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军工研究团队观点分享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Wind万得  ·  涨停!比亚迪新战略曝光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突发,这家保险公司解散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冯兴亚接任董事长,广汽集团进入“改革时代” ·  2 天前  
国际金融报  ·  DeepSeek,凭什么带火AI主题投资? ·  2 天前  
志明看金融  ·  1月预测:社融增量可能创单月新高-华源|固收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透视先进制造

【东吴机械陈显帆】周观点:新能源迎多重利好,看好光伏锂电设备投资机会,工程机械景气持续

透视先进制造  · 公众号  ·  · 2020-10-11 22:56

正文

如果您认为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您有帮助,请酌情在佣金派点上支持东吴机械团队(陈显帆、周尔双、朱贝贝、黄瑞连、严佳、罗悦),感谢万分。

【东吴机械】陈显帆 18616532999 /周尔双13915521100 /朱贝贝18321168715/黄瑞连18217532383/严佳13916187418/罗悦18502542232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投资组合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晶盛机电】【杭可科技】【柏楚电子】【建设机械】【华测检测】【广电计量】【浙江鼎力】【恒立液压】


投资建议

【光伏设备】建议重点关注有订单+有业绩+有持续性的光伏设备板块

近期国内外频出光伏利好消息,光伏行业中长期成长性凸显。 1)国内看:广东、河北、云南、四川近期出台十四五规划,根据东吴电新组测算,若假设到十四五末四省能如期完成规划,则反算全国累计装机达到586GW,新增装机年化约70GW+。2)国外看:GE退出煤电市场,专注可再生能源投资;海外部分国家光伏规划及招标进行中;多个海外上市的光伏公司筹划回A股。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中长期不断提升是大趋势,随着成本不断下降,平价时代到来,未来5-10年渗透率将加速提升,建议重点关注设备投资机会。


硅片环节: 210或者18x大硅片技术路线拉长硅片扩产景气周期。随着隆基、中环、晶科、上机、晶澳启动新一轮大尺寸硅片扩产潮,我们测算未来三年每年硅片设备需求超百亿,重点看好国内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


电池片环节: HIT电池路线进展顺利,技术迭代带来设备空间可观。8月宣城开盛已经落地首批订单,预计山煤、阿特斯、通威、隆基、爱康等HIT项目有望年内陆续落地,国产设备商将迎合计3GW左右批量订单。我们重点看好【某丝网印刷机龙头,异质结具备整线能力】。【捷佳伟创】产品线广、协同性强的电池设备龙头。


组件环节: 终端装机景气带来新增组件需求,同时大尺寸技术路线也将带来存量产能更新需求。建议关注串焊设备龙头【奥特维】,2020年1-7月新签订单合计约15亿,在手订单约21亿;【金辰股份】国内光伏组件设备龙头。


【锂电设备】Q3电动车销量如火如荼,看好设备环节率先受益

9月电动车全面开花,多重利好叠加,布局正当时。 1)特斯拉及造车新势力Q3销量持续高增,同时特斯拉国产版再次大幅降价打开市场空间+ModelY上量,将带动国内电动车TOC端市场爆发;2)欧洲政策强刺激下德英两国大超预期,欧洲9月销量预计接近14万辆再创新高,全年翻番至110万辆,21年碳排考核趋严及补贴力度持续,叠加新车型上市,高增长可持续。


全球电动化加速趋势下,电池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市场迎来新一轮动力电池产能扩张周期,设备公司将显著受益。目前估值低于产业链平均估值水平,我们判断锂电设备有望迎戴维斯双击,建议重点关注:深度绑定LG的后道核心供应商【杭可科技】,电芯设备龙头供应商【先导智能】。其余关注:前道设备商【赢合科技】、【璞泰来】,中道激光设备商【大族激光】、【联赢激光】。


【工程机械】10月零部件排产依旧同比高增,景气持续,建议超配龙头

根据CME观测,2020年9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有望达2.6万台,同比+64%左右;其中国内市场预估销量2.3万台,同比+74%。10月核心零部件厂商排产同比+40%,依旧呈现较高增长,随着Q4备货季的到来以及基建复苏效应逐步体现,我们预计Q4挖机销量将持续旺盛。旧挖机更新需求持续、挖机对装载机替代效应提升、环保更新需求存续、地产基建投资不悲观背景下,我们预计全年挖机销量有望达30万台以上(同比+30%以上),创历史新高。


持续重点推荐【三一重工】: 数字智能化+国际化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未来三年业绩CAGR=16%,同时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龙头,预计未来三年业绩CAGR达26%,估值存在修复空间。【恒立液压】国内液压行业龙头,海外拓展+泵阀全面放量,增长可期。


风险提示: 下游固定资产投资不及预期;行业周期性波动;疫情影响持续。


内容目录


3、建议关注组合


4、本期报告

【晶盛机电】牵手蓝思布局蓝宝石,供给创造需求有望再造晶盛

【杭可科技】全球锂电后段设备龙头,受益电动化大趋势

【捷佳伟创】定增加速HIT布局,进军半导体清洗设备业务

【中联重科】定增方案修订版落地,长期坚定信心不变


5、核心观点汇总

【工程机械】9月挖机销量有望+64%继续超预期,建议超配龙头

地产基建复苏下挖机销量继续超预期。 根据CME观测,2020年9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有望达26000台,同比增速64%左右;其中国内市场预估销量23000台,同比增速74%左右,出口市场预估销量3000台,增速14%左右。下半年基建复苏效应逐步体现,验证我们此前观点,预计后续基建项目开工将持续带来超预期需求。旧挖机更新需求持续、挖机对装载机替代效应提升、环保更新需求存续、地产基建投资不悲观背景下,我们预计全年挖机销量有望达30万台以上(同比+30%以上),创历史新高。


某工程机械龙头混改落地,资产注入预期或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9月22日某工程机械龙头混改方案正式落地,计划在3年内将集团股东相关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其集团旗下还有挖掘机械、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等优质资产,其中挖机业务稳居国内品牌前二,近年来市场份额已持续提升至16%;这些优质资产均有望加速注入至上市公司。我们认为随着混改和资产注入的进行,公司对业务的考核或从市占率考核转变为盈利考核,有望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集中度不断提升,具备竞争力的行业龙头都将受益。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 高端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出口增长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未来三年业绩CAGR=16%,同时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龙头,预计未来三年业绩CAGR达26%,估值存在修复空间。【恒立液压】国内液压行业龙头,海外拓展+泵阀全面放量,增长可期。


【锂电设备】H1业绩受疫情影响,下半年有望受益下游扩产订单加速

2020H1锂电设备行业收入和业绩均呈现小幅下滑,主要系(1)疫情影响下上半年订单验收节奏有所影响;(2)2020年确认的收入均来自2019年新签订单,而2019年为行业低谷期,新签订单规模几乎无增长。行业盈利能力维持良好,研发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企业均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全球电动化大趋势。我们判断下半年动力电池投资扩产高峰将到来,全球电动化大浪潮加速,看好绑定龙头电池厂的设备公司,业绩成长性和持续性将大幅超预期,重点推荐【杭可科技】;推荐绑定龙头电池企业的整线设备商【先导智能】,整线布局的行业领先设备商【赢合科技】,锂电材料+设备供应商【璞泰来】。


【光伏设备】建议重点关注有订单+有业绩+有持续性的光伏设备板块

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中长期将不断提升是大趋势,随着成本不断下降,平价时代到来,未来5-10年渗透率将加速提升,建议重点关注设备投资机会。


硅片环节: 210或者18x大硅片技术路线拉长硅片扩产景气周期。随着隆基、中环、晶科、上机、晶澳启动新一轮大尺寸硅片扩产潮,我们测算未来三年每年硅片设备需求超百亿。我们重点看好国内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非隆基客户扩产,晶盛90%的市占率,1GW对应约2亿元订单),公司光伏业务20年初至今的新签订单量同比+50%左右,2020年8月单晶炉单日出货量达21台,是2019年6月单日出货量6台的3倍以上。


电池片环节: HIT电池路线进展顺利,技术迭代带来设备空间可观。随着未来银浆与靶材成本下降,按照5亿/GW的投资额有望带来超500亿的设备空间。8月宣城开盛已经落地首批订单,预计山煤、阿特斯、通威、隆基、爱康等HIT项目有望年内陆续落地,国产设备商将迎合计3GW左右批量订单。我们重点看好【某丝网印刷机龙头,异质结具备整线能力】。【捷佳伟创】产品线广、协同性强的电池设备龙头。


组件环节: 终端装机景气将带来新增组件需求,叠加大尺寸电池片技术迭代,存量产能更新也将带来较大需求。建议关注串焊设备龙头【奥特维】,2020年1-7月新签订单合计约15亿元,在手订单约21亿元;【金辰股份】国内光伏组件设备龙头。


【半导体设备】业绩实现高增,晶圆厂新一轮扩产周期利好设备商

2020H1半导体设备板块收入同比+34%,业绩同比+40%,疫情影响下仍实现较高增速,同时经营性现金流也大幅改善。研发投入维持高位,上半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在产品研发及验证上均有所突破,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重点推荐【中微公司】进入全球供应链的国产刻蚀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多业务布局的晶圆设备龙头;重点推荐【至纯科技】,国内清洗设备龙头,二季度出货10+台设备,处于产能扩张阶段;大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建议关注【长川科技】。


【硅片设备】大硅片亟待国产化,蓝海板块迎风而上

光伏级向半导体级拓展是晶硅生长设备厂的成长之路。 硅片是光伏和半导体的上游重要材料,主要区别在于半导体对于硅片的纯净度要求更高,由光伏向半导体渗透是硅片厂及硅片设备厂的成长之路。晶盛机电与连城数控是国内领先的晶硅生长设备商,均从光伏级硅片设备向半导体级硅片设备突破。


半导体大硅片亟待国产化,龙头设备厂有望受益下游需求爆发。 目前中国大陆仅少数几家企业能产8英寸硅片,主流的12英寸大硅片对进口依赖度更高。《瓦森纳协议》新增对12英寸大硅片的出口管制,大硅片国产化刻不容缓,而设备国产化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目前12寸级别的硅片设备,以晶盛机电为首的国产设备商仍在验证中;未来随着半导体硅片的国产化加速,我们认为国内率先通过验证的设备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重点推荐大硅片设备龙头【晶盛机电】, 已具备8寸线80%整线以及12寸单晶炉供应能力,大硅片国产化浪潮下最为受益。此外建议关注【连城数控】【沪硅产业】【中环股份】【神工股份】。


【油服】降本增效能力导致业绩分化,新增订单增长验证行业景气

行业景气下油服公司收入普遍增长,利润水平出现分化: 从收入和利润端来看,2019年受益于能源安全战略下国内油气投资高度景气,多数油服公司的收入快速增长30%-50%,而利润端增速分化程度大,杰瑞股份等公司实现了利润翻倍以上增长,而部分公司利润同比下滑,利润增长分化主要受到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议价能力、成本费用控制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油服行业公司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响,其中杰瑞股份和中海油服及时复工复产,保持了业绩高速增长,利润增速分别为102%和3581%,其他多数公司均为亏损;同时,2020Q1油服公司新接订单快速增长,中油工程和海油工程Q1新签订单分别同比增长58%和93%,基本都来自国内,说明油服行业景气度维持在高位。


油服公司现金流波动较大,2020Q1现金流为负与加大采购力度相关: 从现金流来看,油服公司历史上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较大,主要与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回款周期有关,对油服设备供应商来说,设备零部件需提前备货,因此在订单饱满时,向上游支付的货款会大幅增加。从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也可看出,2019年影响经营净现金流小于净利润的主要原因是存货与应收增加。2020Q1多数油服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结合考虑到油服行业维持高景气,相关公司在手订单处于高位,我们认为多数公司Q1现金流为负,与加大上游采购力度相关。


投资建议: 国内油服景气度持续,看好民营龙头杰瑞股份。 年初以来油价下跌幅度较大,油服公司股价也随油价显著回调。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其石油生产盟友达成了协议,将原油产量第一阶(2020年5月至6月)削减970万桶/日。美国、巴西、加拿大将共同减产370万桶/日,其他G20产油国或也将减产。我们认为减产协议的达成有利于国际原油价格稳定,减轻国内油气资本开支调减的压力。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推动下,国内油气开采景气度仍将持续。2020年是国内油气七年行动计划第二年,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原油产量较2亿吨红线仍有差距,天然气也较目标有较大距离,2018-19年天然气产量增速不足以达到2020年产量目标。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预计国内油服行业景气将持续,看好油服行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优秀成本管控能力的公司【杰瑞股份】。建议关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


风险提示: 油价走势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战对原油市场影响,国内三桶油资本开支力度不及预期。


【检测服务】业绩大幅扭盈,盈利能力强势回升

Q1检测行业受疫情影响严重,而Q2强势反弹,H1整体业绩实现大幅扭亏;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均回复至正常水平,现金流改善显著。国内检测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2019年民营检测机构收入增速达26.47%,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相对海外巨头,内资企业在本土化、人才激励各方面更具优势,持续挤占外资份额;行业海外经验、重资产整合下,龙头份额仍处于扩张阶段。建议关注【华测检测】全品类+全国化民营检测龙头,精细化管理及外延并购下有望成长为国际巨头;【广电计量】成长最快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实验室盈利拐点有望兑现。


【智能制造】制造业复苏下工业自动化持续回暖,看好激光等领域充分受益

工业自动化持续回暖,行业复苏进行时 。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21170台/套,同比+19.40%,单月产量连续两月创历史新高。相关工控、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订单也在不断回暖,下游先进制造业中锂电、光伏、3C等需求旺盛,工业自动化基本面不断在改善。我们认为随着国内疫情影响减弱,通用自动化行业回暖趋势延续,建议关注智能制造龙头【埃斯顿】【拓斯达】等。


激光行业将充分受益下游回暖,激光控制系统成长性高于行业,龙头【柏楚电子】最为受益 。柏楚电子在下游需求持续恢复下,Q2业绩快速提升超市场预期,预计下半年订单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中长期激光加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激光加工市场较长时间内将保持增长;而激光控制系统不存在激烈价格战,所以增速高于激光行业;同时随着不断的品类拓展,柏楚电子的成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其余建议关注【锐科激光】【杰普特】。


【激光设备】业绩企稳回升,看好行业长期成长性

在历经2019年行业低谷后,2020H1在疫情影响下,激光板块整体业绩仍强劲反弹,H1实现收入111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9.4%,展现出业绩弹性。激光器件、数控系统提供商和激光加工设备制造商业绩表现较好,激光器行业仍然承压。盈利能力方面,仅大族激光和柏楚电子毛利率有所改善,其余企业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H1末行业预收账款19.3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3.6亿元;存货79.6亿元,较2019年末增长17.5亿元;预收账款+存货改善将支撑后续业绩增长。激光行业是未来十年持续增长的黄金赛道,复合增速有望达20%,重点推荐有核心竞争力、不受降价影响的软件龙头【柏楚电子】、建议关注【锐科激光】、【杰普特】。


【机械设备】科创基金落地,重点推荐基本面持续向好的科创50成分股——杭可科技、柏楚电子

9月22日,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工银瑞信等四家公募旗下科创50ETF正式发行,首日开售即快速募集告罄,并将启动比例配售。科创50成分股中共有10家机械行业公司,均将充分受益资金面流动。我们重点推荐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杭可科技】【柏楚电子】,其余建议关注【中微公司】【华兴源创】【瀚川智能】等。


杭可科技:绑定国际一线电池厂的锂电后道设备龙头。 锂电后道设备对安全性要求高,客户粘性高,竞争格局长期向好,占整线50%利润。公司深度绑定全球电池龙头,在LG、三星的份额达80%以上。在欧美电动化加速渗透的趋势下,未来几年欧美电池供需缺口较大,电池将进入扩产高峰,杭可科技是这个环节最受益、弹性最大的品种。此外,新客户拓展+产能快速扩张也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柏楚电子:激光黄金赛道中持续高增长公司。 ①行业层面:短期看,三季度激光需求旺盛,例如锐科激光订单饱满,激光需求将充分受益工业自动化行业复苏。中长期,激光加工渗透率不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是一个成长性赛道。②公司层面:公司7-8月订单需求旺盛,确保短期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中长期看,公司是本土最优质的激光控制系统企业,巩固中低功率产品同时,高功率开始放量,当前市占率提升到15%,将持续快速增长。此外,公司超快控制系统、焊接(光伏+锂电)控制系统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成长性较好。


6、推荐组合核心逻辑和最新跟踪信息

三一重工:控股股东拟发行可交债募资80亿,交易层面影响较小。 控股股东三一集团此次拟发行可交债募资不超过80亿,主要是为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抓住数字化、智能制造及相关产业战略机遇,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有望培育新的产业。市场担心此次可交债意味着控股股东减持,但我们认为短期并无冲击,长期影响小。参考三一集团在2016年发行的可交债情况,转股价比发行时的股价高50%左右,而强制转股价在此基础上还有30%的溢价,从2017-2019陆续三年才转股完成;故我们推断此次发行转股价也存在较大溢价空间,短期内对二级市场并无冲击,长期影响也不大。


短期行业需求旺盛,景气周期拉长将修复估值,中长期智能化+数字化提升竞争力,龙头成长空间可期。 剔除疫情影响,2020年工程机械虽进入复苏中后期,但更新需求带动下维持较高景气度。今年疫情影响下国家加大基建投资稳增长,将拉长行业景气周期,增加未来两年增长确定性,预计下半年基建项目开工刺激需求拉动行业高增长。按照目前工程机械龙头估值水平看,我们认为被低估,市场过度担忧市场景气高点下滑风险,预计这一轮周期持续性有望超预期,工程机械企业的估值有待修复。中长期我们认为三一重工在数字化、智能制造方面的布局有望进一步提升其全球竞争力,2019年三一的人均产值(410万)已超过卡特彼勒(约350万);同时三一具备产品性价比、服务渠道及资本扩张实力的竞争优势,我们预计随着公司海外份额长期趋于提升,海外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30%,长期增长规模可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继续维持2019年年初以来的观点,坚定看好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高端装备企业:高端产品结构优化+规模效应+出口增长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76/1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1


晶盛机电:短期看:牵手蓝思布局蓝宝石,优质客户保障利润贡献。 1)对晶盛机电的意义:国内蓝宝石材料龙头供应商,绑定龙头客户拓展广阔的终端应用领域。此次合作公司将作为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切入消费电子下游的新市场,未来需求确定性强。我们预计未来2-3年应用于手机盖板的蓝宝石材料销售将实现由0到1的突破,下游需求的确定性变强将保障蓝宝石业务的利润贡献大幅修复。2)对蓝思科技的意义:公司系国内盖板玻璃龙头,绑定龙头材料商未来成本优势明显。蓝思科技已与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知名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未来随在消费电子上蓝宝石盖板渗透率提升,下游蓝宝石盖板需求有望大幅增加,蓝思提前市场锁定晶盛优质产能保障长期供应能力。


中期看:晶盛将切入手机盖板、miniled等广泛的消费电子市场,打开蓝宝石销售空间。 消费电子行业供给创造需求+规模效应降本,调高蓝宝石业务预期。2020上半年公司蓝宝石业务实现收入6700万元,成本6360万元,进展整体不及公司自己预期,主要系公司蓝宝石材料原有应用领域主要为LED领域,行业景气承压+LED用蓝宝石价格较低导致盈利不及预期。而此次合作公司借助蓝思科技切入消费电子领域,预计将快速拓展下游需求空间。


供给端看:(1)公司所处的长晶设备及晶体生长环节价值占比达70%;(2)批量出货将带来规模降本效应,提升公司产品盈利能力。(3)此次借助蓝思科技间接进入国际一线手机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将打开公司在蓝宝石领域的下游客户,未来有望在“下游客户变多+消费电子应用领域变广”两方面实现市场拓展,叠加规模效应降本带来盈利能力提升。


需求端看:(1)消费电子行业蓝宝石应用范围广,目前渗透率较低,预计将成为蓝宝石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相较LED领域,消费电子用的蓝宝石单价更高,盈利能力更强,但是消费电子行业典型的属于供给引领需求,未来随着产能释放规模扩张,需求有望快速增加。


长期看:从设备到材料,材料业务长远看有望再造一个晶盛。 高投入对应未来高收入,业务占比有望大幅提升。2016年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13亿元,其中投入蓝宝石三大项目共计金额8.8亿元。截至20年6月30日,公司实际投入资金2.8亿元,预计三大蓝宝石项目均于2020年末完工。公司持续投入蓝宝石项目说明看好下游需求空间大,此次合作进一步加深蓝宝石业务布局,体现了公司对于蓝宝石产品的信心,预计2021年在蓝宝石业务上将会开始贡献可观的利润。参考晶盛与中环股份的合作(合资成立无锡中环领先),蓝思的蓝宝石系列产品销售将保障晶盛机电蓝宝石材料订单,同时晶盛借助蓝思科技的资源进行合作技术研发、长期持续扩产等。随着公司对于蓝宝石项目的持续投资,产能将进一步增长,未来蓝宝石业务占营收比例有望大幅增长,持续贡献可观收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暂没有考虑蓝宝石业务对公司的盈利的增厚,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6/11.7/15.8亿,对应 PE 为47/35/2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半导体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7、行业重点新闻

【半导体设备】晶瑞股份斥资7500万元进口韩国ASML光刻机设备

9月29日,晶瑞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与韩国SK Hynix签订设备进口合同,同时由 Singtest Technology PTE. LTD.做为本次设备采购的代理商。晶瑞股份为开展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项目,拟通过Singtest Technology PTE. LTD.进口韩国SK Hynix的ASML光刻机设备,总价款为 1102.5万美元。SK海力士(SK Hynix)是韩国一家生产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和闪存芯片的半导体供应商。海力士是全球第二大内存芯片制造商,仅次于三星电子之后。本次合同的顺利履行可以保障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项目关键设备的技术先进性和设备如期到位并投产,对加快项目进度有积极影响。


【光伏设备】爱旭成立欧洲研究院,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

2020年10月1日,德国弗莱堡地方法院通过了Solarlab Aiko Europe GmbH的商业注册,爱旭欧洲研究院正式成立,Christian Peter博士担任爱旭欧洲研究院的总经理兼创办人。Christian博士介绍到:起步阶段过后,希望与全球领先的光伏研发机构展开充分合作,进一步优化现有的P型PERC技术,与此同时对PERC以外的新型技术进行研究。爱旭科技成立11周年,专注光伏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拥有业内领先的PERC电池制造技术和生产供应能力,是全球PERC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广东佛山、浙江义乌和天津三大生产基地年底将达成36GW高效PERC电池产能。这是中国光伏企业第一次在海外设立研究院,爱旭欧洲研究院有望为光伏技术创新提供从量产工程走向科学研究的平台。


【光伏设备】阿特斯国内上市取得重大进展

阿特斯(CSIQ)2020年9月30日发布公告,为旗下组件和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SI Solar”) 达成17.8亿元人民币融资协议,成功引进了多家知名机构投资者和战略合作伙伴。1)第三方投资者已同意以15亿元人民币的股本价值从阿特斯购买现有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SI Solar)股权,集团(CSI Solar)估值为75亿元人民币。2)部分阿特斯母公司Canadian Solar员工将按照同样的股权估值,购买现有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SI Solar)股权,员工总出资额达3100万元人民币。3)此外,符合资格的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SI Solar)员工也将出资2.48亿元人民币。协议签订后,Canadian Solar、第三方投资者、CSIQ员工和CSI Solar 员工ESOP平台将分别持有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CSI Solar)74.9%,20.0%, 0.4%和4.7%的股份。


【光伏设备】天合光能大丰拟建年产10GW组件项目,天合2021年底光伏组件产能规划不低于50GW

2020年9月2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自愿披露与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书的公告》。根据公告,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支持天合光能在大丰港开发区辖区内投资新建光伏组件项目,主要为年产能10GW 高效光伏组件及光伏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25亿元,注册资本金不低于3亿元,首期到帐资本金不少于注册资本金的20%,项目建设周期约18个月,一次性建成。根据天合光能战略规划,公司在2021年底光伏组件产能规划不低于 50GW,本次投资是实现公司上述战略规划的重要举措。


【锂电设备】市场的不断延拓+产能的保驾护航,中航锂电做足准备

中航锂电厦门首期项目(A6项目)的土建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机电安装调试和洁净工程施工,从进度看,项目可按照原定计划于今年年内投产。按照规划,中航锂电厦门项目总投资100亿元,规划总产能20GWh,分两期建设,首期(A6项目)计划2020年第四季度投产。当前,中航锂电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已经5次跻身行业第四位,仅位列宁德时代、LG化学和比亚迪之后。1)在乘用车领域,中航锂电成为广汽、吉利主力车型的重要电池供应商,1-8月乘用车累计装机电量国内第4。2)在商用车领域,8月为东风汽车专用车配套,并在近期新车公告中为苏州金龙、厦门金龙、厦门金旅3家企业新能源客车配套磷酸铁锂电池。3)在储能领域,继江苏昆山88MWh储能电站工程、江苏电网镇江三跃20MWh储能电站后,近期又中标平高集团2020年储能项目。前有市场的不断延拓,后有产能的保驾护航,为了迎接新一轮动力电池发展机遇,中航锂电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8、公司新闻公告

【晶盛机电】拟与蓝思科技共设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开展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业务

9月29日,晶盛机电发布公告,公司与蓝思科技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出资2.55亿元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开展工业蓝宝石晶体制造、加工业务。新设公司的公司名称暂定为宁夏鑫晶盛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暂定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蓝宝石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蓝宝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不断增加,包括智能手表表镜及后盖、智能手机等零组件,市场呈现出旺盛的需求态势。公司此次与蓝思科技建立合作,共同发展蓝宝石材料制造等经营业务,是公司贯彻落实“先进材料、先进装备”发展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深入挖掘蓝宝石材料需求,进一步推动公司蓝宝石材料业务的发展。


【博迈科】2020年累计获340.66万元政府补助

9月28日,博迈科发布公告,公司及其子公司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博迈科”)于2020年1月至本公告披露日,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款项共计340.66万元。


【广电计量】及子公司拟1.36亿元收购中安广源34.95%股权

9月28日,广电计量发布公告,公司为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培育形成新的优势业务板块和经济增长点,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天津广电计量于2020年9月28日与江义、吴春燕、李四红、窦洪胜、王峦、葛强、天津世纪广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及天津广电计量合计以约1.36亿元收购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34.95%股权,其中公司以1.32亿元收购中安广源33.95%股权,天津广电计量以390万元收购中安广源1%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及天津广电计量合计持有中安广源70.00%的股权,中安广源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建设项目的安全评价、环境影响检测与评价、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EHS综合咨询、安全与应急管理信息化服务等综合性技术服务。


【广电计量】取得四项专利证书

9月28日,广电计量发布公告,公司及子公司于近日取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四项专利证书,涉定位设备的性能测试设备、测试方法及其装置;带标物领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数据线屏蔽效能检测电路和方法;一种改进式交流直流转换电源。上述专利证书的取得不会对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但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持续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赢合科技】收到政府补助1700万元

9月29日,赢合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于2020年9月29日收到现金形式的政府补助人民币1700万元。


【捷佳伟创】8月21日至今累计获得政府补助5299.9万元

9月30日,捷佳伟创发布公告,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常州捷佳创”)、二级控股子公司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捷佳创智能”)自2020年8月21日至公告披露日累计获得的各项政府补助共计人民币约5299.9万元,其中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府补助资金为人民币约3451.94万元。


【捷佳伟创】拟定向增发不超3.21亿股募集不超过25亿元

9月30日,捷佳伟创发布公告,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含)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21亿股,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1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04亿元(含本数)。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1)泛半导体装备产业化项目(10.0亿元),将新增每年20GW Perc+湿法设备、20GW HJT湿法设备及单层载板式非晶半导体薄膜CVD;(2)二合一透明导电膜设备产业化项目(3.3亿元),将新增每年50套HJT电池镀膜设备;(3)先进半导体装备研发项目(6.5亿元),致力于实现湿法清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并构建半导体湿法及气相沉积设备供给线;(4)补充流动资金(5.2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