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据媒体报道,
有消费者投诉称,在名创优品购买的一次性内裤中发现不明污渍,质疑企业生产车间是否达到基本卫生标准。
其在社交平台发布的视频显示,未拆封的一次性内裤表面存在明显污渍。名创优品服务号也在视频下方致歉。
来源:网络
据消费者透露,其2月8日在名创优品广东广州海珠新一城店购买了1份“5条装全棉女士旅行内裤”,实付29.9元。拆开外包装后,其发现其中1条内裤有明显污渍,已不敢再使用。
产品包装显示,
该产品品牌为名创优品,生产日期为2025年1月6日,批次号为2063432001,保质期3年,产品品牌及委托方为名创优品(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名创优品广州公司”),生产商为东莞市芬乐制衣有限公司(下称“芬乐制衣”)。
该消费者向媒体表示,
目前已有自称是名创优品工厂负责人的相关人员联系了她,并解释“从视频来看,污渍应该是员工在车缝过程中面料不小心接触到设备上的润滑油而产生,但具体原因还需看到实物才能进一步分析”。
该员工向上述消费者表示,可以提供外包装批次信息以方便工厂核查,并称如果消费者有退款或补发产品的需求,工厂可以直接处理。但该消费者表示,“我不打算和解,只希望他们能整改,也不打算撤掉视频”。
企查查显示,芬乐制衣成立于2009年7月,所属行业为纺织服装、服饰业,经营范围包含产销、加工服装、内衣裤、卫生用品类(纸内裤)、纺织品等。
作为名创优品的合作方,2022年有报道称,为规范日抛裤产业的健康发展,名创优品广州公司、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共青城宇彤众妙纺织服饰有限公司(下称“宇彤众妙纺织”)、芬乐制衣联合起草了《日抛裤团体标准》。
由芬乐制衣生产的一次性内裤 (左宇 摄)
18日当天,《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上海一名创优品门店看到,芬乐制衣和宇彤众妙纺织生产的日抛内裤门店均有在售。
此类污渍事件或许并非个例,
社交媒体上,去年4月也有消费者发帖称,在名创优品购入的一次性袜子,未拆封便能看到里面有污渍。
为此,记者致电芬乐制衣和名创优品广州公司求证,但截至发稿并未接听。
像芬乐制衣这样的供应商,名创优品有上千家。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名创优品旗下拥有名创优品(MINISO)和TOPTOY两大自有品牌,长期深耕线下门店渠道。
截至2024年9月30日,集团共有7420家门店,较期初新增859家。其中主品牌MINISO全球有7186家门店(国内4250家、海外2936家);子品牌TOPTOY共234家门店,均位于国内。
得益于门店扩张等原因,2024年前三季度,名创优品实现营收122.81亿元,同比增长22.8%。
报告期内其来自海外市场收入为45.43亿元,同比增长41.5%,贡献占比也从上年的32%提升至37%;国内市场虽贡献了77.38亿元的收入,但增速只有14%,明显远低于海外市场。
“拖后腿”的原因之一是国内线下门店表现乏力。
有研报指出,2024年前三季度,MINISO品牌线下业务的同店客单量不及去年同期,且客单价基本持平,导致同店销售额下滑,在门店扩张的大基数下,线下业务收入才实现了12%的增长。
大举扩张也导致其费用开支增加。去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5.19亿元,同比增长61.6%,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22.8%)。主要原因是其在中国内地和海外市场投资了直营店,租金及相关费用、折旧及摊销费用、工资等相关费用增加75.2%;其他如促销及广告开支、授权费用以及物流费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左宇 摄
开支增多影响利润表现。前三季度,名创优品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13.7%;剔除汇兑损益,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18.3%,利润增速慢于营收。
未来,名创优品的扩张步伐还将继续。“2024年全球品牌升级战略”发布会上,集团计划2024—2028年在全球市场每年净增900—1100家门店,到2028年底全球门店数较2023年底实现接近翻倍增长,即约1.3万家。
此次一次性内裤的污渍风波,也给名创优品敲响了警钟,扩张进程中,如何严守产品质量关,也是其需要面对的课题。
记者:左宇
文字编辑:孙婉秋
版面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