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瞬间:
读书的时候,你辛辛苦苦去背诵那些诗词,诸如《将进酒》。
哦,对了,你觉得《将进酒》的最好的句子是哪句?
也许你第一反应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许是,人生得意须尽欢;又或许是,古来圣贤皆寂寞。等等等,太多回味无穷的句子了。
为什么会拿《将进酒》作为今天文章的开篇呢?因为当年,语文老师生病了,来了一个代课老师,他是教导处主任,特别凶。刚好教到这首诗。
然后他要抽查背诵,出于害怕,也处于一种莫名的兴致。(很多年后,我回头想,也许是我与这首诗的缘分?)于是我真的花了一个晚上去反复背诵这首诗。
最后背到什么程度?就是这首长诗,我可以用说唱的速度,背出来,一点不带磕巴。知道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张嘴就来,因为形成肌肉记忆了。
当年,读书时候,我在背诵这首诗的时候,我知道每一句诗的意思,也觉得李白文采很好。但我也有一个疑虑,这首诗里面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接近废话,没有诗意的句子。
诸如这句: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当时我就想,这么有文采的诗,怎么就混进了这种大白话?
很多年后,我与多年未见的兄弟相逢,那天喝酒,喝的伶仃大醉,然后我们俩的话匣子就没听过,说到激动处,我拉着他,说,你听我给你说,balalalala,然后,来来来,喝酒喝酒喝酒。
过了一会儿,他拉着我说,你听我给你说,balalalalala,然后,故作高深的相视一笑,
来来来,
喝酒喝
酒
喝酒
。
(注意啊,这个“来”和“喝酒”必须重复三次。)
这特么不就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所以,很多年后,你喝大酒,拉着朋友,打断他,让他别说话,听你胡说八道,你终于明白了,千百年前,同一片月光下,李白拉着他的好友,
打断他们,让他别说话,
听他胡说八道。
那一瞬间,你会觉得,《将进酒》这首诗,最漂亮的句子,原来就是这句啊:你先别吵,你先听我说。
其他句子只是文采的酸,而这句才是灵魂。
(有人喜欢拿这句话来讽刺中年男人的爹味,是的,没错,喝酒了,我就是你爹。)
直到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几十年后,这首我曾经以为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诗,才真正完成了阅读理解。
花了将近1000字,来写一首对于大众诗的感受,然后切入到今天的主题:你在交易中,你要学习什么,等待什么,交易什么?
无数的人,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短线交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曾经有过无数的答案,最后反反复复的总结提炼,我认为就是:
分歧买入,一致卖出。
这句话,有更简单的一句表述:低买高卖。
说起来,像句废话,我知道,你会问:你怎么知道分歧了不会再分歧?你怎么知道一致了不会再一致?
你怎么知道,这是低,不会更低?你怎么知道这是高,不会更高?
对哦,你怎么知道?
大凡时间所有的机巧的东西,往往谜底都在谜面上。
其实,你问的问题,就是破解这句话的突破口。(只是你把它当成了否定了理由,而不是突破的入口。)
分歧后,是继续分歧,还是反弹?
这个问题再进一步,就是关于分歧的节奏。
具象化一点:
龙头股的首阴,是买点吗?
如果是10月10日的天风证券,
答案是不能买。
如果是8月29
日的深圳华强
,答案是能买
为啥会差这么多?
其实,这里触及到一个买入逻辑的本质问题:
大势,板块,个股,整体的节奏。
天风的首阴那天,是大势集体大分歧,个股缩量空心板后的巨量长阴。因此节奏上,属于调整初期。
而深圳华强首阴那天,属于大势分歧不明显,个股自然分歧,也不明显。那么就存在强分节点。话句话说,就是空中加油。
很多人心心念念的首阴,其实只是一个具象化的锚,并不是一种必然。背后的节奏,才是重点。
只是因为分歧节点,容易发生首阴;而不是说首阴必然指向什么。
分歧的时候,要看分歧强度。
再比如:分歧的时候,你需要分析,分歧自身的强度。以及分歧时候,板块是切换还是继续顺势。
这些说的都是方向,短线的分析框架,是基于大势,板块,个股三位一体,综合的演绎结果。
而节奏产生的节点,就是这个三位一体里的锚,也就是切入点。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试图解决问题的人,我聊到这,你会发现,你的困惑已经从最初的:如何判断分歧之后是否再分歧,低点之后是否再低点,转向了更进一步的困惑:分歧的时候,如何能更有效的找到锚定。
分析是一个抽丝剥茧的过程,当你找到锚定的时候,分析已经出结果了,交易机会就已经产生了。
我再给你举几个例子:
最近这三个票,箭头所指的尾盘,都是龙头分歧节奏里,买入分歧的最典型案例。
你若真有心,可以自己去琢磨看看。
几十年前,第一次读《将进酒》,字面意思都看懂了,也以为自己懂了。背的滚瓜烂熟,也以为自己理解它了。我知道它好,但是内心深处,也没有真正意识到,它有多好。
几十年后,历经世事,碰上知己好友,在某个酒至正酣处,酒喝没了,你喊你老婆,喊你儿子去买酒。你甚至愿意掏出你藏了许久的私房钱当酒钱,那一刻你才明白,什么叫: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样的,短线交易最大魅力在于:你如何去解读分歧,如何去解读高潮,并在分歧,或者高潮里,找到那个锚定点。
你以为你懂了字面意思,但也是有一天,如果有缘分,你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明白: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以前理解的都太浅了。
至此,完成这个课题的阅读理解。
不知不觉,发现这波大行情前后写的文章,与市场的走势演绎很配合,很适合当一个系列笔记。所以,就上来继续补充。
把这个系列就取名叫:
绝地反击型牛市交易笔记
第一篇:
市场的底层逻辑
(9月22日,处于市场有苗头,但未启动)
第二篇:
牛市需要安静,坚定 还有这些策略
(9月28日,处于市场已经启动,但阶段处于初期)
(这篇文章里,留言互动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内容,良性互动真是让人很愉快。)
第三篇:
牛市明牌高潮后的买票思路
(写于10月7日,市场处于短线高潮明牌期)
第四篇:
牛市回调期的思路
(写于10月12日,市场处于主升后的回落怀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