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憨爸在美国
硅谷工程师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一定让你脑洞大开哟!
51好读  ›  专栏  ›  憨爸在美国

这些书早点给娃看,对眼睛好,还能缓解学习压力

憨爸在美国  · 公众号  ·  · 2024-12-06 07:30

正文

01


我们家附近有一所公立小学,评分挺高的,是满分的10分,而且这所学校的STEM,也就是科学、工程、数学、科技方面的教学特别好。


在我们搬家之前,憨憨从幼儿园到小学,在那上了4年学。


我就发现,这所学校有个特色。


就是 学校虽然教的知识很多,可是学生的近视却特别少!


你看这是3年级憨憨班上同学的合影,他们班上几乎都是中国和印度的孩子, 全班总共23个学生,只有1个孩子近视 ,这近视率非常低。


我也很好奇,为啥学校给孩子学那么多东西,孩子近视比例却很低呢?


后来等憨憨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有了答案。


那就是 学校的户外教育,做的实在是太好了


02


我还早之前就写过文章,介绍过儿子学校的户外教育。


他们老师经常带孩子到户外, 在大自然中学习各种学科知识。


比如去红木公园观察树木:


然后回来就写一份关于树木、植物的研究报告。


他们写的报告一般会围绕几个方面展开,比如:


去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东西?

印象最深刻的是啥,学到了什么知识?

哪些知识是之前课堂里学习过的?


下面这个作业纸,就是他们一份标准的户外学习报告。


而下面这篇文章,就是憨憨之前写的一篇户外学习报告,那时候他大概3年级。


憨憨老师的这种户外教育,让我不禁大开眼界。


把课堂搬到户外,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难怪学生们学的知识多,但是却很少近视呢!


那么憨憨老师的户外教育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又该怎么借鉴呢?


今天我借三套书,给大家介绍一下。


03


第一个方法:在大自然中学知识


憨憨老师说过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她说:

亲眼所见,亲身体验,这是踏入科学世界的第一步!


因此她会经常带孩子去学校附近的公园,去观察那里的植物和动物。


其实我们也没少带娃去公园,植物和动物观察也不少,但是老师引导孩子观察的方法却很独树一帜。


那憨憨老师是怎么引导孩子观察植物和动物呢?


推荐孩子读这套 《观察手册》 系列,它是引进自日本的读物。这个套装有两本,都特别漂亮。


一本叫做《落叶观察手册》,它会带孩子走出家门去捡拾落叶, 从落叶中认识植物,认识大自然


一本叫做《果实种子观察手册》,它会带孩子走出家门去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种子和果实, 探究种子和果实背后的植物学奥秘


而憨憨老师的引导方法,就和书里的方法一样,采用了 三步走的户外观察方法


正好是秋天,外面有很多落叶,就拿落叶为例,看看老师是怎么引导孩子观察呢?



01

第一步,制定目标和规划



在孩子观察之前,老师首先得帮孩子制定好计划,去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


有了计划后,孩子观察研究才会有目标和方向,否则就算看半天,也看不出名堂的。


因此,《观察手册》的第一部分,就是教孩子如何制定观察的计划。


比如:

可以观察叶子的类型,有针形,有鳞形,还有分裂类型;

可以观察叶子的形状,有线形,有圆形,还有卵形;

可以观察叶子的边缘,有光滑的,有锯齿的,有波浪状的;

……


有了计划,孩子这就迈出了观察的第一步。



02

第二步,开始观察和记录



书里列出了上百种自然界常见的树叶。


针对每一片树叶,书里都会教孩子具体的观察方法。


比如像 银杏叶子 ,她会让孩子观察 叶子的长度、颜色、类别、形状,以及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大自然里那些常见的树叶,每一种树叶都会有详细的介绍,告诉孩子该 如何观察


在这一步里,孩子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落叶的各种特征。



03

第三步,进行分析和研究



上面观察了具体的树叶,那么下一步就要带孩子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


那孩子该怎么通过观察进行研究呢?


那么书中提供了研究树叶的几个角度。


比如研究 树叶的生长 ,一片叶子它是如何从诞生到枯萎的。


研究 树叶的颜色变化 ,叶子为什么是绿色?它又为何变成黄色、红色?


研究 落叶对大自然的作用 ,落叶最后又去哪了?它对那些小动物们又有啥影响?


在这一步里,孩子会针对树叶,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更多的理解


你看, 从目标计划,到观察记录,再到分析研究,这就是一个科学思维的思考流程


不光是观察树叶,这套《观察手册》还会带孩子去观察 研究果实


也是一样的逻辑,先是 制定观察规划


之后针对果实开始 观察和记录


后续开始 分析和研究


通过这样的过程, 一方面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孩子培养科学思维 ,而这就是户外教育的精髓。


👉 点击下方购买!



04


第二个方法:在实验中学科学


憨憨老师用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带着孩子 做各种project,在项目中学习科学


印象里最深的是他们学物理的方式,那个月他们科学课的主题讲的是力学。


结果老师又把学生们拉到户外了,而这次户外活动不是观察大自然,而是去科学博物馆,那里有个 “Pinball(弹珠台)”的创作活动


有大学生志愿者会给孩子演示弹珠台的工作流程和原理,因为这个项目里蕴含了很多很多的力学知识。


于是回到学校后,老师就开始给学生们分组,每组发一个弹珠台的书籍材料包,去创造一个弹珠台出来。


这个就是我们手头的弹珠台书籍材料包。


这套书籍和材料包也被引进到了国内,叫做 《牛顿的弹珠台》 ,里面是一本书,外加制作弹珠台的材料。


老师用这套书带着孩子做一个弹珠台的项目,通过这个项目给孩子讲解物理里各种力学知识。


整个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创作弹珠台


这里面有一本书和一套材料包。


孩子需要 动手组装出一个弹珠台机器出来 ,书里有每一步具体的步骤。


你看这就是我们创作出来的弹珠台机器。


弹珠台的两边各有一个手柄,我们 先把球发射出去,然后拨动手柄,就能让球在里面跳跃起来了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谁的球在弹珠台里跳动的时间越长,那么谁就能获胜。


第二步,结合弹珠台,讲背后的力学原理


当弹珠台创作出来的那一刹那,孩子们都超级兴奋的。


可是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才是整个项目的高潮!


这套书里有厚厚的一本书,专门结合弹珠台讲解背后的物理知识。


她先从 “力与运动” 讲起,讲物体是如何运动的,而弹珠是如何运动的。


这时候,她让孩子观察弹珠台那个发射弹珠的装置,这是 一个橡皮筋,通过弹力将弹珠弹了出去


接着她开始给孩子讲 “重力” ,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表现形式又是如何。


这时候,她让孩子观察弹珠台的侧面,一边高而另一边低,这种设计就是方便 弹珠因为重力的关系而下落。


然后她开始给孩子讲 “杠杆的原理” ,什么是杠杆,杠杆有什么作用。


这时候,她让孩子观察弹珠台底部那个小板,可以把球击打回去,这个结构就是 杠杆


你看,一个小小的弹珠台,每个细节都和物理里的力学相关联。


看起来做一台弹珠台只是一个手工作品,但是它上面那些 看得见的球、坡道、挡板、鸭脚板、橡皮筋 ,以及 看不见的重力、压力、弹力 等, 是我们这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具体而微的缩影。


而这一切都源于 “牛顿力学” ,牛顿先生那颗聪明大脑的智力创造,是人类历史的一座高峰,是我们在理解我们身边这个世界时必须要用到的。


所以,老师会给学生安排这一堂物理课,希望孩子们能够 通过弹珠台这个有趣的游戏平台,爱上牛顿,爱上科学


👉 点击下方购买!



05


第三个方法:在提问中提高思辨


憨憨老师用的第三个方法,就是教孩子在学习时学会 “提问”


这里推荐另外一套书,是老师教孩子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并且如何提问的,它叫 《Future Genius(未来科学家)》


这套书我去年推荐过,当时有6本,分布讲述了 计算机、太阳系(太空)、动物王国(生物)、化学、人体和古埃及(历史)


现在又有最新的两本引进国内了,分别是机器人和数学。


那么老师如何通过这套书去启发孩子思考呢?


答案就是 “提问” ,确切地说,老师采用的是 “苏格拉底式提问”


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强调质疑和提问,从而进行辩证思考的思维方式。


它有3个步骤:


Clarifying concepts,弄清概念

Probing assumptions,大胆假设

Probing reasons,探究理由


弄清概念


在《迷人的数学》这一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通过提问来帮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深入详细了解数学知识的地方。


比如要给孩子们讲 分数 ,书里就通过好几个问题带孩子循序渐进了解分数的概念。


“分数是什么?”


这个问题就是要引出接下来的概念,在前面,书里带娃学习了四则运算,还学习了小数这种形式。


所以,他想带孩子思考:


这个“分数”是什么数?

“分”又代表了怎样的含义?

我们为什么会发明分数?


而接下来的 “我们为什么需要分数?” 这个问题实际上回答的就是“分数的作用”,我们在生活中 总会遇到一个整体被分割的时候,那分割的部分要如何描述呢?


所以,分数并不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和使用的一个概念!


大胆假设


在给孩子讲统计的章节,书里提到了一个叫做 “数据集” 的概念,这个概念看似很难,其实通过几次探索就可以回答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