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头条
上海吃喝玩乐第一榜,提供最鲜活的城市资讯,记录最有温度的城市生活。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关于上海城市美学的补白。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头条

惊呆!上海未来的菜市场,将会变成这样!

上海头条  · 公众号  · 上海  · 2017-03-06 21:31

正文


翻开上海地图

你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老城厢一带有很多以菜命名的路

如面筋弄、火腿弄、豆市街、外咸瓜街等

听得直叫人流口水



在上海开埠以前

老城厢的区域面积才3平方公里

城外的农民和菜贩们每日挑菜进城走街叫卖

用今天的话来说

就是一个个的马路菜场

于是卖面筋集中的地方就叫作面筋弄

大豆市场一条街就叫作豆市街

可以说这是当时上海菜场的雏形



上海最早的室内菜场

是位于虹口区汉阳路、峨嵋路和溏沽路之间的

“三角地小菜场”

时间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后期



我们从林徽因的《虹口小菜场》一文中

可以看到当年菜场的热闹和繁荣

蔬菜的种类是最复杂的,只就萝卜一项说,就有红的、黄的、白的、绿的、蓝的、紫的等颜色不一的种类。荤腥同样丰富,有鸡鸭猪羊牛鱼,还有野鸡野鸭等野味。豆制品不仅有中国的豆腐和百叶,还有“用绿纸一块块包起来的”日本豆腐。菜场里还多种经营,卖中国面包、俄罗斯面包,还有杂货,还有鲜花…… 




左图:三角地菜场/右图:里弄加工组


因为经营品种全、服务设施到位、占地面积最大

使得“三角地”逐渐成为上海菜市场的代名词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

三角地一天卖掉荤的素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加起来要有四十来吨



后来这样的小菜场越来越多

那时候

居民们起床开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买菜



买菜时需要自己带上菜篮

有时还要在菜篮里放上一只碗

用来装豆腐、酱菜、烤花生酱等

因为当时这些食物都是没有外包装的



时光在变迁

原来的三角地菜场旧址已经被拆除了

上海越来越多地标性的菜场拔地而起

菜场内部也越来越干净整洁

菜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不管是菜场变成什么样

买菜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甚至还可以跟摊主讨价还价

凭经验看蔬菜的新鲜度



而如今

上海的菜场又将发生大变样


去年

一家申城2.0版标准化菜市场进入大家视野

位于长宁区华山路1623号

到现在已经开业半年了



这个菜场没有摊主

没有讨价还价声

没有吆喝声

要买菜自己挑



关键是挑完之后还能扫码支付

一次性买单走人

这种意义上的菜场

更像是我们在超市买菜



里面的菜品不仅新鲜安全

价格还很公道

超市化的牌价表,一目了然



进货单也会张贴在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很多大品牌纷纷入驻

来这买菜的人都表示对菜品很放心



当然,里面菜类的品种也不少

只有300余平方米营业面积

全季蔬菜品种就超过160个小类

单季也有70余类

蔬菜、水果、海鲜、肉类

样样齐全



我们以往买菜

基本都是靠经验来判断

菜是从哪来的

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

是批发的还是自己种的

而在这个菜场

你只需要扫描商品二维码

就可以知道商品的产地、批发、零售等信息

实行电子标签二维码追溯

这才是这个菜场的厉害之处



好消息来了

今年上海市将

“新建改建30家示范性标准化菜市场”

分别会落户浦东、徐汇、长宁、黄浦、静安、

虹口、杨浦、普陀、宝山、闵行、嘉定、

松江、金山、青浦、奉贤等区

其中浦东最多,数量将达到5家



像在超市购物一样买菜

到门口结账,既方便又卫生

以往逛菜场都是以年长者居多

相信以后更多的年轻人也会爱上逛菜场

大家买菜也会越来越方便和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