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性好还是感性好
前天的一篇《人走了,茶就得凉》,让许多人添出了几许感慨。
为数不少的读者认为,虽然你讲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是无法接受如此理性。同事也就算了,若是家人也要拿利弊来剖析,未免太残忍了些。
这种状况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内,因此在文中早就埋了一句话:懂是一回事,享受是另外一回事。
感性和理性之争,由来已久,今天我想为这场争论画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究竟人是理性好还是感性好?
这就得搞清楚理性和感性各自代表的意义。
理性,是由大脑的高等级模块参与协作的,是思维的高级形式。
而感性,是放纵外在刺激攻击自己大脑的奖赏中枢的一种意愿。
可多读几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理性是纯利益的计算,是包含考虑了感性带来的收益和成本在内的一种计算,以尽量达到总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感性则原始得多,它很少考虑利弊,只以大脑的快感为第一要义。
正常生活中,很少有人是纯理性或是纯感性的,大都是两者的结合体,只是比例各有不同。
2 不同人的不同选择
感性是低层次的大脑运作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感性就不好,感性是一种消费,是一种以放弃部分利益为代价的消费。
何解?
再说清楚点,就是如果你很理性,你可以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但这份决策里包含的长远利益可能较多,而对当下奖赏中枢的刺激则不够,也就是让你当下没那么爽。
而如果你在里面加多一点感性的成分,那么势必就会忽略掉一部分你本可以顾及到的利益,从而使总利益缩水,但大脑在当下更爽了。
这种对奖赏中枢的刺激与毒品的刺激模式如出一辙,容易让人欲罢不能。
它的原理就是拿利益换感觉,这就是我为什么称之为“消费”的原因。
如此,感性和理性就不关高不高尚、冷不冷血的事儿了,你愿意更感性,是因为你更乐于消费,而他愿意更理性,是因为他更注重整体利益。
有位读者在后台问我:蔡叔,您的文章大都偏理性,但现实生活中好多问题会碰到感性和理性相互冲突的情况,怎样把握这个度呢?
其实这个“度”,就是你个人愿意为“感性”这种消费牺牲多少利益的“度”。
3 正确看待亲子关系
说说上一篇文中读者疑惑最大的亲子关系。
先从过去的投资型亲子关系“养儿防老”说起。
养儿防老,是有问题的。
我们上一篇就说了,人是替未来买单的,而养儿之所以可以防老,原理是将社会的道德压力先通过“教育”等方式加之于每个人身上,让儿忌惮不回报的后果。
但这招对无视社会压力的人是无效的。
且投资型亲子关系本身,只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都极度匮乏,又没有良好的财富留存手段的时期才有特定的生存土壤,是对正常亲子关系的扭曲。
父母养育孩子,对孩子好,并不应该是一件投资行为,如果将其看成是投资行为,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因为投资是需要回报的,若是没有得到想要的回报,就容易心态失衡,甚至会索取无度。
父母付出精力和金钱,收获的是快乐,因为养儿这件事本身就是他们自愿做的,否则为什么要生呢?
既然是自愿做的,将儿养大,这不已经是最大的回报了么?更何况当中还有很多额外的例如快乐等收益。
养儿,是一种消费行为,而且是自愿消费,所以,何来回报之说呢?
至于孩子在未来主动对父母好,如果父母有利益牵制,那么孩子就有投资的部分因素在,如果没有,就是纯消费行为。
换句话说,孩子为了让大脑得到奖赏,比如享受“孝顺”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而自愿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等。
这种消费当然是合理的,也是有持久吸引力的,但没有当中糅杂了投资部分以后来得更稳固、可靠和持久。
(以下为广告部分)
很多人在留言中提到了单纯不贪图父母任何东西的孝心,这当然存在,而且还不少。
但很少有人想过,其实单纯的孝心,本就是一种消费。
有那么多人,常常等到消费对象(例如父母)老去或过世了才感到难过,这种难过既夹杂了对过去的情感,也有无法消费“孝心”的遗憾。
所以表达孝心要趁早。
母亲节快到了,给妈妈一份来自微基因的检测套件,让自己更了解她。
WeGene,一家致力于个人消费级基因检测的机构。
只需一点唾液,就能测出60万个有效的多态性位点,并提供包括健康风险、祖源分析、营养代谢和遗传特性在内的7大类基因解读报告,终身免费更新。
虽不能提供精确到临床的指导,但对于潜在的疾病预防和生活方式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至官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