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气象学家
【气象学家】公众号平台为您解读最新气象科研进展、分享气象实用编程技巧、追踪气象即时资讯。欢迎加入气象AI和Python交流群以及气象博士群!与5W+的专业人士一起交流互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xcel之家ExcelHome  ·  AI时代Excel会被淘汰?LOOKUP函数 ... ·  2 天前  
完美Excel  ·  使用deepseek在Excel用户窗体中生 ... ·  2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WPS表格中的几个实用功能 ·  4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让Excel自动检测录入的数据 ·  3 天前  
Excel之家ExcelHome  ·  还在手动筛选数据?FILTER函数这几种典型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气象学家

新晋院士,受聘兰州大学!

气象学家  · 公众号  ·  · 2024-04-23 00:40

正文

第一时间获取气象科研资讯

气象学家 公众号 交流群

加入



4 月 16 日下午,兰州大学在城关校区举行方小敏院士聘任仪式。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严纯华,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出席仪式。
马小洁对方小敏的加入表示欢迎与感谢。马小洁说, 方小敏院士是兰州大学的杰出校友,与兰州大学保持着长期良好的合作,与学校相关教师、课题组多次共同开展项目合作研究、课题指导、人才培养 。此次回校工作对于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助推作用,希望方院士对学校地学相关学科建设发展投入更多指导和帮助,推动学校地学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更上一层楼。
严纯华与方小敏就推动兰州大学地学相关学科发展进行交流,并代表学校与方小敏签署了聘任协议。严纯华强调,学院要将工作落到实处,留人留心,以更深更细更透更温暖的服务为院士来校工作提供保障;要提高站位,积极参加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和国家相关重大工程建设,聚焦新能源矿产资源勘查研究等重点研发项目,加强有组织科研,体现兰大声音、贡献兰大力量。学校要推动与中国科学院在新形势新起点下的深入合作,为教育和科学发展注入新活力,打开发展新局面。
方小敏表示, 当前兰州大学地学发展赢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黄金局面 ,一是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的系列重大任务和工程多是兰大地学各学科能涵盖的领域;二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地学学科发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殷切希望;三是多位院士加盟兰大地学相关学科,形成最强有力的外部支持,同时学院拥有年轻团结的领导班子、积极促兴的干事氛围,瞄准跻身全国有影响力地学学科的目标,科研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兰大的一分子,自己始终怀有回报母校、建设母校的拳拳之心,未来将不断促进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推动重大任务参与引领、重大平台建设和国际化等工作,着力为兰大地学进入一流学科贡献力量。
方小敏简历
方小敏,男,1963 年 7 月生于湖南省冷水江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士。1999 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973 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现为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构造与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Paleoceanography & Paleoclimatology 期刊副主编等。
方小敏于 1983 年获兰州大学地质学学士学位;1987 年获兰州大学自然地理学硕士学位;1988 年 1 月-1990 年 2 月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讲师;1990 年 3 月-1992 年 9 月作为英国莱斯特大学地理系中英联培博士生(环境演变),获得中英联培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1992 年 12 月-1995 年 11 月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副教授、研究室主任;1995 年 12 月-2004 年 12 月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教授;1998 年任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和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助理;1999 年任中国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0 年任中国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2 年任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及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5 年 1 月任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盆地与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2023 年 11 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方小敏主要研究领域为青藏高原隆起与环境变化。围绕高原隆起-季风/干旱格局形成演化-剥蚀风化-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这根主线和前沿科学问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包括 Science、Sci. Adv.、Nature、Nat. Rev. EE 和 PNAS 在内的 SCI 论文 314 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 SCI 论文 124 篇,总被引 18752 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和全球千名气候变化研究领域高影响科学家榜单,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 次(分别排第一和第四)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至三等奖 4 次,是我国活跃于国际舞台的气候-构造相互作用和地貌与环境学领域杰出的学术带头人之一。
来源:兰州大学





声明: 欢迎转载、转发。气象学家公众号转载信息旨在传播交流,其内容由作者负责,不代表本号观点。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小编 (微信:qxxjgzh) 处理。


往期推荐
获取 ERA5/ERA5-Land再分析数据(36TB/32TB)
获取 全球 GPM降水数据,半小时/逐日(4TB)
获取1998-2019 TRMM 3B42逐日降水数据
获取最新版本CMIP6降尺度数据集30TB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