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匚 寻回舌尖上最初的感动
程建新自幼生长在千岛湖的农村,从小吃的就是家里种植、养殖的原生态食材,或是村里的作坊制作的农家食品,那属于他舌尖上最初的美好记忆。
而如今,那些儿时常见的油坊、酒坊、豆腐坊、糕点坊,一个个成了旧时光里的剪影。舌尖上曾弥漫的淳朴味道,也尽数停留在回忆里。
对此,这个杭州第一代文青聚集地——蜜桃咖啡的创始人感叹道:“回过头去看看,再也没有了。”
对此,程建新深感惋惜,他想找回那些老手艺,找回那些老作坊,找回那些本真的味道。或许,他想找回的,是最初的感动!
匚 跋山涉水,寻味江南
程建新遵循着小时候的味觉记忆,沿着钱塘江水系的上游,开始了他的寻味之旅。
在他看来,只有水系的上游才不会被污染,只有偏僻的山区才能保留纯粹的老工艺,好食材,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开着车在浙西、赣东、皖南一个一个古村落去探寻,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翻山越岭,祈盼从时光里捡回的手作食材还残留着手艺人掌心的温度。
一路的青山绿水,途中遇见了太多让他难忘的人与事,还有那些让他心心念念的老作坊。在安徽山里,他曾遇见一家酒坊,世代酿制米酒。初代主人是从前徽商鼎盛之时,为大户人家酿酒的酒丁,后来败落后回乡做了这个酒坊,传承至今已有三代,仍在坚守。
他也曾目睹许多工艺最后的绽放。在黄山,他辗转多地才找到一位80多岁的制作麦芽糖的老艺人,而老人早已经不干了。他又一再恳求,最后老人为他做了最后一批灌芯糖。制作这种糖,须用时10小时,用大米麦芽,烧干柴百余斤熬制,出三十斤糖。如今已经没有人用这么复杂的工艺来做麦芽糖了。因工艺繁杂、成本高产量低,技艺濒临失传。
还有一次在山里,一位种植香菇的农民,随手拔了些香菇、木耳,加了点肉片招待他,他吃在嘴里的时候,顿时有一种想要流泪的感觉。那些食材,最为本真的味道,就是他想寻回的最初的感动。
匚 食好粮 味很赞
程建新生长于江南,寻找的也都是江南地域的传统美食。在江南一地,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物产美食。程建新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这片土地的馈赠,品味一方鲜美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