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中国文化中的“盖被基因”,说明睡眠时皮肤温度与被子温度的控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文章指出,适合睡眠的皮肤温度在34~35℃之间,被褥温度在31~33℃之间,需要精准控制这1~2℃的温度浮动范围。通过盖被子的方式,人们不自觉地调整脚部位置以调节体温。在大冬天感觉寒冷时,可以通过加盖毯子等保暖措施应对。文章还提到了盖毯子和被子的正确顺序以及睡在中间实现双重锁温的效果等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介绍“盖被基因”及其含义
文章中提到“盖住肚脐,脚露外面”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实际上是身体对微环境温度的精准感知和调整。
关键观点2: 睡眠时皮肤温度与被褥温度的重要性
文章指出,适合睡眠的皮肤温度和被褥温度有特定的范围,需要精准控制,以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
关键观点3: 人体对温度的自我调节
文章解释了人体通过伸出脚散热或调整被子厚度等方式来适应温度变化,保持舒适的睡眠状态。
关键观点4: 保暖措施和建议
文章介绍了在大冬天感觉寒冷时可以通过加盖毯子、调整被子和毯子的顺序以及睡在中间等方式来保暖和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
正文
都说“盖住肚脐,脚露外面”
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盖被基因”
这里面的门道可不浅
睡眠时
由皮肤、被子等组成的
睡眠微环境温度
比房间温度更重要
综合来说
适于睡眠的皮肤温度
在34~35℃之间
被褥温度在31~33℃之间
要精准控制这
1~2℃的温度浮动范围
对于只想闭上眼好好睡一觉的人来说
多少有些太过具体而精准了
因此
在温度计都还没问世的时候
“盖被基因”就指导我们
把脚伸出被子就能控温
因为
在被子的包裹下
人体会越来越热
而人体自带的体温调节系统
会让人不自觉地
将脚伸出被子散热
那么
“盖被基因”为什么不让我们
直接掀开被子快速降温呢?
这是因为
此时人正处在
“盖被子热,不盖被子冷”的
纠结时刻
身体温度只要再下降1℃
就能让人体进入一个良好的睡眠状态
脚伸出或缩回的微调
更加精准、无刺激
如果是在大冬天
裹紧一床被子都还觉得冷
“盖被基因”又将如何应对?
很简单:加床毯子!
但要想达到最大保暖效果
可不是把毯子和棉被
随便摞着盖上就行了
被子通常材质更蓬松
身体散热将热量传给被子后
被子更能膨胀、蓄积更多热空气
再将热量回馈给人体
从而起到保暖作用
和被子相比
毯子的材质
通常纤维间的空隙更少
蓄热后难以散热
没有贴身盖被子保暖效果好
因此
如果要同时盖毯子和被子
下棉被、上毛毯的盖法
比反过来更保暖
还有个保暖办法
是睡中间
虽然毛毯纤维间的空隙少
但它和棉被都有蓄热效果
人体如果睡在它俩中间
就能实现上下双重锁温的效果
这个盖法优先推荐给
未供暖地区的朋友
至于供暖过于给力的地方……
还是建议换薄被
这觉会更好睡
来源:央视网微信公众号综合央视新闻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新乡日报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701
|总监制:张 哲
|监 制:王高峰
|主 编:董文胜
|责 编:刘伟佳
|校 审:杨 璇
|美 编:韩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