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汇集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的各种资讯,包括开设历史地理学的院校介绍、历史地理学名家、历史地理学图书推介、讲座信息、会议资讯、学术信息及历史地理学相关研究的文章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 ... ·  22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会议资讯 | 第三届中国边疆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  22 小时前  
似水之流年  ·  鸡肋 ·  昨天  
似水之流年  ·  鸡肋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书讯 | 《天京之围》,看晚清大变局下湘军崛起的政治智慧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公众号  · 历史  · 2025-02-20 07:30

正文

书    名: 天京之围

作    者: 谭伯牛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品牌: 天喜文化

出版时间: 2025年1月


内容简介

清政府为何允许曾国藩等人组建私人地方武装?清政府朝中有哪些高官亲贵明里暗里帮助湘军?湘军与太平军之间发生过哪些战斗?天京之围是如何形成的?


湘军和太平天国是晚清大变局中的两个重要角色,二者的对抗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从田家镇之战到武昌之战,从三河之战到九江之战,从安庆之战到天京之战,湘军与太平军展开了数次战斗,以天京被围,太平军失败告终。清廷侥幸渡劫,又延续了数十年的封建统治。太平天国运动给了昏暗的统治者一个响亮的耳光,促使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走向变革之路。


湘军和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立宪新政等共同构成了晚清大变局历史的丰富内容。本书从湘军崛起的视角观察晚清大变局,围绕湘军与太平军之间的数次战斗来布局谋篇,清晰勾勒了湘军从组建到攻克南京的发展过程,深刻分析了湘军与太平军攻与防的得失,深入解读了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李续宾等晚清军政名人在大变局中的选择与行动,是一部翔实的湘军崛起史,也是一部晚清军政史。


作者简介

谭伯牛 ,近代史学者,致力于研究清史,尤长于太平天国史、湘军史及曾国藩研究。著有《战天京》《湘军崛起》《天下残局》《近代史的明媚与深沉》《毕竟战功谁第一》等多部畅销作品。


编辑推荐

1. 在众多历史书籍中,《天京之围》以独特视角和创新写法照亮了太平天国战争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首先,它摒弃传统叙事的单一性,采用多线叙事的方式,将湘军的征战历程、太平天国的兴衰、清廷的决策应对等多条线索巧妙交织,使整个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品从多元视角出发,全景式展现了各方势力在这场战争中的复杂纠葛与命运沉浮。其次,作品还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曾国藩的权衡、左宗棠的刚直、胡林翼的权谋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鲜活与真实。第三,尤为独特的是,在历史解读上,它独具匠心,深入探讨了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湘军的粮台制度、太平军的圣库制度等,这些以往被忽视的细节,成为理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这种多维度、深层次的呈现方式,不仅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让普通读者能轻松走进那段尘封的历史,领略其魅力与厚重。


2. 在史料运用上,作者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不仅挖掘了大量官方档案、私人信件等常见史料,还融入了民间传说、地方史志等鲜为人知的素材,相互印证,让历史更加真实可信。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描写更是亮点,从战斗的战术布置到士兵的日常生活,从官场的明争暗斗到民间的社会百态,细致入微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时代。这种创新的叙事、多元的史料和细腻的描写,让《天京之围》成为一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历史佳作,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的读者细细品味。


自 序


十六年前,我在湖南教育电视台做了五十期电视讲座,名为《湘军传奇》。2009年,我将讲座内容整理成文,以《湘军崛起》为题出版。2018年,此书出了修订版。今年,再经修订,改题《天京之围》,第三次出版。


太平天国战争是一场内战。后人欲了解这场战争,可以从湘军的视角看,可以从太平军的视角看,可以从奕讠㝉夫妻的视角看,可以从戈登、赫德的视角看,也可以从数千万不幸罹难者的立场出发——不忍再看。读史,重要的是怎么看。


内战没有赢家。太平天国自然是失败了,而清廷侥幸渡劫,延续了数十年的统治,其间经历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屡战屡败,终于在辛亥革命后黯然退场。然而,太平天国虽死犹生。孙文与国民党自称继承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今人则将太平天国称为“反对西方侵略反对封建统治的伟大的爱国农民战争”。


我无力讲述战争全貌,只能尽量使用清廷与湘军的公私记载,试图勾勒湘军从组建到攻占天京(南京)的历史片段。天京的攻与防,是那十年间朝野中外最关心的要务,也是今日读者最想看的故事。因此,新题或较旧题更妥帖。


固不免新瓶旧酒之讥,差胜羊头狗肉之伪矣,尚乞读者有以教之。


甲辰七月晦日作者谨序


目    录


第一章 湘军出师


一、三个湘乡人

1.曾国藩:低姿态创业

2.理学将军罗泽南

3.王錱:“湘军王老虎”

4.不是冤家不聚头


二、曾国藩退走衡阳

1.赢得外号“曾剃头”

2.练水师:绝处逢生

3.靖港之战:曾国藩跳了湘江


三、田家镇之战

1.名将塔齐布

2.田家镇之战:湘军出师


四、在江西的辛酸岁月

1.很委屈:“湖北巡抚”之议

2.“曾钦差”的苦恼

3.和皇帝交情的冷暖时光

4.来自朋友的伤害:和左宗棠翻脸


第二章 左宗棠参戎幕府


一、左宗棠在湖南

1.四十岁以前的乡下岁月

2.左师爷:湖南“最有权势”的人

3.在湖南的财政新政


二、樊燮案

1.“忘八蛋,滚出去”

2.湖南、湖北、朝廷:官场秘密角逐

3.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第三章 攻占武昌


一、“高干子弟”胡林翼

1.做人做事四项原则

2.风流岁月

3.乡居“造人”事业


二、地方干部胡林翼

1.在贵州:年轻有为的地方官

2.临阵多怯的军事指挥官

3.奓山之溃:民间记忆里的胡林翼

4.战武昌:罗泽南之死


三、巡抚的特别手段

1.督抚同城:和总督搞好关系

2.枭雄本色:人事财政一把抓

3.胡林翼派红包


第四章 攻占九江


一、全能将才李续宾

1.三十岁前:全能将才

2.岳州故事:有智有勇

3.无情军令,有情将军

4.战九江

5.三河之战:名将之死


二、多隆阿与鲍超

1.多隆阿新贵

2.鲍超:一战成名亿生寺

3.谁做统领


三、小池驿之战:将将和

1.孤军深入小池驿

2.黑暗中的笑声

3.鲍超将领之道

4.战后休息


第五章 四路进军


一、军事困顿

1.曾国藩、胡林翼再次出山

2.机会来了:江南大营崩溃


二、肃党与湘军

1.肃顺其人

2.肃顺与湘军


三、太平军、湘军的战略博弈

1.围魏救赵:李秀成轻取杭州

2.太平天国:天京御前会议

3.上巴河会议:湘军的四路进军之策


第六章 祁门之劫


一、湘军的前途

1.胡林翼高瞻远瞩

2.曾国藩保守


二、祁门之劫

1.曾国藩新官上任

2.祁门患难时

3.要不要去北京勤王


三、胡林翼英年早逝

1.武昌危急:胡林翼的烦恼

2.陈玉成的烦恼和李秀成的小算盘

3.胡林翼之死


第七章 安庆之战


一、曾国荃打安庆

1.降将韦俊:打枞阳

2.降将程学启

3.鲍超赤岗岭杀降

4.陈玉成的战术

5.血战

6.曾国藩入驻安庆


二、李鸿章的新机遇

1.上海请援

2.李鸿章初入曾幕

3.李鸿章的奏折功夫

4.派谁去上海


第八章 天京之围


一、大战前夕

1.湘军极盛时的势力范围

2.血战雨花台

3.阴阳怕懵懂


二、曾氏两兄弟

1.曾国荃的固执

2.曾国荃的玩笑

3.曾国藩奏折速成班

4.故事揭秘:占领南京后的第一份奏折

5.李泰国舰队事件:曾国荃惹的奏折麻烦

6.沈葆桢风波

7.淮军要不要助攻


三、大结局

1.艰难的胜利:攻占南京

2.疑案:首登之功

3.曾国藩左宗棠的笔仗

4.曾国藩想不想做皇帝


第九章 湘军的遗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  中古史荐读|童强:从士族到进士——古代艺术家的声望机制
22 小时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会议资讯 | 第三届中国边疆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22 小时前
似水之流年  ·  鸡肋
昨天
似水之流年  ·  鸡肋
昨天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如何优雅地“明辨是非”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