做好特色产业的选择,目前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条件上,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现象,长期发展有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所以在产业选择方面,应充分尊重本地区发展基础、现状,因地制宜;从区域资源优势出发,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产业培育的基本发展思维:“集中式突破”和“规模化发展”
“集中式突破”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小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选定之后,根据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将主导、支柱产业做精、做强。首先要采取“集中式”策略,重点突破,挖掘产业潜力,延伸产业发展圈,发展产业的核心优势。
“规模化发展”是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规模化发展是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全面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在产业研究、应用、服务、运营方面形成集群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是将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产业,按照其区域的布局、专业化的要求等,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在空间上形成高度集聚、融通发展。在小镇范围内,推动形成产业聚集,增强产业活力、降低产业发展成本。形成产业的集聚发展,将会综合提高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效应和竞争力。
产业品牌的打造核心是培育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发挥其带动效应。龙头企业是小镇产业发展的带领着和掌握者。在一定层面上,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小镇产业的发展水平。在龙头企业的培育方面应加强政策、税收、财政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标杆企业带动、引领小镇产业链中小微企业、个体企业、村民等各相关主体的发展。
特色小镇的发展要把生产、生态、生活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尺度适宜、环境优美、产城融合的城镇生活空间。其本质是:坚持生态优先,构筑产业平台,创建、营造生活空间。
生产——集聚产业,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平台
利用地方资源、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向上下游实现产业链延展,吸引外部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各种资源,形成产业集聚。最终构筑多元化产业发展平台,形成差异化吸引力。
生态——坚持生态优先
发展特色小镇要树立生态绿色理念,产业的选择须兼顾“特色”与“绿色”,绿色产业作为提升特色小镇竞争力的基本出发点。依托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市场需求,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小镇。
生活——创建、营造特色生活空间
特色小镇最根本的目标是创建、营造一个融合乡土和时尚的后乡土生活空间。为居民创造更优质的公共服务条件、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更多的就业机会。
生态、生产、生活三者融合促使小镇繁荣发展,国内成功的特色小镇,既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文旅空间,又是新兴产业或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平台,更是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宜居之地;是生态、生产、生活的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产、城、人”有机融合的产物。
如何建好特色小镇,成为摆在政府、开发商、运营商和企业面前的一个终极之问。尽管房地产开发行业发展迅速,但开发企业开发模式相对单一,住宅、商业地产的开发模式已不能满足特色小镇的建设需求。
每个企业对特色小镇的定位和构建模式均有所不同,例如:华侨城的文化+旅游+城镇化,华夏幸福的产业+城镇化定位。
房企预想进入、建设特色小镇需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
房企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企业诉求,企业资源找到其核心竞争力和切入点。
其二,
找到与政府协同发展的契合点。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政府的期望达到:城市的发展、城镇化、服务设施的完善、税收增加、解决就业、地区经济发展;企业则侧重于:运作与发展的综合收益与效益、品牌的树立、市场占有率等,如何找到政企协同发展的契合点和匹配度成为特色小镇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其三,
由于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投入量大,回收周期长,如何缓解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压力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目前几种比较常见的举措有:政府以土地补偿,部分先期开发资金回笼,采用PPP模式,企业内部资金平衡,扩大范围引入更多的运营商等。
来源:网络
【
开课地点
】
山东济南 鲁商集团 泉城大酒店
【开课时间】
2
019年8月28—30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特色
小
镇
、
田
园综合体相关
投资商 开发商 相关产业链负责人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立项辅导、融资申报、拿地策略、案例解析... ...
【
课程特点
】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
身说法 精讲细研
【
咨询热线
】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项目当前处于哪个阶段?
1、
意向介入阶段
想介入但不了解项目发展前景,以及是否适合自己做,想要系统学习了解
2、
初期拿地阶段
对项目有初步构想,需要与政府谈判取地,但不知道如何立项及资源整
3、
项目进行阶段
已完成取地,但不清楚下一步如何落位推进,找了不少机构,效果不理想
4、建设落成阶段
项目已落成,但没达到预期效果,不知道如何盘活,投了不少钱,进退两难
操盘手面临的难题
取地难
如何和政府谈合作条件,签订有价值的协议?项目如何申报立项?和村集体签署流转协议哪些有效?
实操难
参加不少学习,依然没思路?开发商/产业类公司如何操作该类项目?没有文化产业/山水资源的项目如何操作?
融资难
如何拿到政策性银行资金?民营企业如何找央企/国企/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自投资金占比多少为宜?
运营难
已经“入坑”如何盘活?如何打造自己的IP?项目如何招商引流制造爆点?如何打造四季全时爆款?
乌龙入坑
没有策划 生搬硬套 创新过度 只玩概念 盲目选址 缺乏学习
模块一
项目运营之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一、乡村振兴项目最新政策与申报流程全面解读
-
田园综合体
-
特色小镇
-
农业产业示范园
-
森林康养基地
-
全域旅游示范区
二、企业拿地策略解读
1.房企六步实战拿地
2.从企业角度掌握土地政策,把握机遇
三、康养项目及产业打造思路
1.迅速掌握国内康养产业链条及模式
2.国内康养项目布局、产业导入、业态设计思路详解
四、项目打造的正反面案例思考
1.国内失败项目盘点与反思
2.中厚明德实操项目成功密码解读与分析
五、中厚明德产业资源及成功案例简介
模块二:
国有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与发展
一、鲁商打造乡村振兴样板的思路及模式
二、鲁商乡村振兴板块发展节奏及项目筛选投资标准
三、鲁商所能对接优质产业资源板块及案例简介
四、鲁商合作模式及案例简介
模块三:
论IP在文旅项目的重要性
一、文旅项目 IP 的类别
二、IP 生成的环节和要素
三、IP 在文旅项目中如何应用
1.项目策划后如何形成项目规划
2.项目规划如何延展项目深化设计
四、IP 以及衍生产品线在文旅项目中的盈利模式
五、国内外优秀 IP 项目分享
1.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
2.意大利威尼斯实地考察探访
六、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 镇 IP 和产品打造逻辑
模块四:
乡村振兴与农旅小镇顶层设计
一、乡村振兴背景与趋势
1.从城市化到城乡统筹
2.乡村振兴的实践抓手
二、乡村振兴机遇与挑战
1.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战略导向
2.合理合规合法前提下的突破挑战
三、乡村振兴的聚焦与入口
1. 产业聚焦与产业链入口
四、乡村振兴的商业逻辑与实践经验
1.轻资产与重资产的关系
2.案例分享
模块五:
迪斯尼的打造哲学与
实践
一、IP 打造
1.有容乃大—内容、产业、特色
2.先有灵魂 后有躯壳
3.有资源缺品牌 有元素缺整合 有文脉缺主题 有潜力缺驱动
二、如何通过 IP 吸引人、留住人、再留住人
三、IP 打造手段及案例解析
1.唯一性、排他性是一种创造力
2.认知市场是一种能力
3.体验是一切的动力
4.放开一次消费 拓展二次消费 创造三次消费
四、怎样做到将文化转化成生产力
模块六:
慈铭康养项目的设计思路
一、康养项目短期和长期开发策略
1.前期(政府):项目申报,综合规划
2.中期(政府 + 企业): 招商引资,小镇建设
3.后期(企业):小镇运营
二、康养项目产品链的多样性
-
大健康产品,旅游产品,住宅产品,生活服务产品产品链打造模式
三、以康养为基础的产业提升路径
四、运营阶段的平台搭建及服务体系
1.大健康圈 - 旅游圈 - 服务圈融合模式与服务体系解读
2.慈铭康养文旅地产分析
模块七:
梦里老家项目发展维度解析
一、项目选址、定位与策划规划
1.如何引爆项目千万 + 流量
2.演绎小镇 + 度假小镇 + 康养小镇三位一体模式解读
3.文化 IP 赋能
4.如何打造做强项目“夜色经济”
二、项目建设与运营管理
1.匠心与匠艺并重
2.一场非看不可的实景演出—梦里老家
3.一场穿越千年的古镇—演绎小镇
4.战略管理体系搭建
三、项目价值
1.
景区门票 + 街区业态 永续经营
2.
打造中国候鸟式旅居康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