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生活周刊
资深文艺生活原创内容平台,致力于分享鲜活、独立、有趣的文艺生活。成立于2010年,前身是国内唯一一本专注于音乐、摄影、戏剧、读书、电影、当代艺术及跨界文化等领域的综合性独立杂志《文艺生活周刊》。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生活周刊

看完《一念无明》,我觉得我可能疯了

文艺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 2017-04-11 21:35

正文

四月的电影院大片云集

带着帐篷驻扎在电影院都来不及看

但如果你想进电影院参一场关于人生的禅

请不要错过名字很奇怪的《一念无明》

导演黄进凭借这部处女作

在金像奖上斩获新晋导演

余文乐、曾志伟、金燕玲均是零片酬出演

曾志伟直言:剧本太好,不接不行

电影排片很少,欲看从速


“一念无明”是佛教用语

意为生命的根本迷惑和因此产生的烦恼

佛家讲究由心而生的智慧

不因贪念和欲望迷惑内心

这是一种宗教修行,一种境界

不是绝对的标准,完美的结果

《一念无明》讲述了一个躁郁症患者的故事

躁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疾病

患者在极度亢奋和极端抑郁中挣扎

亢奋时自我膨胀,对人生充满规划

为了目标奋斗,可几夜不睡

喋喋不休自己急速变化的想法

这样的状态持续数周,接着变成抑郁症

对一切失去兴趣、失眠、疲倦

内心满是愧疚和对自己无价值的绝望

无法做决定、无法生活、内心求死

躁郁症与俗称的“神经病”不同

躁郁症除了亢奋时期会极度暴躁易怒

并不会产生杀人的念头


影片以古老佛学去看待现代精神疾病

《一念无明》便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完成从对欲望的执着,到内心绝望

最后渐渐成佛的蜕变


(本文有剧透)



若你不是那么善良该多好


阿东曾是金融界的高薪人士

与女友甜蜜订婚,买了房准备结婚

乍一看是社会公认的青年才俊

然而人后的他日复一日照顾母亲

母亲双腿不便,日夜受疼痛煎熬

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照顾这样的人,本身已是折磨

这个歇斯底里的神经质妇人

给阿东的还有无尽的精神折磨

天天在哭喊中咒骂他扑街仔

稍有不称心就拳头巴掌相加

碎碎念着二儿子会来接自己去美国



纵然如此,阿东还是不离不弃

他太过善良,不忍心抛下悲惨的母亲

他近乎忍辱负重的为母亲擦拭身体

可是谁能忍受每天数次的精神折磨

善良如阿东,也控制不住内心烦躁痛苦

若是他学着父亲和弟弟的狠心

抛下母亲去过自己的大好人生

可能他也不会变成别人嘴里的“神经病”

悲喜交叠只在一念之间

世事无常,因善良而生的罪孽太无奈

你一心想要救人,可谁来救你呢?



究竟是谁逼疯了你?


住在阿东隔壁的小朋友为了安慰抑郁的他

隔着墙壁为阿东念《小王子》

他说:用眼睛看不见的事情

用心才看得清

我们眼里的精神病是痴的,狂的,疯的

那么阿东和电影里的其他人

究竟谁才更像精神病?


出院后的阿东

去参加多年好友的婚礼

他是不速之客

早在刚进门就被人拍下Po在社交网络上

好友在台上哽咽着发表新婚感言

阿东对自顾自讲话的台下亲朋好友不满

他拿过话筒自说自话上台

他只是希望大家真心为好友祝福

台下的看客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神经病

但此时他只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罢了

只是做了不合礼仪但该为朋友做的事情


这从来是一个用身份来社交的世界

当你事业蒸蒸日上,西装革履时

你身边围绕着形形色色的好友

当你一无所有,行为异常时

就是不受欢迎的神经病

谁对你是真心?谁又在乎了你的真心?

阿东一心想要找到之前的女友Jenny

有一天他终于得以再次见到她

他也许是想再续前缘,饭桌上不断讨好

Jenny含泪诉说她最近的苦

她不间断地为两人购买的新房还贷

阿东入院前曾向朋友借了几百万炒股

最后全部亏损,Jenny也陆续为其还债

这些对于Jenny确实太不公平

不过Jenny笑着说她找到了救赎



她带着阿东去了她加入的教会

她面带微笑唱着颂歌恍若圣母

然后她上台诉说自己的宽恕经历

却变成了一段对阿东声嘶力竭的讨伐

她面目狰狞地对阿东说:我恨你

因为阿东摧毁了她建立自己的家庭

生一对可爱儿女的美梦

她曾经就要满足的欲望却是场空欢喜

看似宽恕的她,内心却已扭曲

她口中的宽恕是箭,是施舍,是无形报复

阿东毁了她的美梦

她便也毁了阿东变“正常”的最后希望

曾经的爱人只是想利用他让自己好过

从教会逃出后

情绪失控的阿东缩在超市角落

绝望地往嘴里塞巧克力

泪流满面,狼吞虎咽,无法停止

成为路人眼中的疯子

医生说巧克力能增加血清素,让人开心

他吃巧克力像溺水的人疯狂抓住水草

被烈火灼烧之人疯狂在地上翻滚

他被路人拍下传到社交网络

媒体语气风凉地讲述他的故事

他所有痛苦只是一段很有料的新闻

“哎呀,看哪,这个神经病好可怕”

“哎呀,看哪,这人也太惨了”


他的行为与被扒出的往事让邻居恐慌

他和父亲面临着被赶出去的危机

曾经的热络变成了紧闭的房门

一个“精神病”标签摧毁了过往的交情

父亲质问:“阿东为难过你们吗?”

没有回应

当邻居发现阿东抱着自己儿子站在天台边缘时

她浑身发抖,歇斯底里地让儿子快过来

那时阿东只是温柔地将小朋友抱起想放在地面


在这一间间逼仄的小房间里

在这满目的高楼大厦和监狱般小窗中

世人眼中所见是金钱、利益、权力

是母亲眼里在美国出人头地的二儿子

是Jenny眼里的温馨小屋和未来一双儿女

是邻居眼里有朝一日向社会顶端攀登的儿子

是过去的阿东所代表的精英阶层

这些眼睛看见的东西是表面、是物质、是牵挂

因为太过执迷

都变成绝望的泡影,偏执的妄想



阿东的躁郁症则被描绘成了一场灵修

他人在妄想中越陷越深

阿东反而在绝望抑郁中站了起来

他爬上了天台,无限接近广阔天空

可将影片中剩下的人说成自私自利

站在道德高点评判他人太过容易

英文片名是Mad World

整个世界就是疯的

他们只是世界里的大部分人

抱着希望努力的活,期盼一切会更好

为此可以牺牲他人来成全自己

活着这件事已给人太多痛苦

何必做成圣母,给自己寻烦恼添麻烦?



何谓正常?


影片的结尾是阿东与父亲在河边

周围山清水秀,满目青翠

河里的倒影秀美澄澈

这是影片中唯一一处开阔的景象

阿东与父亲在这片风景中抱膝而坐

阿东曾憎恨父亲

因为他抛弃了母亲和自己

可他最终原谅了父亲

并在父亲脚受伤后背他上楼,为他换药


父亲也曾想再次送阿东入院

他受不了每天躺在床上哭泣的阿东

他加入了精神病人家属协会

定时在一间房间围成一圈抒发痛苦

寻找来自别人的理解和安慰

有一个女人告诉阿东的父亲

告诉医生他想自杀,就能甩开包袱

父亲给薄情的二儿子打电话

得到一句:送走吧,别管他了,钱不是问题

父亲愤怒的扔掉了烟盒随后又捡回

他想要扔掉沉重的人生,甩掉疯狂的世界

可他并非无奈卑微地将其捡回

他捡回来的烟盒是自己的释然


人人都想自救

哪怕是至亲之人都可丢给别人

世人自然不会怪其凉薄

已经尽力了,已经很不容易了

这是眼睛看得到的付出与辛苦

可是用心去看去活

便能看到阿东和父亲身上的一种善良

那是释迦牟尼割肉喂鹰

牺牲自己拯救他人



活着是无明

是黑暗是痛苦

但光就在心里




文丨白

图片来自网络

未经允许 禁止转载



《文 周》开放征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