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丰
白茶看似简单,制作流程质朴,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后,不炒不揉,只通过“萎凋”和“干燥”两个步骤,使叶片达到适合存放的湿度。但这样简单的方式却能封存着大自然的味道。干燥后的白茶,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宋徽宗也在《大观茶论》中说它,“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随时冲泡开来,空气中便弥漫起一股甜。
40年前,茶便已成为杨丰生活的一部分。茶是杨丰与父亲连接的载体之一,父亲早年在茶厂工作,与制茶环节相关的场所,大都有杨丰的童年记忆。而在父亲的视角里,杨丰创办隆合茶业,成为政和白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茶厂迁入新址后每一天的变化,都构成了父亲晚年的记忆。
▲政和县地貌属于武夷山余脉,生态环境非常适合植茶
茶是个奇妙的东西,在杨丰的认知里,茶不仅是人与人的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的载体,“它向世人展示当地、当年的风土气息”。而手工白茶的制作工艺,需要借助自然界的力量来完成好茶的求索,而更能展现自然与风土的气息。
杨丰的“宝库”有1950年到现在所有样品茶,样罐上写着茶的等级、品名、哪一批、共多少。通过这些样品,我们可以看到政和茶业在不同年代因进口商要求在红、绿、白三类茶之间摇摆的轨迹。摇摆的背后,是政和茶随着中茶的出口订单而在全球流动的地图。
▲杨丰的隆合茶厂正在做传统工艺的白茶
杨丰还没有来得及系统地去整理这些包含了地方茶业出口近代史的鲜活物料,在他初步的感知里,50年代政和茶的出口以绿茶为主,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是政和白茶出口的高峰时期,白毫银针、白牡丹和贡眉是主力,主销东南亚和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地区。1989年的政和县志记载,当年仅白毫银针的出口就达10万斤。到了80年代中期出口红茶的量开始提升,几乎与白茶出口并驾齐驱。当时除了政和工夫,在本地加工的玫瑰红茶、涌溪火青的工艺制作的红茶等,是法国人的最爱。
杨丰将熟练采工的采茶动作比喻为“弹钢琴”,将室内室外相结合的萎凋方式称之为“吐纳”:白天温度高、湿度相对低;夜晚温度低、湿度相对较高,这样自然的“吐纳”过程在昼夜交替进行的过程,茶叶的内含物质由此转变。
本期中读小课首次推出视频课,中读携手熊猫茶园,让您跟随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丰一起,走进白茶的世界。
在本期视频课中你将看到
《杨丰说白茶》第一讲:什么是白茶
《杨丰说白茶》第二讲:白茶的分类与存放
《杨丰说白茶》第三讲:白茶的冲泡
▲点击上图购买杨丰说白茶视频课程
杨丰是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茶高级制茶师和评茶师。年幼便与茶结缘,打小跟随父亲在浦城林场茶场长大。少年时期,他来到白茶的故乡政和,自此再未离开过。如今杨丰种茶、制茶、贩茶、和茶亲近,以茶作为终身职业,人生上半场,满是甜甜的白茶香。对于白茶,他这样理解:“最精致的工艺,不是增其颜色,郁其芬芳,而是保留其本真,透过她最天然的味道,将品饮者与这片山水相连。”
▼点此→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中读』APP
温馨提示:
中读APP已升级至5.1.2版本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APP
or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中读"现已全面上线,请到各大应用商店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杨丰说白茶』视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