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典微小说
经典微小说官方微信,精选微小说分享平台。 @经典微小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你爸曾经向往的豪车,降出“平民价” ·  2 天前  
新周刊  ·  厕所,凭什么成为打工人的“避难所”? ·  2 天前  
新周刊  ·  宁夏版的“堂吉诃德”,决定返回乡野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典微小说

郑爽:亲爱的,外面没有枪林弹雨,请不要再自我攻击了

经典微小说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21 23:39

正文

本文转自公众号周冲的影像声色



郑爽自出道以来,就以其清纯可爱的外表吸引了不少粉丝,被许多网友昵称为“小仙女”。

如此美的小仙女,却整容、减肥、瘦成纸片。

此举让不少人直言“无法理解”。

心理专家认为,这是极度缺乏安全感,无法接纳真实自我的表现。


有一次咨询,对方是一个20多岁的姑娘,长相让人很舒服。


她很严肃的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长得特别不好看。我皮肤不好老长痘,眼睛虽然大但是没神,脸型太圆太大跟一张饼似的,腿还这么粗,又不会化妆,只要别人看着我说话我都觉得对方肯定也认为我很丑。”


我仔细端详了她好一会儿,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她说的那个人,跟眼前的这个女孩划上等号。

 

咨询结束后,我反复想着她对自己外貌的评价,突然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


那时我刚刚开始做个人成长的咨询练习,有一次不知道怎么聊着,就跟督导说起了个人外貌。


我跟督导说:“我一直觉得自己长得挺丑的,近视眼,小眼睛,塌鼻梁,大嘴巴,皮肤差,腿型也不好看,身材比例也不好……”


我一口气blablablabla说完这些后自己也惊呆了:天哪,我对自己的评价竟然是如此差劲儿和苛刻。这些评价竟然想都不用想一股脑儿的都脱口而出。


督导让我想想看对自己身体哪些部位是满意的,我想了好一会儿,仍然是无奈的摇摇头。

 

过了几周,刚到咨询室,督导看着我说:“你今天的发卡很漂亮,整个人也很精神。”我当时嘴上说着谢谢,心里却想着:这肯定不是真的。


 


不仅仅是外貌,承认自己足够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别人表现出称赞和欣赏的时候,有些人感受到的焦虑和惶恐远远大于喜悦与兴奋


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提醒自己:TA说的不是真正的我,等TA认识到真正的我的时候,肯定不会那么说了。

 



G就是这样一个人。


交了个不错的男朋友,可是G始终觉得他看上的,是自己优渥的家庭条件,和自己在他面前表现出来的乖巧和付出的样子,而并非喜欢真正的自己。


每当男朋友表达对她的喜欢的时候,G脑子里第一反应永远是“拜托你别睁眼说瞎话好吗,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带着“我不够好”这样的信念,G努力做了很多事情讨好男朋友:


学着做男朋友喜欢吃的菜;

在男朋友生日前一个月就开始精心准备礼物;

明明自己困得要死还坚持陪男朋友聊天;

男朋友无意说一句喜欢瘦一点的妹子,她就开启了疯狂减肥模式……

 


拥有类似情况的还有郑爽。


平时懂事乖乖女形象示人的她,在参加的一档综艺节目中,父亲劝她不要刻意减肥,已经很瘦了。


她失控大哭:“我如果成为一个大胖子,观众还会喜欢我吗?”

 

对于她们而言,给予爱远比接受爱容易的多。


当别人示好的时候,她们会不自觉的限制自己去接受,以此来避免和对自己的负面认识产生冲突。


 


不论是郑爽、G、咨询室里的姑娘,当然还包括我,也许也包括你,出现这种问题都有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要追溯到早期和父母或者其中某一方的依恋关系。


心理学中有三种依恋关系:


安全型依恋


这种孩子对父母亲的依恋很有安全感,抚养者在场时更乐意主动探索新环境;


在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会有些沮丧,但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很开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静。



回避型依恋


这些孩子对抚养者没什么兴趣。


虽然抚养者离开房间的时候会大哭,但当抚养者回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觉得高兴,总是转过身哭着就爬开了。



矛盾型依恋


这些婴儿最开始不想离开抚养者去探索新环境。


之后,当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大哭;


抚养者回来的时候也不能平静下来;


但当抚养者想靠近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既想亲近又生气拒绝的矛盾。

 


认为自己不够好的人多数在童年形成了回避型依恋模式


在和父母互动的过程,依恋的需要并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或者父母采取了否定、打击、质疑、冷漠等处理方式(想想看你父母是否随时提醒着你不要骄傲,告诉你你哪里不好看要时刻注意形象)。


在成年以后,儿时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推动着他们索性把自己关起来,主动躲避对方的示好与爱意。



其次,是基于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比较。


在传统的审美标准中,瘦即是美


标准的东方美人面孔也多为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嘴白皮肤。


因此,不仅仅是路人包括众明星也都不约而同朝着这样的审美标准不懈的努力,隔三差五出来一次就变锥子脸苹果肌的例子屡见不鲜。


就性格而言,温和、体贴、懂事、好相处似乎才能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将这些标准内化后,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认为,表现出这样才会更受欢迎。


同时又觉得自己本来的性格或者外貌比不上社会文化要求的理想标准;一方面,在追求这种理想化标准的同时将其强化,进一步产生对自己的否定。

 


如何改变“我不够好”的认知呢?


通过自我接纳提升对方对我们的尊重和爱护。


自我接纳能力提高,可以减少因为觉得“我不够好”而产生的讨好行为,进而以一种平等的视角去应对不同的关系


面对他人的赞美时候,先不着急否认和拒绝,尝试着去接受其中你觉得还比较符合的部分,慢慢的扩大泛化。


等有一天,别人夸你美赞你好的时候,你内心的OS是“废话,我当然知道我美的很,算你有眼光”,那时,你就已经走出了自我否认,渐渐能接受世界和自己。





作者丨出处

作者丨周冲

80后的老女孩,2015年离开体制,放弃公职,从事自由写作。本文经授权转自“周冲的影像声色”(fuck_your_dick),这是一个文艺而理性的公众号,以文艺的笔调,以理性的思维,剖析人间事与人间情。


校对:经典微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